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把脉,凸显意趣,提高识字效率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安排的识字写字,仍是作为一下教学的重点,遵循着“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教材呈现的识字主要集中体现在“单元集中识字”“识字加油站”和随着课文识字三大板块之中。从生字分布的情况来看,也是表现不均等的。生字在各板块的数量及比例为:“集中识字”生字93个,占比23.25%;“课文识字”生字253个,占比63.25%;“语文园地”生字54个,占比13.5%。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生字的学习在课文中占有着较大的比例,阅读中的识字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所以,在阅读中教学生识字时,是否随文把脉,凸显生字的意趣,影响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汉字的热爱程度。
  一、故事导读——猜读课文识字
  部编一下教材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欲求,此时给学生听读故事,就是追求一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在听读故事中去猜读、认识汉字,体验识字的价值,就是一种最好的契机。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咕咚》一文,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听读故事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此处先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出示此句引读,提示学生“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怎样了”,手势加以引导,引出生字“掉”。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引导学生识记“掉”。“掉在湖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自然是“咕咚”一声。让学生模拟一下此声,猜测读音,认识“咕咚”这两个生字。按形声字的规律,说说猜测理由,实现识字方法的迁移运用。学生跟随着这样的故事情节,在听读故事中猜、识、记生字,其乐无穷,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字理探究——巧用规律识字
  部编一下教材多以形声字构字规律呈现,如集中识字《小青蛙》《动物儿歌》和“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但课文编写时,生字是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很多有规律的生字就被打乱了,教师就必须巧用这些构字规律,把课文中的生字组成板块,去比较、发现、探究不同部件的内涵。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掰、扛、扔、摘、捧、抱”生字教学,不妨先呈现出含有生字的句子:“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列为一组,让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生字都和“手”有关系。利用会意字构字规律,指导学生认识“掰”;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指导学生认识“扛、扔、摘、捧、抱”,然后再比较拿玉米为什么用“扛”,拿桃子为什么用“捧”,拿西瓜为什么用“抱”。学生在比较中运用,在运用中比较,不仅记住了作为符号的汉字,还记住了文字符号所赋予的意义。
  三、朗读指导——结合语境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三个学段都提出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不同的学段要求不一样,可见朗读的重要性。部编一下语文教材还针对文本的个性,提出了不同朗读要求,其实学习朗读就是在学习认识生字。如《我多想去看看》课后习题要求注意读好感叹号的句子。“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想”就是生字。《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要求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第一处对话——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简短的两句对话里面就含有“说、河、捉”三个生字。《端午节》最后一个自然段:“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是长句子,里面就有“知、端、午、节、粽、据、念”7个生字。根据课后习题个性化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如果这些生字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单个地教认,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放在一段话的语境中,反复地引导学生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字义,学生就会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不仅积累了语感,还高效地认识了这些生字。
  四、意趣凸显——促进意象识字
  部编一下语文教科书,较多地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而有些抽象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好是采用多种方法整合,结合着具体的句子,随文解读这个词语寄托的主观情感,理解这个生字组成词语的意象,凸显意趣,才能便于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识记及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树和喜鹊》一文的第一部分:“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写树和喜鹊的“孤单”。恰好“孤单”就是本课的生字。如果直接出示拼音认读教学,学生也可能会认、会读,但是未必能有效地识记住这两个生字。教师不妨先通过字理分析,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但字理分析比较抽象,学生还是没有特别深的印象。于是教师抽出首段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所组成的画面,再强调读三个“只有”,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去感受“孤单”这个词语所溢满的“形单影只”的凄凉。阅读中,通过字理和想象画面,带领学生体会“孤单”带来的无助感,触摸语言营造的意象,诱发学生对朋友、对伙伴的渴望之情。接着,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独自一人留在家里,一个人在无聊中度过的时间……“孤单”的情感记忆,也会从故事中树和喜鹊身上迁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这样整合,凸显意趣,几进几出,学生不仅理解了“孤”和“单”的造字原义,还结合课文语境,体悟了“孤单”在课文的情感内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孤单”涂抹上属于自己的情感色彩,扎下了带有自己生命痕迹的根,更是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和认知的基础。
  五、“蒙学”吟诵,引读原著识字
  部編教材的又一亮点之处在于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编写时,充分地考虑了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同时还借鉴古代蒙学读物的形式,加以改编,如《古对今》第一节“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夏凉”。这一节中就有“圆、严、寒、酷、暑、凉”6个生字,但其间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如果让学生有节奏地去吟诵,在吟诵中去玩味、识字,就能很快地认识这些生字。还有《人之初》《姓氏歌》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学生读起来上口,字认识起来顺眼。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可以适度拓展,让学生课外诵读原文,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江布拉克风景区以奇县南山为中心,像一道秀丽的山水屏风横跨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江布拉克一词为哈萨克语,意为圣水之源,也就是半截沟的母亲河中葛根河的源头。这里有风光秀丽的中葛根河三峡,幽静神奇的镜湖和墨湖;有山青树、石怪泉奇的马鞍山风景区;有历史悠久的汉代疏勒城……雪峰、高原、群山、林海、怪石、山泉、湖泊、草地、鲜花、牛羊、毡房……这一切为游人展示了一幅自然秀美的天山山水画卷。人说桂林山水甲天
期刊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富有较强生活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使其在生活化的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品德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日常生活蕴藏着许多品德学科的知识与情境,因此,可以学生所熟悉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导入,让学生从身边的
期刊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应突破学校和课堂的局限,尽可能地面向社会。课前准备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引领课前准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课前搜集,丰富课堂教学  1. 明确要求,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
期刊
一、West Gate小学创客教育理念  加拿大West Gate小学创客教育课堂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过程中的“6C”技能,即学生的品德教育、性格培养、交流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感受不断犯错的过程。加拿大West Gate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犯错并不可怕,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因为学生通过犯错也是可以在其中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的。
期刊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英国戏剧教育学者桃乐丝·希斯考特也认为,教师将戏剧运用到教学课堂情境中,可以帮助儿童扩展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反思。本文就来谈谈戏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聊聊如何让“学中有戏”变成“学得有戏”。  一、戏剧教育的价值  戏剧教育是一种
期刊
十多年以来,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以及晨诵午读暮省、教师专业阅读等项目,为改变中小学课堂生活、改进教师成长方式和改善中国教育生态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在新教育实验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领读者”。从2005年到2017年,每一年《中国教育报》评选的“十大推动读书年度人物”中,都有新教育“领读者”的身影。这些教师能够在全国1500余万名教师中脱颖而出
期刊
神话故事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常见的一类课文。不同学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不同,神话故事教学的落脚点也不一样:第一学段主要是唤醒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第二学段不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要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远古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窗户;第三学段对文本意义的探究更加深入。在神话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有益尝试。现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为例,谈谈探究性阅读教学视角下的神话故事教学
期刊
神话教学如何彰显其文体特征,把神话教成神话呢?笔者认为,神话因故事而传播,也因故事而精彩,因而,朗读、想象、品味、复述是教好神话的四要素。另外,复述、讲故事则是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必须习得的一项本领。部编版教科书建构语文训练体系,以两条明线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是复述故事,侧重口语的发展;二是安排相应的训练要素。所以,以复述故事的方式展开神话类课文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下面从神话的文体出发,着重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动”起来,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课程标准》强调了“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动”中愉快
期刊
记得新疆诗人沈苇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孜然的味道就是新疆的味道,也是古老西域的味道。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今天我要说,除了孜然,还有紫色的薰衣草。薰衣草的味道,是现在新疆和未来新疆的味道。无论如何,今后新疆的名片上是应该写上薰衣草的芳名。  孜然和薰衣草,就像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一个陶醉着人们折胃口,一个美丽着人们的青春,现代人的生活里,孜然和薰衣草的,一个也不能少。从孜然到薰衣草,印证着一个时代的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