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患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来源 :医学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前后患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1例H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Hp感染四联标准化根治方案.对比患儿根除治疗前后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变化及药物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梭菌属、副拟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普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考拉杆菌属、拟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儿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治疗后,患儿IgA、IgM、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患儿根除治疗后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但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四元教学模式在本科健康管理与慢性病防控课程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2个班级的6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学生为对照组(30名),2班学生为观察组(31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接受四元教学模式。课程结束以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实施四元教学模式以后,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课程的评价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评价4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