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过程性考核作为一种新型考核模式逐渐被引入课程的考核环节,但是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方案却多种多样。该文在《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针对《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在实施教学和考核过程中的指导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农药加工与管理;阶段考核;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119-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assessment model, the procedural examination model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bu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programs.Based on the reforming efforts of procedural of 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t of procedural examination model on 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class course in the sector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of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Key words:Procedural examination;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Stage assessme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1 引言
《农药加工与管理》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技能课程之一,既具有专业特色,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农药加工与管理》是农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药的生产、应用及法规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全面介绍我国农药工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重点讲授农药加工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农药组剂、农药常用剂型及生产工艺,农药包装、农药商品标准和农药管理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药主要剂型的加工配制、质量指标,掌握主要剂型的使用技术,掌握农药常用剂型加工及质量检测的基本技术,包括气流粉碎的原理及技术,农药制剂水分、酸度、表面张力、悬浮率测定技术、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技术等,了解农药商品的包装、运输、养护保管,掌握农药商品标准制定的编写原则和农药登记法规的内容[1]。随着学校教学改革措施的出台,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的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2学时,修订为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考核方式由原来的“二八”式(平時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拓展为过程性考核(占60%)+理论考核(40%)。为了切实使过程性考试发挥良好的作用,笔者作为《农药加工与管理》授课教师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
2 《农药加工与管理》过程性考核的目的
《农药加工与管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实践特性决定了进行过程化考核的适用性。《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进行过程性考核的目的在于真正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
3 《农药加工与管理》过程性考核的思路
该课程考核的关键在于过程性。如何制定过程性的实施方案、内容和考核阶段是过程性考核主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农药加工和农药管理两大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分为3个阶段,过程性的多元化考核体现在考核内容的平时成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践应用和理论笔试考核[3]。具体如下:
(1)结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特性。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阶段计划,在各阶段以不同考核形式进行检验。计划要体现出阶段性和多元性,详细跟踪学生学习和过程性考核情况,因材施教,动态调整考核基准。
(2)结合课程内容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包括常规实验、随堂提问、两次实践应用、反转课堂、理论笔试考核五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考核的目的在于监控和改进,全方位指导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和考核关键点,真正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到并掌握昆虫的识别特征和防治技术。
4 《农药加工与管理》过程考核的实施方案
4.1 过程化考核时间设置 《农药加工与管理》共36学时,其中多媒体授课18学时、实验18学时,2学分,9周,周学时4学时。该课程分为3个阶段:阶段1:了解农药加工、农药剂型、农药制剂及原药的概念,理解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农药加工和使用中的润湿、分散、增溶、乳化原理、控制缓释原理和起泡、消泡原理。应在第3周进行,考核知识点:农药剂型和农药制剂等概念,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和六种基本原理。阶段2:农药助剂、农药剂型及生产工艺学习结束,应在第7周进行。考核知识点:农药各种助剂的概念,各种助剂的特性和主要作用,农药助剂的使用技术;农药主要剂型的加工工艺,主要剂型的特性和异同点,农药主要剂型的重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阶段3:课程结束,应考试周进行。考核知识点:农药标签、农药通用名称的概念,农药的包装、运输及营销,农药标签的内容和使用规范;我国农药管理法规和农药登记资料的要求,农药管理工作执行的四项制度。《农药加工与管理》核心课程过程考核方案考核时间点可以依据其相应的学时学分和内容切块参考上面的三个阶段进行。 4.2 过程化考核形式设置
(1)实验部分:该课程总共安排6个实验见表1,对6个实验进行考核,评价在下次实验开始之际进行,通过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技能、农药制剂质量和实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进行统一解答[5]。
(2)实践应用部分:根据提供农药剂型名称,写出相应的原理、组份、比例、并加工出制剂。
(3)理论部分:通过期末闭卷考试,对《农药加工与管理》原理、方法进行笔试考核。通过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验,该部分的考核重点在理论知识的检验。
4.3 成绩分配 除了以上3种类型的考核之外,平时考勤成绩、随堂提问成绩、反转课题成绩将纳入总评成绩的计算中,规则如下:总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常规实验成绩+随堂提问成绩+实践应用成绩+反转课堂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
(1)平时考勤成绩(10分):出勤抽样10次,分数从开始周至结束周累计产生。
(2)实验成绩(20分):根据任课教师提前一周提供的实验题目,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查阅文献资料,找到所需的实验药品、比例、浓度,及实验器皿、实验仪器,并在实验课上完成该实验。该过程的考核是老师一对多进行,分数在下次实验课开始之际产生。
(3)随堂提问成绩(10分):任课老师对上次课程和以前学习过的课程(与现在学习的课程关系密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旨在培养学生课前复习的习惯。
(4)实践应用成绩(10分):根據课程的进度,进行两次实践应用的考核,考核形式根据提供的病害或虫害,查阅资料找出适宜的防治药剂,自行设计出该药剂的加工方法,在实验室生产出该药剂。该部分的考核要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差异。
(5)反转课堂成绩(10分):根据所做的PPT的形式、内容及讲课的效果进行评分。
(6)理论成绩(40分):由教学团队中核心教师成员成立命题小组,生成A、B两套试卷,知识点涵盖授课大纲中主要的理论知识点,出题形式多样,难度适中,偏重点在预测预报理论部分。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采取闭卷笔试形式。
5 结论
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2014—2016年三届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生较大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提高,大多数学生对即将上课讲述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对已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课和做记录的同学增多,玩手机、睡觉和走神的同学减少。第二,动手能力提高。同学们经过几次实践操作之后,下次上课时对同样或类似的实验操作内容,不需要老师指导就能自行操作,效率也提高很多,并对昆虫这种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三,《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的开设目的更容易实现,对其本专业的拓展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毕业生因其坚实的专业能力和准确的害虫识别和防治能力,更受用人单位的喜爱。良好的学习风气更是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风气,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过程性考核也让老师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可能存在的问题,让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使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7]。
参考文献
[1]武德功,杜军利,黄保宏,等.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2):146-148.
[2]张宏涛,曹仰杰.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66-67.
[3]徐林,李鸿儒,于霞,等.面向专业课程的过程化多维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51-152.
[4]武德功,杜军利,王波,等.《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04):150-151.
[5]郑海波,郭元新,张继武,等.过程性评价在应用型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8):194-195.
[6]王志敏,李文举.程序设计语言类公共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施[J].软件工程,2016,19(1):16-18.
[7]张家胜,程苗.基于过程性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教改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7):251-252.
(责编:施婷婷)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农药加工与管理;阶段考核;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119-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assessment model, the procedural examination model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bu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programs.Based on the reforming efforts of procedural of 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t of procedural examination model on 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class course in the sector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of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Key words:Procedural examination;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Stage assessme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1 引言
《农药加工与管理》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技能课程之一,既具有专业特色,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农药加工与管理》是农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药的生产、应用及法规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全面介绍我国农药工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重点讲授农药加工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农药组剂、农药常用剂型及生产工艺,农药包装、农药商品标准和农药管理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药主要剂型的加工配制、质量指标,掌握主要剂型的使用技术,掌握农药常用剂型加工及质量检测的基本技术,包括气流粉碎的原理及技术,农药制剂水分、酸度、表面张力、悬浮率测定技术、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技术等,了解农药商品的包装、运输、养护保管,掌握农药商品标准制定的编写原则和农药登记法规的内容[1]。随着学校教学改革措施的出台,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的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2学时,修订为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考核方式由原来的“二八”式(平時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拓展为过程性考核(占60%)+理论考核(40%)。为了切实使过程性考试发挥良好的作用,笔者作为《农药加工与管理》授课教师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
2 《农药加工与管理》过程性考核的目的
《农药加工与管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实践特性决定了进行过程化考核的适用性。《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进行过程性考核的目的在于真正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
3 《农药加工与管理》过程性考核的思路
该课程考核的关键在于过程性。如何制定过程性的实施方案、内容和考核阶段是过程性考核主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农药加工和农药管理两大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分为3个阶段,过程性的多元化考核体现在考核内容的平时成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践应用和理论笔试考核[3]。具体如下:
(1)结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特性。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阶段计划,在各阶段以不同考核形式进行检验。计划要体现出阶段性和多元性,详细跟踪学生学习和过程性考核情况,因材施教,动态调整考核基准。
(2)结合课程内容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包括常规实验、随堂提问、两次实践应用、反转课堂、理论笔试考核五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考核的目的在于监控和改进,全方位指导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和考核关键点,真正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到并掌握昆虫的识别特征和防治技术。
4 《农药加工与管理》过程考核的实施方案
4.1 过程化考核时间设置 《农药加工与管理》共36学时,其中多媒体授课18学时、实验18学时,2学分,9周,周学时4学时。该课程分为3个阶段:阶段1:了解农药加工、农药剂型、农药制剂及原药的概念,理解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农药加工和使用中的润湿、分散、增溶、乳化原理、控制缓释原理和起泡、消泡原理。应在第3周进行,考核知识点:农药剂型和农药制剂等概念,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和六种基本原理。阶段2:农药助剂、农药剂型及生产工艺学习结束,应在第7周进行。考核知识点:农药各种助剂的概念,各种助剂的特性和主要作用,农药助剂的使用技术;农药主要剂型的加工工艺,主要剂型的特性和异同点,农药主要剂型的重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阶段3:课程结束,应考试周进行。考核知识点:农药标签、农药通用名称的概念,农药的包装、运输及营销,农药标签的内容和使用规范;我国农药管理法规和农药登记资料的要求,农药管理工作执行的四项制度。《农药加工与管理》核心课程过程考核方案考核时间点可以依据其相应的学时学分和内容切块参考上面的三个阶段进行。 4.2 过程化考核形式设置
(1)实验部分:该课程总共安排6个实验见表1,对6个实验进行考核,评价在下次实验开始之际进行,通过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技能、农药制剂质量和实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进行统一解答[5]。
(2)实践应用部分:根据提供农药剂型名称,写出相应的原理、组份、比例、并加工出制剂。
(3)理论部分:通过期末闭卷考试,对《农药加工与管理》原理、方法进行笔试考核。通过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验,该部分的考核重点在理论知识的检验。
4.3 成绩分配 除了以上3种类型的考核之外,平时考勤成绩、随堂提问成绩、反转课题成绩将纳入总评成绩的计算中,规则如下:总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常规实验成绩+随堂提问成绩+实践应用成绩+反转课堂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
(1)平时考勤成绩(10分):出勤抽样10次,分数从开始周至结束周累计产生。
(2)实验成绩(20分):根据任课教师提前一周提供的实验题目,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查阅文献资料,找到所需的实验药品、比例、浓度,及实验器皿、实验仪器,并在实验课上完成该实验。该过程的考核是老师一对多进行,分数在下次实验课开始之际产生。
(3)随堂提问成绩(10分):任课老师对上次课程和以前学习过的课程(与现在学习的课程关系密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旨在培养学生课前复习的习惯。
(4)实践应用成绩(10分):根據课程的进度,进行两次实践应用的考核,考核形式根据提供的病害或虫害,查阅资料找出适宜的防治药剂,自行设计出该药剂的加工方法,在实验室生产出该药剂。该部分的考核要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差异。
(5)反转课堂成绩(10分):根据所做的PPT的形式、内容及讲课的效果进行评分。
(6)理论成绩(40分):由教学团队中核心教师成员成立命题小组,生成A、B两套试卷,知识点涵盖授课大纲中主要的理论知识点,出题形式多样,难度适中,偏重点在预测预报理论部分。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采取闭卷笔试形式。
5 结论
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2014—2016年三届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生较大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提高,大多数学生对即将上课讲述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对已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课和做记录的同学增多,玩手机、睡觉和走神的同学减少。第二,动手能力提高。同学们经过几次实践操作之后,下次上课时对同样或类似的实验操作内容,不需要老师指导就能自行操作,效率也提高很多,并对昆虫这种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三,《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的开设目的更容易实现,对其本专业的拓展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毕业生因其坚实的专业能力和准确的害虫识别和防治能力,更受用人单位的喜爱。良好的学习风气更是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风气,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过程性考核也让老师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可能存在的问题,让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使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7]。
参考文献
[1]武德功,杜军利,黄保宏,等.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2):146-148.
[2]张宏涛,曹仰杰.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66-67.
[3]徐林,李鸿儒,于霞,等.面向专业课程的过程化多维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51-152.
[4]武德功,杜军利,王波,等.《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04):150-151.
[5]郑海波,郭元新,张继武,等.过程性评价在应用型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8):194-195.
[6]王志敏,李文举.程序设计语言类公共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施[J].软件工程,2016,19(1):16-18.
[7]张家胜,程苗.基于过程性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教改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7):251-252.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