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写过一首诗:《兰州:生长之城》。是的,火车一声鸣叫,像是落日浑厚的声音,父亲喊我的声音。这座城市南面有山,埋葬父母;北面空旷,一条大河是我磕过头的兄弟。
历史记载,秦代设榆中县,是兰州及其以西广大西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汉代设金城县、金城郡。隋代金城郡改为“兰州”,迄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了。我想建议举行纪念兰州建城1500周年庆典,因为,这也是兰州人的共同生日。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亚胡人满载商品的驼队,沿着丝绸之路来中国贸易。
那时兰州还是座小城,东西约六百步,南北约三百步,沙枣花香,路人彬彬有礼,兵役赋税比较繁杂,骆驼队出西门丝绸之路迢迢,麸金、麝香乃贡品出东门直抵京城。有火烧云的傍晚,一书生在黄河边观景,隋也好唐也罢,远望河西走廊,前、后、北、南、西“五凉”小国,熙熙攘攘有些拥挤。
东晋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到达鲜卑人乞伏乾归所建之乾归国,其国都就在距兰州不远的榆中。法显的《佛国记》记录了其在榆中的经历:“……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
所谓“夏坐”,是指每年4月15日至7月15日的雨季坐禅修学。
夏坐之后,法显一行取道金城,渡过黄河,继续西行。
法显之后400多年,唐僧玄奘从长安出发,一路历经艰辛,在瓜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留下了多幅取经画,其中一幅壁画上,天空云朵翻卷、脚下浪涛汹涌的悬崖边,唐僧正双手合十作揖,孙悟空和白马立于身后,白马鞍鞯上负有一蓬莲花,莲花上放着用经袱包裹的光芒四射的佛经。
难怪乎,因为玄奘西天取经所演绎出来的故事,瓜州甚至被称作了“孙悟空的故乡”。
玄奘到达西域高昌国时,居然遇见了一位榆中籍人——高昌国国王麴文泰。
兰州曾有一建于唐太宗时期的木塔寺,为高昌国使者出使长安,返回经过兰州时,以高昌国国王麴文泰的名义出资建造的。后毁于大火。
木塔寺毁了,倒是给兰州留下了一个闹市区熙熙攘攘的名字——木塔巷。
那时候的兰州,天空像是专门为诗人吟诵所准备的,高而深邃,蓝而透明,连各种鸟叫都是夹带了兰州方言的古汉语的腔调。
而今,当你走在夜已经深了的兰州大街上,或许不期然就会遇见几个刚从酒吧出来的年轻人,正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西北“花儿”:
园子里长的是綠韭菜呀,
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嗨哟,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我的阿哥呀,我的尕妹呀,
哥呀,妹呀,
你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多年以前,我在一篇创作谈中写道:黄河水从我生活其中的这座干旱缺雨的城市穿城而过,地理环境对一座城市的气质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一棵沙枣树的花香所充溢的半条街道的芬芳,以及鲜嫩的如同刚刚命名的桃梨瓜果,总是让我沉浸于一种慷慨忧郁的褒奖之中。天南地北各民族的血脉、每年春天的沙尘暴,以及一条黄河的流淌——正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应该说也是我的诗歌的气质。我的诗歌理应被裹挟进泥沙俱下的黄河,发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略带嘶哑的嗓音。
历史记载,秦代设榆中县,是兰州及其以西广大西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汉代设金城县、金城郡。隋代金城郡改为“兰州”,迄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了。我想建议举行纪念兰州建城1500周年庆典,因为,这也是兰州人的共同生日。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亚胡人满载商品的驼队,沿着丝绸之路来中国贸易。
那时兰州还是座小城,东西约六百步,南北约三百步,沙枣花香,路人彬彬有礼,兵役赋税比较繁杂,骆驼队出西门丝绸之路迢迢,麸金、麝香乃贡品出东门直抵京城。有火烧云的傍晚,一书生在黄河边观景,隋也好唐也罢,远望河西走廊,前、后、北、南、西“五凉”小国,熙熙攘攘有些拥挤。
东晋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到达鲜卑人乞伏乾归所建之乾归国,其国都就在距兰州不远的榆中。法显的《佛国记》记录了其在榆中的经历:“……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
所谓“夏坐”,是指每年4月15日至7月15日的雨季坐禅修学。
夏坐之后,法显一行取道金城,渡过黄河,继续西行。
法显之后400多年,唐僧玄奘从长安出发,一路历经艰辛,在瓜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留下了多幅取经画,其中一幅壁画上,天空云朵翻卷、脚下浪涛汹涌的悬崖边,唐僧正双手合十作揖,孙悟空和白马立于身后,白马鞍鞯上负有一蓬莲花,莲花上放着用经袱包裹的光芒四射的佛经。
难怪乎,因为玄奘西天取经所演绎出来的故事,瓜州甚至被称作了“孙悟空的故乡”。
玄奘到达西域高昌国时,居然遇见了一位榆中籍人——高昌国国王麴文泰。
兰州曾有一建于唐太宗时期的木塔寺,为高昌国使者出使长安,返回经过兰州时,以高昌国国王麴文泰的名义出资建造的。后毁于大火。
木塔寺毁了,倒是给兰州留下了一个闹市区熙熙攘攘的名字——木塔巷。
那时候的兰州,天空像是专门为诗人吟诵所准备的,高而深邃,蓝而透明,连各种鸟叫都是夹带了兰州方言的古汉语的腔调。
而今,当你走在夜已经深了的兰州大街上,或许不期然就会遇见几个刚从酒吧出来的年轻人,正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西北“花儿”:
园子里长的是綠韭菜呀,
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嗨哟,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我的阿哥呀,我的尕妹呀,
哥呀,妹呀,
你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多年以前,我在一篇创作谈中写道:黄河水从我生活其中的这座干旱缺雨的城市穿城而过,地理环境对一座城市的气质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一棵沙枣树的花香所充溢的半条街道的芬芳,以及鲜嫩的如同刚刚命名的桃梨瓜果,总是让我沉浸于一种慷慨忧郁的褒奖之中。天南地北各民族的血脉、每年春天的沙尘暴,以及一条黄河的流淌——正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应该说也是我的诗歌的气质。我的诗歌理应被裹挟进泥沙俱下的黄河,发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略带嘶哑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