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代销鹏华4.1%固收产品爆雷涉40亿元,说好的低风险呢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商银行固收理财产品近日突然爆雷:工行代销鹏华聚鑫资管计划25只理财产品全线违约,40亿固收类产品到期后无法如期兑付,风险敞口达到了20亿。
  鹏华资产是公募明星基金鹏华基金子公司,按照常规来说是稳扎稳打的,年化4.1%收益的理财产品在大众眼里也属于没什么风险的,怎么突然就爆雷了呢?

产品两度延期无法兑现


  据悉,鹏华聚鑫系列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银行提示风险等级为PR3,即风险适中,100万起投,期限为6个月,为滚动发售。最新一期发售时间为今年2月份,业绩比较基准为4.1%(年化),25只产品原本全部应于今年8月到期。
  8月14日,管理人鹏华资产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公告称:“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综合考虑聚鑫系列产品的整体管理,本资管计划拟提前结束。本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会充分考虑底层资产的流动性匹配问题,妥善予以处理,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本计划最晚于公告出具之日起30天内完成分配。”
  不过,苦苦等待了30天的投资人并未如约收到本金和收益。鹏华资产又发了一份分配延期公告,表示该资管计划已经开始对持仓资产进行变现操作。一定比例的资产已经完成变现,但仍有个别资产存在嵌套结构,回款需要一定时间;个别资产原定交易策略为持有至到期,询价卖出需要一定调解;个别资产的变现回款处于清算在途状态。基于以上原因,该计划尽可能在延期公告发布后40天内执行分配。
  在历经两次分配延期后,投资人在10月份又收到工商银行的口头通知,其购买的聚鑫1号无法顺利兑付。工行表示,底层资产若强制变现,只能拿回本金的60%。
  10月15日,鹏华资产官网发布了《1号至25号资管计划正式终止清算及权益分配公告》公告。该公告称,鹏华资产作为该计划管理人,从产品结构、投资标的、估值原则等多方面反复论证,但受限于该计划的实际情况以及资管新规的严格要求,最终仍无法找到促使聚鑫资管计划顺利整改的路径,因此宣告终止。清算期间,管理人将根据该资管计划的变现情况向投资者进行现金分配,剩余未变现权益,也将慎重处理,妥善解决。

可能投资了海航债券


  作为固收产品的鹏华聚鑫系列,为何出现如此大的亏损?
  值得玩味的是,关于聚鑫系列资管产品底层资产到底是哪些标的,以及为何固收类产品出现如此大的亏损,面对投资人的诸多质询,无论是管理人鹏华资产还是代销方工行对此均“守口如瓶”,表示“不便透露”。
  截至2020年9月底,鹏华资产管理规模约368亿元人民币,产品累计发行数量1188只,存续产品数量242只。由此看来,鹏华聚鑫系列实际上就是银行“短贷长投”的类资金池型产品。
  10月16日,在媒體对此事纷纷报道之后,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媒体出现有关其所管理的聚金系列产品的报道,公司对此高度重视,鹏华资产作为管理人,协同股东及相关各方,在妥善处置聚鑫系列产品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目前,该系列产品相关兑付工作正顺利推进并基本完成,投资者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公告对于产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依然只字未提。
  鹏华聚鑫计划成立于三年前,是由鹏华基金子公司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媒体获得的一份产品说明书显示,该资管计划主要投资于现金、正回购、逆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债券(含可交换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具有业绩比较基准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资产管理计划(如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期货资产管理计划等)。
  有接近鹏华资产的业内人士指出,该系列产品募集的资金曾买入海航债券。数位投资者在与他们多番沟通的过程中,也验证了这个说法:该系列产品曾买入海航债券。
  在今年的4月,11.5亿元海航债券的“强行延期”,包括本次“13海航债”在内,海航集团累计有超150亿元的存续债券未到期。
  募集的资金如果买入了爆雷的债券,无法如期兑付给投资者合理收益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北京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分析称,这只产品含有嵌套结构并有可能投资非标,而非标资产本身的流动性是比较差的,所以才导致产品兑付出现问题。

低收益产品也不可迷信“没风险”


  鹏华聚鑫系列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1%(年化)。在不少人看来,银行发行这样的低收益产品应该是毫无风险的。因此,爆雷事件发生后,社会影响很大,工行也遭受了很大的压力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据投资者反馈,根据工行向投资者提出的兑付方案,可先向投资者兑付50%的本金,另外48%的本金转为工行理财,2%本金作为该理财的收益,1年后到期兑付。在劝说沟通下,目前已有部分投资人签署了该协议,但仍然有一部分投资者表示难以接受。
  对此,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投资者对于大机构的迷信早就应该破除。这样级别的产品违约确实不应该,要看看漏洞到底出在哪里。虽然理财产品出现违约较为极端,但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屡创新低乃至出现浮亏也是不争的事实。
  业内人士指出,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了“刚性兑付”。以后,银行理财产品爆雷还会出现,投资者购买时只能睁大眼睛。
其他文献
关于书法赝品,启功先生曾经用一句话形容:“写得好的是假的,写得不好的是真的!”  一句玩笑话,谦虚却也让人感觉无奈,这就是书法艺术市场的现实。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以假乱真的书法临摹高手,诸如米芾、钟会,每个朝代总能留下高明的书法赝品,不仅功夫一流,细节完美,甚至堪称妙品。  这些作假的故事甚至流传至今,成为书法史上津津有味的谈资。只不过当繁荣的经济市场来临,这样的故事就变味儿了。  尤其是从90年代艺
期刊
4.9%  前三季度GDP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数据一出,中国被全世界羡慕:“与其他大多数大型经济体正进行的极其脆弱的复苏(进程)相比,(中国的表现)更为出色。” 1.7%  9月份CPI重回1时代  
期刊
热衷理财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没错,这句话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说的,它被沿用至今,用作金融投资的重要法则。  本期我们策划的封面报道,是大家一起品读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看能否找出有价值的理财启示。  做理财,我觉得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简单地听别人介绍什么理财产品好,然后购买,并没有自己的主张。第二个层次呢?高财商的理财达人会兼听他人的建议,在知道该买
期刊
前不久,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因“改进了拍卖理论和创造了新的拍卖形式”获奖。同时,这两位教授将分享1000万克朗的奖金,折合人民币近800万元。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诺奖组委会始终联系不上得奖者之一的米尔格罗姆,他的邻居,同为诺奖得主的威尔逊不得不半夜跑到他家门前按响门铃,这也让两人喜提了“诺贝尔奖得主被邻居告知自己获奖
期刊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经济学家,也就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他很厉害,不仅凭借在行为金融学上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把这个理论应用在自己建立的基金公司上,公司从成立至今19年,投资回报率高达832.44%,连续5年得到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的五星评级。  他是怎么做到的?总结起来有三大方法。一、用行为投资策略挖掘投资良机  这得先从泰勒的研究说起:60年代
期刊
一  麻省理工有对夫妻,再加上他们的一位同事,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奔走于18个国家,发现了一个现象: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气,穷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  就因为这个发现,他们仨夺得了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简述为以下几方面。  1、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比如,非洲有些农民,世界各种机构给他们资助,想让他们成为有产者,从贫困状态中走出来。  但他们拿到
期刊
哈佛大学教授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Bengt Holmstrom因为“契约理论”,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2016年的经济学诺奖颁给两位研究“契约理论”的经济学大师?  “契约理论”?这可能听起来没那么令人兴奋,但这一理论是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对于理解现代经济至关重要。  看起来,契约理论无非是研究保险索赔、薪资、财产权这些微观领域的问题,没什么兴奋的。可
期刊
2017年10月9日,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成为第四位因研究决策的认知和行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  尽管号称要“用非理性的方式”把巨额奖金花光,但实际上,这位一辈子研究人类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家始终信奉“理性消费”。为此,他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帮助人们通过自我控制,实现理性决策。一、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对不同类别资源的收支记录。资源管理
期刊
很多人会简单的认为“同样是一块钱,对富人不重要,而对穷人来说更重要”,这样的观点很流行,而且一般情况即便有人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如果没有一定经济学功底的话,还很难给出有力的解释和反驳。  其实不光是一般人会相信这个谬误,就连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戴蒙德认为,边际效用递减是个常识性概念,即额外1美元给高收入者带来的
期刊
前些天,小编和几位朋友一起吃饭聚会,吃完饭,临时决定看电影,各自花了50块钱买票进场。看了20分钟后,发现电影其烂无比,不堪忍受。  这时候,有一位朋友A就提出来,这么烂的电影还是别看了,在电影院待上一个多小时,还不如直接出去边散步边聊天。大家正犹豫要不要起身,另外一朋友B说,票都买了,来都来了,浪费了,就可惜了。  于是大家再度落座,看完电影。最后当然不负我们所望,这是一部“以后再也别和我提起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