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美丽的凤头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情境中”。(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位优秀教师应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荡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勇于为语文课亮出美丽的“凤头”。
   所谓导入的艺术性,就是要求导语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必须独辟蹊径,富有新奇性,也就是说,首先能吸引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多花一些心思去探讨导入新课的方法,让导入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让每节语文课成为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殿堂。
   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关理论对导入方式作了一些探讨,以为可将导入艺术归结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解题式导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透过标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构思。从标题导入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抓住文章的要旨,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然后可以比较顺利地逐步深入地掌握课文的内容。
   比如有位老师讲《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就是这样开讲的: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农历六月,也就是荔枝的成熟期在农历六月;荔枝,是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丹,是红色,也就是荔枝的颜色。标题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虽只有七个字,却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荔枝的生态特征:荔枝的产地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成熟期在夏历六月(公历七月),成熟时的颜色为红色。学生了解题目之后,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大有裨益。
   解体式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词语,通过这些词语的分析与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背景导入法
   所谓“知人论世”,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状态。所有诗文,无不反映了作者彼时彼地的社会生活,又因时因地因事而发,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若要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三、音乐导入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能有效地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新课开始时可借助于音乐尤其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歌曲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
   比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首先播放屠洪刚的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让歌曲带领学生进入悲剧的缠绵之中,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文学的殿堂,授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艺术享受中。
   在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先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独自撑着雨伞,彷徨在悠长的雨巷,我希望遇见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她有丁香一样的芬芳,她象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她彷徨在雨巷……”学生们仿佛听到了美丽的姑娘在雨中来回徘徊的脚步……自然容易感受到诗的意境。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语文课打造美丽的凤头!
其他文献
仿写试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一种常考的题型,对此类题型的训练,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师生的关注。但以往的很多训练几乎都是为考题而训练,缺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冲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樊笼,要把素质教育真正体现出来,就应将语文教学定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上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课本中去发现好的仿写训练的例子,让学生去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时将减少到每周四节,面对庞大的教学任务,师生必须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都可能有自己的见解。以下是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一、老师功夫下在备课上。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们的心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机械模仿,落入“新模式化”   随着素
期刊
在基础教育中,每门课程都有其独当之任。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人”。语文教学只有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独特任务,才能够让语文之美如潺潺溪水一样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智慧。   语文姓“语”,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通过语言,且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要抓住文本的语言
期刊
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讨的一个课题,教学策略研究正是这种研究的一个部分。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在教学第一线开展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应该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   1.语文新课程改革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向教与学提出了更
期刊
教学到高三阶段,转入了备考复习阶段。我们语文备课组第一轮复习首先是教材的复习。复习备考,要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所有学生积极参入不断提高应试能力,但这一切都要落脚在课堂教学上。高三复习备考之初,我就在思考怎样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使教材的复习落到实处。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是立足课本,围绕考点,深层挖掘   教材的复习如果是按课本教材顺序,老师按部就班的把原来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面对变革中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要让教师从沉闷、刻板的教学程式中摆脱出来,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努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精心设置导语,激发语文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历来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象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
期刊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可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范读、领读、齐读、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可读全篇,可读几段,还可读几句、读一句。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营造一层浓浓的古味,使学生对文言文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起
期刊
哭的时候没人哄,我学会了坚强;   怕的时候没人陪,我学会了勇敢;   烦的时候没人问,我学会了承受;   累的时候没人可以依靠,我学会了自立……   就这样我找到了自己,   原来我很优秀,更可贵的是,世界上,   我只有一个,只有一个我!   渐渐地,我成熟了,   知道了人是被逼出来的,   只有压力才有动力,因为没有更大的不如意,   所以现在的不如意也是幸福的!  
期刊
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的散文,它以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散文更是倍受人们的青睐,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高考的必考题,且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难度在走低,但学生得分仍旧普遍偏低。因此,对散文阅读一般规律及技巧的研究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