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动”起来,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课程标准》强调了“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动”中愉快地学数学。笔者就“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课前准备时“动”,丰富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阶段的“动”就是新课前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与资料,做相关的记录。在教學前,学生对新知充满好奇心,总想先知道要学的是什么知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境,设计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前“动”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课前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①要求学生找出连续10年的年历,并记录二月份的天数;②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再如,在教学“利息”时,可让学生提前到当地的银行调查了解:存款有哪些种类?什么是年利率?年利率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利息等。学生在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增强了感性的认识,丰富了生活经验,懂得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对所要学的新知有了初步感知,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新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导入新课时“动”,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导入新课要生动精彩,引人入胜。学生受到吸引,对学习充满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一开始便进行“涂颜色”比赛,把学生分成两组,涂一大一小的两个平面图形。当教师宣布涂比较小图形的那组同学以较快的速度获胜时,另一小组的学生直喊不公平。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比赛不公平的原因,然后指出:“刚才同学们所涂的是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就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导向所要学的知识。在学生动手参与比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初步的感知,而且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探索新知时“动”,培养创新精神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动手操作实践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与探索,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把动手操作作为探究新知的一种手段。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笔者就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推理。教学过程如下。
1. 拼与剪中的“动”。四位同学组成一小组,每一组发一套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把剪刀),让学生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展开推理。经过学生们的“拼”和“剪”等操作活动,笔者发现多数小组是按照课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也有的小组把一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
2. 观察与思考过程中的“动”。笔者组织学生观察与思考: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②剪成的两个三角形与长方形有什么联系。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推理得出:①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等于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因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②剪成的三角形的底和高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三角形的面积是由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转化而来。通过综合上述结论,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学生亲自参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全过程,不仅能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应用所学时“动”,提高应用能力
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动手操作环节,达到理解新知并应用于生活实际的目的。
例如,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体会它的价值。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购物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学会用多种策略购物,开拓思维,找到最简便的付款方法,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最后,开展“小小超市”活动,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货币学具购买物品。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购物的乐趣,还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时“动”,增强实践意识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并通过生活实例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知识的课外延伸,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课堂走向课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达到能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
例如,学习了“统计表”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学生可以调查、收集学校一至六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也可以了解自家每个月的水、电费金额,制成统计图表。在课后让学生“动”起来,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延伸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动手实践是认知的源泉,动手实践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都能在“动”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在“动”中做数学,在“动”中理解数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中心小学责任编辑:王彬陈本煌)
一、课前准备时“动”,丰富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阶段的“动”就是新课前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与资料,做相关的记录。在教學前,学生对新知充满好奇心,总想先知道要学的是什么知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境,设计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前“动”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课前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①要求学生找出连续10年的年历,并记录二月份的天数;②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再如,在教学“利息”时,可让学生提前到当地的银行调查了解:存款有哪些种类?什么是年利率?年利率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利息等。学生在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增强了感性的认识,丰富了生活经验,懂得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对所要学的新知有了初步感知,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新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导入新课时“动”,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导入新课要生动精彩,引人入胜。学生受到吸引,对学习充满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一开始便进行“涂颜色”比赛,把学生分成两组,涂一大一小的两个平面图形。当教师宣布涂比较小图形的那组同学以较快的速度获胜时,另一小组的学生直喊不公平。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比赛不公平的原因,然后指出:“刚才同学们所涂的是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就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导向所要学的知识。在学生动手参与比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初步的感知,而且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探索新知时“动”,培养创新精神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动手操作实践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与探索,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把动手操作作为探究新知的一种手段。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笔者就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推理。教学过程如下。
1. 拼与剪中的“动”。四位同学组成一小组,每一组发一套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把剪刀),让学生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展开推理。经过学生们的“拼”和“剪”等操作活动,笔者发现多数小组是按照课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也有的小组把一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
2. 观察与思考过程中的“动”。笔者组织学生观察与思考: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②剪成的两个三角形与长方形有什么联系。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推理得出:①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等于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因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②剪成的三角形的底和高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三角形的面积是由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转化而来。通过综合上述结论,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学生亲自参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全过程,不仅能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应用所学时“动”,提高应用能力
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动手操作环节,达到理解新知并应用于生活实际的目的。
例如,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体会它的价值。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购物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学会用多种策略购物,开拓思维,找到最简便的付款方法,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最后,开展“小小超市”活动,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货币学具购买物品。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购物的乐趣,还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时“动”,增强实践意识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并通过生活实例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知识的课外延伸,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课堂走向课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达到能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
例如,学习了“统计表”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学生可以调查、收集学校一至六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也可以了解自家每个月的水、电费金额,制成统计图表。在课后让学生“动”起来,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延伸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动手实践是认知的源泉,动手实践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都能在“动”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在“动”中做数学,在“动”中理解数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中心小学责任编辑:王彬陈本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