注重历史课堂教学的美感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历史课堂教学的美,可以体现在课堂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它可以体现在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也可以从课堂结构的整体上折射出艺术之光;从古代文物、历史伟人的身上散发出的艺术美、行为美和心灵美的缤纷光彩,使学生置身课堂,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于手写、眼观、耳听、心思之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学习的趣。
  
  一、亲切的教态,融洽的课堂气氛——创造美的氛围
  
  教师不可过于严肃,摆出一付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学生敬而远之,不敢亲近,必然会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果教师对学生总是冷若冰霜,不时对学生来几句讥讽,学生稍有不慎,教师便大发雷霆,学生见之如见虎,唯恐有闪失。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的知识再丰富,教学水平再高,教学内容重要,学生那紧张的大脑,恐怕很难跟上教师的节拍,更难说配合。
  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首的点头,对学生都有难以估量的精神力量。有的教师讲课,嘴里念念有词,为完成任务而照本宣科,或口若悬河,为炫耀他那“渊博”的学问,而忘记了学生这个教学的主角,一个唱独角戏的课,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课堂中教师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关注学生,爱护学生,以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激励学生,诱导学生,自会给一堂45分钟的课创造出美的氛围。
  
  二、精心设计教法,创造一个课堂结构美
  
  要创造历史教学的课堂结构美,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始与终
  上课伊始,教师的开场锣要一炮打响。开场锣鼓打响了,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思路打开了,思想活跃了,学生就会怀着期待的心情,兴味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开场锣鼓敲响了,教师讲顺了,思绪如汩汩泉涌,语言能脱口而出,整堂课就有可能讲出自己的高水平。
  但是,历史课的开堂锣鼓不能老一套,千篇一律,缺乏变化的教法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课导入新课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因人因课而异:或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或承前启后:或设疑置问,勾起悬念;或交待目标,介绍概要;或吟诵诗词,评说故事;或漫谈时事;由近及远;或从偶发事件,即兴导入……
  一场锣鼓,导入新课,话不必多,时间不必长,只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勾起了悬念,产生了求知欲,进入了发表情境,勾起了学习新课的兴趣,锣鼓便算打响了,接下来,一幕幕精彩的好戏便可以上场表演了。
  一场精彩的演出,必须有好戏来压轴:一堂成功的好课,善始还需善终。精美的结尾能够探微见源,画龙点睛,为一堂成功的好课锦上添花。
  课堂结尾也不能干课一面,可以是概括大意,可以是画龙点睛;余音绕梁:也可以是探微寻源,更上层楼;或者是意犹未尽,留下一串悬念……
  开场和结尾,一始一终。如能做到善始善终,一幅成功的课堂结构图便已经依稀可见了。
  
  2、张与弛
  一堂课是一个整体,教师备课时,心中便函要有一个总体布局。45分钟绝不能匀速前进。重点与难点,高潮与低谷,务要详略有别,错落有致,呈现出课堂结构中的节奏感与旋律美。
  是重点。是高潮,便使出你全身的解数,搬出你十八般武艺,或引经据典,介绍文献;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或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或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或采用电教学,音像皆具……重点和高潮,是一堂课中触动学生兴奋点的高峰。一堂课只能有一两处重点和高潮。都是重点就不是重点,都是高潮就不是高潮,重点之后有轻音,高潮之外有低谷。紧张与松弛,兴奋与抑制。教师要把握住转换规律。张弛得法,学生紧张的大脑就能在教师的“微调”中得到调整。
  
  3、静与动
  课堂是师和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不是漏斗,学生不是容器。”那种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只能使学生打瞌睡。教师必须掌握好课堂教学的静与动。静者,静听静读也。静听,让学生学会倾听;静读。让学生学会阅读。而动者,动嘴动脑动眼动手也。动嘴动脑,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动眼,让学生识读图表地图;动手,让学生复制物品,如用粘土烧制陶器用麻将垒个长城用像皮泥塑一个唐三彩。静与动的结合,将教学任务和学习兴趣完美的结合。
  
  三、捕捉历史自身美的因素,再现一个美的世界
  
  历史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珍品,名胜古迹:历朝历代杰出人物灿烂的人生,闪光的思想;各种各样闪闪烁烁,把一条历史长河映照得绚丽多姿。光彩照人。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我们的祖先便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地追求美、创造美。他们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精品。中学历史教材里,造型雄奇的司母大方鼎,绚丽动人的敦煌壁画,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宏伟庄丽的明清故宫,以及那埃及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利用教科书的文字和插图,辅之以各种挂图,模型和多媒体,古往今来的艺术珍品足以唤起学生对审美对象种种感受,追求美的高尚情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