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重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计算机教师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关乎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主要手段。中小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焕发新的生机是计算机教师共同探究的新课题。
一、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电子板报评比活动、电子小刊物评比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环境中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电子板报、电子刊物,不仅提高小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还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求知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更新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出色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进行信息教学的革新,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学的任务。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信息技术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简单地对知识内容进行传授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其次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能及时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如在教学《动画自己做》一课时,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个娃娃从北向南跑;两个娃娃同时同向赛跑;接力赛跑。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入手,慢慢进入教学内容,实现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轻松愉悦地上课,又可以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促进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识,敢于参与,勇于表现,慢慢地把“学计算机”变成“玩计算机”。如教学“鼠标、键盘”一课时,教师可先教会学生使用鼠标,再讲一些基本的键盘知识,让他们慢慢地学会控制计算机,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如“金头脑”、“拼图”、“成语挑战屋”等,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基础知识,又可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记忆效果。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关乎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主要手段。中小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焕发新的生机是计算机教师共同探究的新课题。
一、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电子板报评比活动、电子小刊物评比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环境中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电子板报、电子刊物,不仅提高小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还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求知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更新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出色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进行信息教学的革新,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学的任务。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信息技术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简单地对知识内容进行传授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其次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能及时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如在教学《动画自己做》一课时,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个娃娃从北向南跑;两个娃娃同时同向赛跑;接力赛跑。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入手,慢慢进入教学内容,实现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轻松愉悦地上课,又可以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促进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识,敢于参与,勇于表现,慢慢地把“学计算机”变成“玩计算机”。如教学“鼠标、键盘”一课时,教师可先教会学生使用鼠标,再讲一些基本的键盘知识,让他们慢慢地学会控制计算机,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如“金头脑”、“拼图”、“成语挑战屋”等,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基础知识,又可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记忆效果。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