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被刺,黑道背后有黑手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前与夫人一起巡游的场景。
肯尼迪遇刺后特工爬上车尾(左)。刺客奥斯瓦尔德(右)。
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

  意大利黑幫、工会领袖、遇刺总统和好莱坞老戏骨加在一起,注定《爱尔兰人》必火。
  这部投资2亿美元的影片,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曾主演《教父》《好家伙》等经典黑帮片的罗伯特·德尼罗、艾尔·帕西诺、乔·佩西三位奥斯卡奖得主联袂出演,讲述了黑帮大佬间的恩怨纠葛。杀手谢伦(德尼罗饰)被黑手党头目罗斯(佩西饰)看中,派往卡车司机工会主席霍法(帕西诺饰)处工作。三人最终反目,谢伦奉命枪杀霍法并毁尸灭迹。影片根据前检察官查尔斯·勃兰特的纪实作品改编,获得了2020年金球奖5项提名。
  影片中主要角色都确有其人,重要情节霍法失踪案至今仍被美国司法当局列为疑案。但对中国观众来说,更感兴趣的还是剧中爆出的“内幕”: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下文称肯尼迪)的当选靠黑手党帮忙,被刺也与黑帮有关。

黑道暧昧


  黑帮与政治总是纠缠不清,在美国尤其如此。《爱尔兰人》中有一个场景:在观看肯尼迪当选的新闻时,黑帮大佬们议论道,是黑帮控制下的工会帮了他的忙。这个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又是爱尔兰后裔。这两个身份标签在当年的美国都处在社会鄙视链的底端。爱尔兰人在19世纪的大饥荒中大批移民美国,许多人从事艰苦工作乃至非法勾当,并结成帮派。较早来美的英裔、德裔移民信仰新教,排斥天主教徒,双方多次大打出手。《纽约黑帮》等好莱坞电影中反映过这些历史。
  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下文称老肯尼迪)是肯尼迪政治王朝的开创者,也是白手起家的富豪。但关于他的财富来源,江湖上一直有暧昧的传说。一种说法是,他操纵股票赚了快钱;另一种说法是,他在1920年开始的禁酒令期间贩卖私酒发财。电影《教父》中黑手党教父原型之一科斯泰洛说,他和老肯尼迪一起从海上走私烈酒。
  老肯尼迪从马萨诸塞州起家的,但上世纪20年代他确实作为投资银行家在纽约生活。1922年,他为哈佛同学会提供了烈酒。成年人在家喝酒本身在当时不犯法,但他把酒卖给同学会,即便没赚钱也违法了。这件事记录在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档案里。
  另外,当时贩卖医疗用酒是合法的。老肯尼迪承认,禁酒令末期他弄到了政府许可,进口了大量医疗用酒。禁酒令一结束,医疗用酒可以随便销售,老肯尼迪大赚了一笔。科斯泰洛所谓的合作,很可能就是在这个灰色时期发生。还有人说,老肯尼迪与科斯泰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每星期都一起吃午饭。总之,老肯尼迪和黑道是有某种关系的。
  1960年总统大选,肯尼迪在新教徒占优的西弗吉尼亚州赢得了民主党初选,据说,是老肯尼迪动用了关系帮儿子取得了这场胜利。看到天主教徒真的有可能当选总统,肯尼迪家族更是鼓起了干劲。到当年11月,肯尼迪与共和党人尼克松对决,奠定胜局的是他在伊利诺伊州的胜利。但他在总共460万票中只以不到9000票胜出,这在当时就引发了阴谋论,老肯尼迪被质疑动用芝加哥黑手党大佬吉亚卡纳控制的工会在选举中作弊。共和党人要求重新审查,一些人涉及选举舞弊被捕并遭起诉,但最终被该州上诉法院法官卡恩斯判处无罪。
肯尼迪父子,左起:约翰·肯尼迪、约瑟夫·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
《爱尔兰人》剧照,右为谢伦(德尼罗饰)。

  曾经揭露过美军在越战中制造美莱村惨案(即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制造的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500人)的名记者赫什写过一本书,也讲到了肯尼迪选举舞弊问题。他说,老肯尼迪在老友、芝加哥法官陶希安排下与吉亚卡纳会面,请后者帮忙,并承诺儿子当选后对吉亚卡纳会另眼相看。此后,他和吉亚卡纳通过中间人进行联络,为避开联邦调查局的监控,经常选在高尔夫球场见面。肯尼迪就任总统后,任命弟弟罗伯特为司法部长,后者立刻要求联邦调查局停止对选举舞弊的调查。

江湖恩仇


  肯尼迪当选总统,如果真是得到了黑道帮助,那么他自然需要还这个人情。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像肯尼迪和黑帮大佬们想的那么简单,以至于对方不仅没成为盟友,反而成了敌人。
  一种说法是,肯尼迪因古巴而开罪黑道。在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统治时期,黑手党在当地经营赌场,赚得盆满钵满。1959年卡斯特罗夺取政权后,断了黑手党这条财路。因此《爱尔兰人》片中,不时出现黑手党大佬咒骂卡斯特罗的场景。黑手党大佬们希望肯尼迪上台后,推翻卡斯特罗,让他们“拿回赌场”。   肯尼迪上台后,确实对古巴动了手。就在他就职的1961年1月,美古断交。4月,中情局一手策划入侵古巴的“猪湾行动”以失败告终。5月,卡斯特罗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1962年2月,美国对古巴全面禁运。10月,发生了古巴导弹事件,最终苏联撤走部署在古巴的核导弹,美国则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核导弹。这场几乎引爆核战的危机,也让肯尼迪意识到与古巴对话的重要性。到1963年,他派法国记者简·丹尼尔前往古巴,带去缓和关系的信息。不过,就在丹尼尔见到卡斯特罗的11月22日,肯尼迪遭到暗杀。可以看出,肯尼迪从敌视古巴到调整态度,都是出于政治需要。黑手黨可能对此变化失望,但是否会暗杀他则是另一回事。
  另一种说法是,肯尼迪是因其弟弟罗伯特的“背叛”而被杀。支持此说者认为,黑帮大佬支持肯尼迪,是希望他当选后减轻对这些犯罪组织非法活动的打压。罗伯特曾担任参议院负责调查黑社会敲诈劳工的特别委员会法律顾问,不仅开罪黑帮,还与工会领袖霍法结怨。肯尼迪任命罗伯特当司法部长后,黑帮大佬们本以为罗伯特会就此收手,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罗伯特对以黑手党为代表的黑帮组织大力打击,被称为“禁酒令以来第一位对黑道开战的司法部长”。霍法就是在罗伯特的追打下,最终在1964年以欺诈和贿赂罪被判处13年徒刑。《爱尔兰人》中对此经过有详细描写,并道出了黑帮最终选择肯尼迪而非罗伯特下手的原因:如果罗伯特被杀,身为总统的肯尼迪会追查到底;但如果肯尼迪被杀,罗伯特失去靠山,也就无能为力了。
  按照电影《爱尔兰人》中杀手谢伦的说法,霍法是因为罗伯特对其“羞辱”,对肯尼迪兄弟恨之入骨。而在霍法的回忆中,罗伯特对他的仇恨似乎有私人因素。有一次,罗伯特提议两人掰手腕。“我没想到他是认真的。他放松领带,脱掉外套,卷起袖子。我一下子把他的手压到了桌上,就像拿走娃娃的糖果一样。”连输两局后,罗伯特红着脸拂袖而去,连晚饭都没有吃。霍法说,那一刻他意识到,罗伯特成了自己的死敌。
  说到黑手党与肯尼迪兄弟的结怨,还有一种更为“八卦”的说法:兄弟俩私生活都颇为放浪,尤其是总统本人,喜欢在追逐女性中获得刺激感,被黑手党抓到了把柄,以至于最终双方反目。

送枪的人


  《爱尔兰人》中有一个情节:1963年11月,谢伦被召到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意大利餐厅。一个黑帮分子交给他一个旅行袋,里面装了3支步枪,要他送交一个叫费瑞的飞行员。这些枪就是用来刺杀肯尼迪的。
  费瑞确有其人。肯尼迪被杀后,调查人员称他帮助凶手奥斯瓦尔德逃离了达拉斯,但费瑞否认自己认识奥斯瓦尔德。不过,有照片显示两人确实曾待在一起。而就在谢伦送枪后两天,肯尼迪被刺。
  但是,黑帮大佬纵然神通广大,是否胆大妄为到真敢谋杀总统,这一点仍让不少人存疑。《爱尔兰人》一片中的霍法被罗伯特送进监狱后,并无本事对抗国家机器。他最后得以提早出狱,用的还是收买政客的老办法,用政治献金换来了尼克松的“帮助”。
  如果不是黑帮所为,凶手到底是谁?肯尼迪遇刺身亡后,有一种猜测一直甚嚣尘上:是中央情报局借黑手党之手杀了肯尼迪。在中情局解密的资料里有一份报道称,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后,警方逮捕了数名中情局特工和黑手党成员,但很快又释放了他们。被官方报告认定为“独狼”凶手的奥斯瓦尔德其实是黑手党招募的杀手,他又被与黑手党有关系的杰克·鲁比灭口。至于中情局要除掉肯尼迪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肯尼迪打算从越南撤军,影响了中情局的利益;也有的说是肯尼迪在“猪湾行动”后撤换了策划此事的中情局高官,引来报复。
  《爱尔兰人》中也点到了黑手党与中情局的关系。有一个场景是,“猪湾行动”前,谢伦开车将一批制服和武器送到佛罗里达,交给了一名中情局特工。影片中还有一句台词:“他们”连总统都敢动,别说是工会主席了(这两个头衔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这里的“他们”,也可以理解为比黑手党更黑的势力。
其他文献
一位报刊的理论编辑坦率地对我说,他爱读古诗,很少看新诗;因为古诗隽永有味,新诗却大多味淡如水。  不能责怪这位同志对新诗有偏见,其实他的话不无道理。不仅诗,一切艺术作品都一样,读者的喜爱不喜爱,完全决定于有味与无味。  以胡云翼编选的《唐宋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例,这里面有多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啊!如温庭筠的《忆江南》“梳洗罢”,李的《南乡子》“乘彩舫”,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欧阳修
仿佛是一夜之间,武汉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源于此,病毒肆虐,交通隔断,人们谈武汉而色变;这里又是战“疫”的最前线,一方有难,八方驰援,小到运口罩,大到建医院,无不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疫城”掩去了武汉的原貌,她本是一个在中国独一无二的硬核城市。  钟南山说,这座城市“本是英雄”。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背后是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抗日战争时,“保卫
睡眠是件大事,人的一生有1/3以上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遗憾的是,许多与睡眠有关的现象至今没有被完全解答和理解,比如:人为什么要睡眠?为什么要睡这么长时间?睡眠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些人类想要了解的问题,让睡眠这件事从1953年起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  人类的睡眠习惯在过去100多年里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在1879年,那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让人类摆脱了长久以来形成的、以太阳和
2017年10月1日总第358期  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90岁生日。两天前的7月30日,朱日和训练基地烈日喷薄、黄沙漫卷,一万两千名官兵步伐铿锵有力,随着钢铁洪流滚滚向前。这是一次打破惯例的实战化阅兵,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坐镇三军,沙场点兵。  10月1日,《环球人物》推出封面报道《强军之路》,致敬人民军队和人民子弟兵。15年来,从军中反腐,到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再到数次
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是本次活动中最年长的嘉宾,有着一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芯”。演讲中,倪老分享了他和“中国芯”的故事,很多话语振聋发聩。他认为,中国科技要领先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靠智慧和努力去创造,这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初心。  芯片,是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大家很关心的一个话题。过去大家不注意,是因为芯片很小,不像大型机械那样引人关注。但是自从发生了中美贸易摩擦,人们就发现芯片原
读《人有人的用处》    今天的社会是日益信息化的社会。无线电和电视使人们在几小时内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电脑帮助人们处理象潮水一样涌来的数据、文字、表格,存储大量资料……我们面临的信息量以指数方式迅速膨胀,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紧紧跟上,相得益彰,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今天信息这个词几乎已经成为常识了,可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它还是只有少数专家才了解和使用的专业术语呢!  一九四八年,控制论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缅甸局势深表关切。”  古特雷斯近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缅甸局势深表关切。古特雷斯对缅甸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及昂山素季国务资政和温敏总统等人被拘留表示高度关注,呼吁立即释放所有被拘留者,并鼓励按照缅甸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进行对话与和解。  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日前接受缅甸媒体采访时表示,联合国安理会相关谈话反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立场。  陈海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缅甸近期
上个月,收到一个结束咨询好几年的来访者写的邮件,说起她的近况:抑郁症时不时还会复发,只是她从一个“没工作的抑郁病人”,变成了“有工作的抑郁病人”。她说:“这也是进步吧。”  当然是进步。我还记得她最初做咨询的时候,围绕找工作这件事费了很大劲。同时,我也从这个过程里学到了很多。征得她的同意后,我想分享一点启发。  她那时候在家养病,无所事事,心情沮丧。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病治好,这样就可以出去找工作。她
不见梁锡华兄已经20余年了,我却深深记得他的样子,“文雅清瘦,额发斜复、随和克己”(余光中语)。翻开他婉拒签名的散文集,我又想起他赠书时的话,“你看完没用可以送人,签了名你就不好处理了”。我一直想为他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哥的人生是篇香港爽文”,却总是没有完成。  我和梁锡华都写散文,都研究散文,所以很早便引为同道。1992年,他专程来厦门看我;1994年,他邀请我到岭南学院(现岭南大学)客座研究
文学之有评论,通常总是适用于评论作家及其创作方面的。至于评论一个评论家的文章,除了关于论争之类的问题外,鲜有见及。有人说,这是评论家的悲哀,悲哀处在于见不到评论者所持议论的社会反响和社会评价,倘有评论之评论,那就是一种反响了,可惜很少有。其实评论文章之少有反响,也算不得是一种悲哀,比如听讲,听者并不鼓掌,讲者也不以为是一种悲哀,听者的默默领受,并不走散,也算是一种反响的,不过这种反响是听不到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