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留住语文教学的根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强调积累、强调感悟、强调整体、强调运用的学科,虽然它也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但学习语文知识也是为理解、感悟文章服务的,决不能为知识而知识,那样,知识只是知识,无法形成能力,更无法变成素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只有在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因此,有效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一篇篇美文的过程中获得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具体来说,我以为有效语文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理解语言意——有效语文之根基
  这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要求。一篇课文中,总有一些词语,一些句子,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教师就必须在此处着力,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感悟到位,绝对不能放过。放过,就意味着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感悟课文,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无从谈起。学生只有理解、感悟到位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升。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呼啸而去”这个词语,它有两个意涵:一是指速度快;二是指声音大。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用“呼啸而去”这个词。教学这个词的时候,必须让学生理解到这两点。我在教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时恰巧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我顺势引导学生抓住眼前之景追问:这能叫“呼啸而去”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追问为什么,终于有学生概括道:呼啸而去,不但指声音大,而且指速度快。飞机飞过头顶,虽然声音不小,但地面看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不能用“呼啸而去”。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同时,也会运用了。
  二、体会语言美——有效语文之抓手
  体会语言美,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被忽略。考试的时候,一般只会考究这个词语、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很少考量这个词语、这个句子美在哪里,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如果满足于考什么教什么,这也就够了,但是,如果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抓手”,需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否则我们即使再卖力,也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或许正是一个教书匠与教学大师的区别。比如《北大荒的秋天》中“顶”这个词,用得也非常巧妙:“在水平如镜的水面,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这个“顶”字用得极其传神:小鱼游过来时头部分明超出了水面,但是却没有顶破水面,水面就像丝绸一样覆盖在鱼的头部,随着鱼的游动而滑动。这样美妙的画面,如果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独到解读引领孩子品读、体悟,该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即使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悟,那么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文学的种子。
  三、感悟文章情——有效语文之精髓
  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文字优美、感情真挚的佳作,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写了什么之外,还得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其中表达的真情实感以及思想价值。许多老师都会质疑:平时教学中我也没有忽略啊?我想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以及思想价值,要紧紧扣住文章的语言文字,尽量深入挖掘字词句段中包含的所有情感和思想价值因素。当然也要反对牵强附会和任意拔高。语文的根本在文本,文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文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品味、咀嚼、消化乃至吸收文本。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引领学生潜入文本,与课文的作者进行对话、与课文的主人公实现共鸣的过程。
  而在有些语文课上,学生几乎没有真正的读书时间,教师打着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旗号,使课堂呈现出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学生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本,思考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比如《诺贝尔》一文,作者高度赞美了诺贝尔热爱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品质。那么,如何引导体会呢?当然还是紧扣语言文字。文章第四和第七小节有这样两段话:“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这两段话很重要,决不是作者无意为之,这里清楚地表明诺贝尔热爱科学、痴迷于研究炸药,源于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源于他减轻劳动人民劳动强度的坚定信念。这样引导,学生就会受到感染,他们才会从心底里佩服诺贝尔的精神品质,才会把这种精神品质内化到自己的血液中去,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从而成为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力量。
  四、欣赏写法妙——有效语文之命脉
  当下,有人提出“教学文章三百篇,读写能力不沾边”的教学怪圈,这句话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尴尬与困惑。学习一篇课文,除了要理解、要体会以外,还要习得一些写作方法,这就是一些名家常常提到的“除了关注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写的”,这也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对此关注得并不够,这或许就是学生学了六年、九年、十二年语文连应用文都写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语文不能彰显实用的价值,那么学生也将报以学语文无用的想法。
  除了遣词造句,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比如教学《天安门广场》一文,就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这篇课文一共有六小节,第一小节总写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接下来五小节分别从五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广场的情况。当学生弄清了文章的结构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小练笔,模仿写一处建筑物或一个城市广场。比如城市的市民广场或建筑物,要求学生回去后让父母带着参观一下,然后讨论一下广场或建筑物的特点,准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最后写一篇《市民广场》或《××建筑物》。这样的练笔扎实有效。只要老师有心,这样的机会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
  有效语文,首先体现在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的是教师对这门学科的理解。第一,教师对语文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理解和主张。小学语文是什么?简而言之,是教会学生阅读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第二,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外,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重任,要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深入思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深刻理解“语文素养”。由“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不仅仅是在名称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有了这样的追问,对于小学语文我们才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大气。
  其次,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上。有了对小学语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会努力追寻科学而有效的路径,在课堂引导上会更加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特征,在处理课堂资源生成上会更加机智,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兼顾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精心预设,用简约有效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真正留住语文教学的根。
  (吕建伟,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其他文献
是下列商标的所有人。这些商标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批准,在多种商品上获得注册和用于麦当劳公司国际分布网的生意。麦当劳公司享有这些注册商标的专
<正>~~
"民间文学"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才作为受保护客体出现在一些国家的版权法中的。这只是一个从英文直译过来的词,就其在版权法中的含义,将它称为"民间文学艺术"或"民
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创建于1941年,是刘少奇、陈毅等同志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创办成长起来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六十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
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
为适应国内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和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专利法从1988年开始,历经四年,于1992年9月4日完成了修改。这次对专利法总共修改了十九条,涉及了专利权内容、专利
不经意间,全新的二十一世纪已经完整地走过了“十年代”。这十年,我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做着最大的个人努力。  一、不可抗拒的改变  2000年秋季开学之前,学校突然通知:所有教师都需要提前到校上班,参加“新课程培训”。  通常,接到这样的通知,我有些反感,毕竟离正式开学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嘛,提前到学校上班,这不是明摆着是无理“打劫”我们的休息时间吗?但是,对于这个通知,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