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幢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废旧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天晚上放学后出来玩,他们攀上车厢,在上面蹦跳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住户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这天,他对小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把。”小孩子们很高兴,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老人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粒奶糖。”小孩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稀疏而弱小。第三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今天奖品是两粒花生米。”小孩们纷纷下汽车:“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有意思。回家看电视去。”
这个故事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人际交往的“增减原则”,意即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赏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赏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心理学家阿伦森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就证明这一现象。实验安排被试同伴用四种不同情况评价被试:1.始终是肯定的评价;2.始终是否定的评价;3.先肯定后否定的评价,最后的否定程度和第二种情况相同;4.先否定后肯定的评价,最后的肯定程度和第一种情况相同。问被试对四种同伴的喜欢程度如何?结果,被试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对象的喜欢水平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这种现象的心理依据就在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交往首先是自我价值保护的。这种自我价值保护从静态的角度就是体现在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即人们喜欢的是喜欢自己的人,而厌恶的是厌恶自己的人。从动态的角度则是体现在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即人们最喜欢的是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减少的人。可见,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和性质。原来肯定自己转向否定自己,意味着人们正在丧失既有的自我价值支持力量,人们在面临自我价值遭受威胁时的优先反应,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尽可能地维护自己,通过对先肯定后否定我们的人的高度的否定和拒绝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保护。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来自昔日朋友的嫉妒和拒绝会感到特别的敏感和痛心。因此一些过激的行为并不是发生在和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而是更多地发生在与我们熟悉的朋友、同学和同事之间。
阿伦森等人的研究发现被幽默地称为“对婚姻不忠的定律”,意指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配偶的关怀与爱更类似于“肯定——肯定”类型,而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异性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更类似于“否定——肯定”类型。前者处于静态之中,后者处于动态之中,对于静态的东西容易在心灵上适应、习惯甚至是麻木,而动态的、变化的感觉才能真正使人具有兴奋性和刺激性。先否后肯的模式,美妙之处就在于验证了心目中这样一个想法——“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好的人,他越来越值得爱了!”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的费力不讨好,就是一不小心踏上了“从肯定到否定”的雷区。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拦下来。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小刚此时的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模式相差很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扫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假装”,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的“核心品质”。
人性的弱点使然,人都是喜欢正面刺激的。然而人也是理性的动物,人喜欢正面刺激也是有理性分析的。与人互动中,如果不懂得“增减原则”,制造一些变化的、符合人们期望的发展曲线,一些甜蜜的话语就大打折扣甚至是让人倒胃。
现实中一些人的嘴巴好像总是那么甜,他们以为只要对别人的恭维总是让人喜欢的,多多益善,“哇塞,从没见过这么好身材的,从没见过像你这么有气质的,你好能干呀……”对初识者还好,对方虽然接受起来不很自然,但总比没有甜蜜的话语要好。但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对这种没有诚意的、廉价的恭维厌倦甚至讨厌。“肯定——肯定”给人的喜欢程度最终赶不上“否定——肯定”型,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区分性差,针对性不强,让人们怀疑其诚意,而唯有真诚的赞赏才能让人倍感珍惜和兴奋。
生活中,还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初次交往时,为了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对别人大加赞扬,然而随着彼此交往的增多,熟悉的深入,人的心理就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宽容渐渐少了,逐渐代替为越来越多的挑剔和指责;赞赏渐渐少了,逐渐代替为越来越多的嫉妒和怨恨;真诚渐渐少了,逐渐代替为越来越多的虚伪和欺诈。这种“先扬后抑”的动态递减模式,是最得不偿失的。因为它让人的自尊时时处于愈加严重的威胁之中,心理学中有言:谁让别人的自尊愈受威胁,谁愈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尽管你最初的赞扬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因为呈现策略的不同,它最终变得一文不值。
在人际交往中巧妙运用“增减原则”,制造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线”,可使我们在同样付出的时候获得意想不到的收效:如果你要给别人一定数量的捐助,不妨先把基点拉低,以递增的方式给,要比每次都平均或以递减的方式给效果要好得多;当你评价别人时,可以先说对方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当你到一个新单位时,可以先不用急于崭露头角,而是一步步逐步施展自己的才华;假如你是商家的售货员,称货给顾客时,且莫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而要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添入……
这个故事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人际交往的“增减原则”,意即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赏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赏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心理学家阿伦森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就证明这一现象。实验安排被试同伴用四种不同情况评价被试:1.始终是肯定的评价;2.始终是否定的评价;3.先肯定后否定的评价,最后的否定程度和第二种情况相同;4.先否定后肯定的评价,最后的肯定程度和第一种情况相同。问被试对四种同伴的喜欢程度如何?结果,被试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对象的喜欢水平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这种现象的心理依据就在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交往首先是自我价值保护的。这种自我价值保护从静态的角度就是体现在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即人们喜欢的是喜欢自己的人,而厌恶的是厌恶自己的人。从动态的角度则是体现在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即人们最喜欢的是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减少的人。可见,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和性质。原来肯定自己转向否定自己,意味着人们正在丧失既有的自我价值支持力量,人们在面临自我价值遭受威胁时的优先反应,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尽可能地维护自己,通过对先肯定后否定我们的人的高度的否定和拒绝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保护。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来自昔日朋友的嫉妒和拒绝会感到特别的敏感和痛心。因此一些过激的行为并不是发生在和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而是更多地发生在与我们熟悉的朋友、同学和同事之间。
阿伦森等人的研究发现被幽默地称为“对婚姻不忠的定律”,意指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配偶的关怀与爱更类似于“肯定——肯定”类型,而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异性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更类似于“否定——肯定”类型。前者处于静态之中,后者处于动态之中,对于静态的东西容易在心灵上适应、习惯甚至是麻木,而动态的、变化的感觉才能真正使人具有兴奋性和刺激性。先否后肯的模式,美妙之处就在于验证了心目中这样一个想法——“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好的人,他越来越值得爱了!”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的费力不讨好,就是一不小心踏上了“从肯定到否定”的雷区。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拦下来。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小刚此时的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模式相差很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扫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假装”,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的“核心品质”。
人性的弱点使然,人都是喜欢正面刺激的。然而人也是理性的动物,人喜欢正面刺激也是有理性分析的。与人互动中,如果不懂得“增减原则”,制造一些变化的、符合人们期望的发展曲线,一些甜蜜的话语就大打折扣甚至是让人倒胃。
现实中一些人的嘴巴好像总是那么甜,他们以为只要对别人的恭维总是让人喜欢的,多多益善,“哇塞,从没见过这么好身材的,从没见过像你这么有气质的,你好能干呀……”对初识者还好,对方虽然接受起来不很自然,但总比没有甜蜜的话语要好。但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对这种没有诚意的、廉价的恭维厌倦甚至讨厌。“肯定——肯定”给人的喜欢程度最终赶不上“否定——肯定”型,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区分性差,针对性不强,让人们怀疑其诚意,而唯有真诚的赞赏才能让人倍感珍惜和兴奋。
生活中,还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初次交往时,为了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对别人大加赞扬,然而随着彼此交往的增多,熟悉的深入,人的心理就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宽容渐渐少了,逐渐代替为越来越多的挑剔和指责;赞赏渐渐少了,逐渐代替为越来越多的嫉妒和怨恨;真诚渐渐少了,逐渐代替为越来越多的虚伪和欺诈。这种“先扬后抑”的动态递减模式,是最得不偿失的。因为它让人的自尊时时处于愈加严重的威胁之中,心理学中有言:谁让别人的自尊愈受威胁,谁愈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尽管你最初的赞扬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因为呈现策略的不同,它最终变得一文不值。
在人际交往中巧妙运用“增减原则”,制造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线”,可使我们在同样付出的时候获得意想不到的收效:如果你要给别人一定数量的捐助,不妨先把基点拉低,以递增的方式给,要比每次都平均或以递减的方式给效果要好得多;当你评价别人时,可以先说对方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当你到一个新单位时,可以先不用急于崭露头角,而是一步步逐步施展自己的才华;假如你是商家的售货员,称货给顾客时,且莫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而要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