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0.前言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决定着公路使用功能和寿命的延长,保护公路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搞好公路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行业部门面前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养护管理必须“以养好路面为基础、全面加强养护工作”的管理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通过科学、常年养护和规范化管理、构成通畅、整洁、绿化、美化、亮化、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达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标志齐全、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等”的公路养护标准,确保公路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1.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养护管理模式滞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对养护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大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养护管理模式明显滞后于公路养护改革的大环境,养护部门甚至成了其他行业改革过程中转移和安置剩余人员的集中地,公路养护管理困难重重,各种矛盾凸显。
1.2思想意识不强
我国各地区的公路养护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养护、建养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国家对农村公路的大力建设,导致部分养护管理单位认为农村行路难问题解决了,无须浪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养护,这种思想也就淡化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识。事实上,有很多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壽命大为降低。据相关资料统计,现投入使用的农村公路提前损坏率约为65%左右,有些公路使用不到一年、甚至还未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就遭到大面积损坏,使用率不足正常使用率的十分之一。随着全国公路系统养护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养护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过渡,管养分离,养护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化运作。养护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对这一新思路、新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给老龄化的养护管理职工,以及观念相对落后的养护群体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压力,养护职工在思想上的不稳定情绪比较明显,甚至产生了迷惘,夹杂有抵触的情绪,看不到改革的曙光。广大养护职工应该逐步解放思想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接受养护改革中出现的新思路与新发展。
1.3公路监管力度不够
这些年,虽然公路管理人员已经逐渐加强了公路监管工作,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货运机动车超载超限造成公路设施严重损坏,交通事故频发,影响了公路的安全与畅通,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公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在核发车辆行驶证时,管理部门把关不严,使超限车辆层出不穷,货物运输承运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是货物运输承运人受利益驱动,多装多拉。一些运输企业尤其是私营业主为了追逐暴利,不惜冒险让驾驶员超载、超限,更有甚者事先准备了罚款企图蒙混过关,最终达到超载的目的。这些现象严重暴露了公路管理监管工作的不足之处。
1.4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不够完善
各地交通部门在公路养护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普遍反映:由于缺乏法规约束,有些经营单位过于考虑经济效益,对养护和服务的投入力度不够,导致路况水平低下。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没有采用积极有效的调控手段,无力监管,企业管理目标严重偏离公众愿望,无法体现公路的公益属性,严重损害了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因此,公路养护管理法规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养护工作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应尽快出台公路养护管理的专门法规,明确养护管理主体,赋与养护管理手段,界定养护管理内容,进一步落实养护管理主管部门对公路的行业管理职能,使养护管理的各项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技术管理上,应制订统一的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对经营企业养护工作的约束力,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1.5公路养护技术落后
这几年受地理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公路养护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公路处于失养状态,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和资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不高,懂技术的专业养护人员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缺乏。思想保守、技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更没有管理经验。仍以低水平、体力劳作的传统养护模式为主,整体养护技术水平低。养护人员不具备工程施工技术和现代养护机具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养护工程需要。许多地方仍然沿袭了几十年不变的养护模式,如铁锨和拖拉机,在公路沿线就地取料,人工一锨一锨地铺撤,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养路工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设备更新速度还是相对滞后,养护设备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因此,加大公路养护管理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培养专业化的养护人员
随着公路养护专业化、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推进,公路养护管理逐步由简单的手工操作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对养护队伍的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培养一支理论素质高、业务功底精、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基层公路养护人员是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直接关系到养护质量的优劣,因此要着重加强道路养护技术业务的学习,组织人员学习公路养护科技知识,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与技能,运用现代技术科学养路护路。力求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把培养出懂管理、会经营、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新型养护工人队伍为己任,努力造就一支管理统一、行为规范、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公路从业人员。我单位不断加大公路养护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养护工人的养护技能。
2.2全面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制,将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推向市场化,层层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制,逐步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规范养护管理人员的行为,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序的养护管理体制。由于我国公路养护总量大,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公路养护管理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各地区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的大小、线路在路网中的重要程度等差异,坚持走专业管理、专业养护的新路子,进一步完善养护管理机制、明确养护管理责任主体,根据道路通达情况,划定行政等级,依法实行登记制度。科学制定养护标准、考评考核办法和奖励激励机制,改变原有的养护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发挥基础养护工作应有的功效和作用,推进和实施公路养护专业化、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提高公路养护生产力、实现公路养护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公路整体服务功能,提高公路管理养护单位抵御各种形势变化的能力,增强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发展后劲。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配置、便于管理、保证质量的养护管理模式。把公路设计理念,向养护生产管理领域拓展和延伸,逐步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养护新体制。同时,应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养护管理信息资料库,通过信息系统科学地分析公路技术状况的衰减规律,分轻重缓急,科学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实现检测自动化、分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辅助料场建设,加快机械设备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养护管理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应将养路工程费制和推行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把优良路率作为重点,注重路况质量指标、路面平整度、路面主要病害的防治、排水系统的畅通、路容路貌的整洁、亮化工程是实施情况等公路养护效果的考核评价,全面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加快和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解决养护高要求与养护生产方式落后的矛盾。全面推向市场化取得成功的养护模式有两种:一是养护管理公司制。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均采用了这种模式。二是养护管理个人承包制。但是这种跟招投标的方式相比显得有失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
2.3加强对公路养护的监管
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对基层养护单位的养护资金流向、人员情况、养护质量等实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认真对照制度细则奖罚明确,做到公正透明、监管有序,使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市场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2.4健全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法规
按照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继续推进立法工作,尽快完善地方性公路法规的修订工作,通过法规的修订,进一步充实和弥补公路养护管理在政策、资金、路产保护、路域治理、超限超载治理等管理上的缺陷,明确各级政府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责、权、利,全面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足够的法制保障。
3.结束语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运输手段。大力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使公路养护管理事业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责无旁贷的使命。发展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小东.公路养护技术的管理[J].民营科技,2010,7.
[2]袁维.公路养护技与病害防治研究[J].城市建设,2010.
[3]张建波,鲁建国.公路养护浅谈[J].民营科技,2011,(03).
[4]王文萍.农村公路建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1,(23).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0.前言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决定着公路使用功能和寿命的延长,保护公路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搞好公路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行业部门面前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养护管理必须“以养好路面为基础、全面加强养护工作”的管理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通过科学、常年养护和规范化管理、构成通畅、整洁、绿化、美化、亮化、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达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标志齐全、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等”的公路养护标准,确保公路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1.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养护管理模式滞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对养护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大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养护管理模式明显滞后于公路养护改革的大环境,养护部门甚至成了其他行业改革过程中转移和安置剩余人员的集中地,公路养护管理困难重重,各种矛盾凸显。
1.2思想意识不强
我国各地区的公路养护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养护、建养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国家对农村公路的大力建设,导致部分养护管理单位认为农村行路难问题解决了,无须浪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养护,这种思想也就淡化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识。事实上,有很多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壽命大为降低。据相关资料统计,现投入使用的农村公路提前损坏率约为65%左右,有些公路使用不到一年、甚至还未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就遭到大面积损坏,使用率不足正常使用率的十分之一。随着全国公路系统养护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养护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过渡,管养分离,养护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化运作。养护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对这一新思路、新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给老龄化的养护管理职工,以及观念相对落后的养护群体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压力,养护职工在思想上的不稳定情绪比较明显,甚至产生了迷惘,夹杂有抵触的情绪,看不到改革的曙光。广大养护职工应该逐步解放思想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接受养护改革中出现的新思路与新发展。
1.3公路监管力度不够
这些年,虽然公路管理人员已经逐渐加强了公路监管工作,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货运机动车超载超限造成公路设施严重损坏,交通事故频发,影响了公路的安全与畅通,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公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在核发车辆行驶证时,管理部门把关不严,使超限车辆层出不穷,货物运输承运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是货物运输承运人受利益驱动,多装多拉。一些运输企业尤其是私营业主为了追逐暴利,不惜冒险让驾驶员超载、超限,更有甚者事先准备了罚款企图蒙混过关,最终达到超载的目的。这些现象严重暴露了公路管理监管工作的不足之处。
1.4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不够完善
各地交通部门在公路养护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普遍反映:由于缺乏法规约束,有些经营单位过于考虑经济效益,对养护和服务的投入力度不够,导致路况水平低下。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没有采用积极有效的调控手段,无力监管,企业管理目标严重偏离公众愿望,无法体现公路的公益属性,严重损害了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因此,公路养护管理法规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养护工作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应尽快出台公路养护管理的专门法规,明确养护管理主体,赋与养护管理手段,界定养护管理内容,进一步落实养护管理主管部门对公路的行业管理职能,使养护管理的各项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技术管理上,应制订统一的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对经营企业养护工作的约束力,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1.5公路养护技术落后
这几年受地理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公路养护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公路处于失养状态,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和资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不高,懂技术的专业养护人员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缺乏。思想保守、技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更没有管理经验。仍以低水平、体力劳作的传统养护模式为主,整体养护技术水平低。养护人员不具备工程施工技术和现代养护机具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养护工程需要。许多地方仍然沿袭了几十年不变的养护模式,如铁锨和拖拉机,在公路沿线就地取料,人工一锨一锨地铺撤,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养路工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设备更新速度还是相对滞后,养护设备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因此,加大公路养护管理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培养专业化的养护人员
随着公路养护专业化、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推进,公路养护管理逐步由简单的手工操作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对养护队伍的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培养一支理论素质高、业务功底精、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基层公路养护人员是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直接关系到养护质量的优劣,因此要着重加强道路养护技术业务的学习,组织人员学习公路养护科技知识,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与技能,运用现代技术科学养路护路。力求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把培养出懂管理、会经营、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新型养护工人队伍为己任,努力造就一支管理统一、行为规范、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公路从业人员。我单位不断加大公路养护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养护工人的养护技能。
2.2全面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制,将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推向市场化,层层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制,逐步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规范养护管理人员的行为,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序的养护管理体制。由于我国公路养护总量大,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公路养护管理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各地区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的大小、线路在路网中的重要程度等差异,坚持走专业管理、专业养护的新路子,进一步完善养护管理机制、明确养护管理责任主体,根据道路通达情况,划定行政等级,依法实行登记制度。科学制定养护标准、考评考核办法和奖励激励机制,改变原有的养护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发挥基础养护工作应有的功效和作用,推进和实施公路养护专业化、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提高公路养护生产力、实现公路养护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公路整体服务功能,提高公路管理养护单位抵御各种形势变化的能力,增强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发展后劲。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配置、便于管理、保证质量的养护管理模式。把公路设计理念,向养护生产管理领域拓展和延伸,逐步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养护新体制。同时,应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养护管理信息资料库,通过信息系统科学地分析公路技术状况的衰减规律,分轻重缓急,科学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实现检测自动化、分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辅助料场建设,加快机械设备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养护管理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应将养路工程费制和推行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把优良路率作为重点,注重路况质量指标、路面平整度、路面主要病害的防治、排水系统的畅通、路容路貌的整洁、亮化工程是实施情况等公路养护效果的考核评价,全面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加快和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解决养护高要求与养护生产方式落后的矛盾。全面推向市场化取得成功的养护模式有两种:一是养护管理公司制。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均采用了这种模式。二是养护管理个人承包制。但是这种跟招投标的方式相比显得有失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
2.3加强对公路养护的监管
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对基层养护单位的养护资金流向、人员情况、养护质量等实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认真对照制度细则奖罚明确,做到公正透明、监管有序,使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市场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2.4健全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法规
按照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继续推进立法工作,尽快完善地方性公路法规的修订工作,通过法规的修订,进一步充实和弥补公路养护管理在政策、资金、路产保护、路域治理、超限超载治理等管理上的缺陷,明确各级政府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责、权、利,全面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足够的法制保障。
3.结束语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运输手段。大力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使公路养护管理事业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责无旁贷的使命。发展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小东.公路养护技术的管理[J].民营科技,2010,7.
[2]袁维.公路养护技与病害防治研究[J].城市建设,2010.
[3]张建波,鲁建国.公路养护浅谈[J].民营科技,2011,(03).
[4]王文萍.农村公路建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