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语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要植根于文本阅读和读写结合,在主题练习中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指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有写,在以写促读中推进学生从仿写练习到创新习作的发展与提升。在具体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教材在单元设置中的主题化特点,以主题阅读为基础,推进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分析探究,在整合主题思想的过程中进行深入实践练习,通过学习借鉴文本中的语言、结构、思路、主题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在学以致用中推进学生习作能力的稳步提升。
一、主题阅读,读中悟写
在部编版教材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主题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启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自主探究,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的方式将对主题的认知和了解结合生活经验表达出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生成”。整个“悟写”的过程源自学生自身的认知和领悟,是自主学习下的“生成”过程,这种学习成果会自然融入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然后在自主练习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读写结合。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主题阅读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的童话作品,感受童话视角下故事的精妙构思、语言的生动表达、想象的广阔空间、结构的严谨完整。然后,在挖掘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品读和体会每篇文章的“思想灵魂”:如“老屋”总也不倒的“神奇魔力”是对别人的爱和帮助,正是这份帮助和守候,让它永远屹立在那里,总也倒不了,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和执着,让读者看到了善良和奉献的光辉;而“胡萝卜先生”无意中养长的“胡须”,为别人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尽管对这些帮助他都毫不知情,但是在奇妙的故事情节中洋溢出来的那份感动却让读者印象深刻。在这种多读多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文本思想与情感的认知和感悟。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叙述技巧,让学生认识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既要说清楚故事的始末,又要让整个故事有思想、有情感,要实现在语言的自然表达中凸显主旨,既让别人知道你想说什么,又能明白你说了些什么。最后,在练习“名字的故事”和“续写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明确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做到“言之有物”,并通过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述故事的始末,做到“言之有序”,再结合生活经验让故事的讲述更完整、更合理、更突出主旨,做到“言之有理”。
二、根植生活,读中有写
在读写结合理念下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将文本阅读和习作练习融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中,启发学生在根植于生活的基础上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的过程中,让学生读中有写,通过写随笔、写读后感等方式,将对文本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习作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过程是艺术性地再加工的过程,也是对作品深层次理解和内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第五册第二单元关于“秋”的主题阅读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从古诗和现代文的角度分别感悟不同视角下“秋”的样子,在对“经霜红叶”和“傲霜残菊”的品析中感悟大自然中的那份傲骨,在对金色的“梧桐树叶”在铺满水泥道后呈现出的那份惊喜的体会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在对秋雨中自然的颜色、气味和声音描述的欣赏中享受自然的纯美,以及在聆听秋的声音时的惊叹和享受自然的别样风情。学生在根植于生活体验基础上的阅读让其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生动、透彻,并在反复品析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后,在随笔化的练习中实现读中有写,进而继续引领学生在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将对“秋”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在想象和创新的推动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实现单元主题阅读基础上的读写结合。
三、单元练习,以写促读
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以“行”为始,以“知”为成,让学生从“心”出发,在读中写,在以写促读中推进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运用、锤炼、探究和内化,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问题、寻找不足,知不足而后自省,知困而后奋进。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植于单元练习,从文本中学习,在练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而提升的过程也实现了对文本的重新解悟,对主题阅读的深化与升华,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主题阅读,在以写促读中实现课内外主题阅读的科学整合。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习作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主题阅读明确单元文本教学中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基调,然后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体裁方式表达出浓厚、炽热的情感,如西湖雨后初晴的美景、西沙群岛的富饶宝藏、海滨小城的独特风景、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风光等。接着,在“这儿真美”的写作练习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真美”的主旨,写出“这儿”美在哪儿。在选材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能发现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美,而对于其中特色的把握和表达的技巧缺乏相应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在阅读的拓展与延伸中促使学生去翻阅关于“这儿”的相关文章,学习其中从不同的视角下对于“这儿”景色的再现,在读写结合中深化学生的知识累积和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在以写促读的过程中自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以新颖的视角表现“这儿”的独特之美。
四、活化训练,从仿到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尤其是在读写结合理念下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活化训练,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生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是知识的驾驭者,要让学生将知识学“活”。在习作练习中,活化训练的开展就是要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针对题材、写作手法、写作顺序、写作技巧等方面不是墨守成规地要求学生按照模式化的教学从“三段式”的结构进行构思,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创新,在仿写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表达自己独特的认知和领悟。
例如,在教学“小明生日”的续写故事时,学生从图文的理解中明确认知到小明对生日的憂虑是父母在外地,担心自己生日那天缺少全家人的陪伴。为此,在续写故事时,学生对小明生日的计划中要着重考虑如何实现“生日蛋糕”和“全家人陪伴”这两个方面。在活化训练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想象自己过生日情形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同时指导学生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进行思维创新,如小明父母因为特殊原因不能赶回来陪他过生日会怎样?作为同学,你能为小明的生日做些什么?你能为小明准备一个怎样的特殊的生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后,小明生日的续写故事才会更完整、更生动,更有人情味儿,才会让学生在仿写的创新中洋溢出对生活的感动。
总之,读写结合理念下的习作单元教学,教师要基于“花”是世界、“叶”是菩提的理念,在以小见大中实现主题化练笔,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同时,在文本学习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知识内容的整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循序渐进的启发和指导下让学生在仿写中创新,在扎根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将语言技巧和结构安排、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底蕴,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中帮助学生内化文学涵养,提升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主题阅读,读中悟写
在部编版教材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主题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启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自主探究,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的方式将对主题的认知和了解结合生活经验表达出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生成”。整个“悟写”的过程源自学生自身的认知和领悟,是自主学习下的“生成”过程,这种学习成果会自然融入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然后在自主练习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读写结合。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主题阅读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的童话作品,感受童话视角下故事的精妙构思、语言的生动表达、想象的广阔空间、结构的严谨完整。然后,在挖掘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品读和体会每篇文章的“思想灵魂”:如“老屋”总也不倒的“神奇魔力”是对别人的爱和帮助,正是这份帮助和守候,让它永远屹立在那里,总也倒不了,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和执着,让读者看到了善良和奉献的光辉;而“胡萝卜先生”无意中养长的“胡须”,为别人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尽管对这些帮助他都毫不知情,但是在奇妙的故事情节中洋溢出来的那份感动却让读者印象深刻。在这种多读多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文本思想与情感的认知和感悟。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叙述技巧,让学生认识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既要说清楚故事的始末,又要让整个故事有思想、有情感,要实现在语言的自然表达中凸显主旨,既让别人知道你想说什么,又能明白你说了些什么。最后,在练习“名字的故事”和“续写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明确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做到“言之有物”,并通过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述故事的始末,做到“言之有序”,再结合生活经验让故事的讲述更完整、更合理、更突出主旨,做到“言之有理”。
二、根植生活,读中有写
在读写结合理念下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将文本阅读和习作练习融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中,启发学生在根植于生活的基础上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的过程中,让学生读中有写,通过写随笔、写读后感等方式,将对文本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习作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过程是艺术性地再加工的过程,也是对作品深层次理解和内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第五册第二单元关于“秋”的主题阅读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从古诗和现代文的角度分别感悟不同视角下“秋”的样子,在对“经霜红叶”和“傲霜残菊”的品析中感悟大自然中的那份傲骨,在对金色的“梧桐树叶”在铺满水泥道后呈现出的那份惊喜的体会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在对秋雨中自然的颜色、气味和声音描述的欣赏中享受自然的纯美,以及在聆听秋的声音时的惊叹和享受自然的别样风情。学生在根植于生活体验基础上的阅读让其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生动、透彻,并在反复品析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后,在随笔化的练习中实现读中有写,进而继续引领学生在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将对“秋”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在想象和创新的推动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实现单元主题阅读基础上的读写结合。
三、单元练习,以写促读
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以“行”为始,以“知”为成,让学生从“心”出发,在读中写,在以写促读中推进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运用、锤炼、探究和内化,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问题、寻找不足,知不足而后自省,知困而后奋进。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植于单元练习,从文本中学习,在练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而提升的过程也实现了对文本的重新解悟,对主题阅读的深化与升华,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主题阅读,在以写促读中实现课内外主题阅读的科学整合。
例如,在教学小学部编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习作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主题阅读明确单元文本教学中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基调,然后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体裁方式表达出浓厚、炽热的情感,如西湖雨后初晴的美景、西沙群岛的富饶宝藏、海滨小城的独特风景、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风光等。接着,在“这儿真美”的写作练习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真美”的主旨,写出“这儿”美在哪儿。在选材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能发现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美,而对于其中特色的把握和表达的技巧缺乏相应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在阅读的拓展与延伸中促使学生去翻阅关于“这儿”的相关文章,学习其中从不同的视角下对于“这儿”景色的再现,在读写结合中深化学生的知识累积和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在以写促读的过程中自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以新颖的视角表现“这儿”的独特之美。
四、活化训练,从仿到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尤其是在读写结合理念下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活化训练,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生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是知识的驾驭者,要让学生将知识学“活”。在习作练习中,活化训练的开展就是要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针对题材、写作手法、写作顺序、写作技巧等方面不是墨守成规地要求学生按照模式化的教学从“三段式”的结构进行构思,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创新,在仿写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表达自己独特的认知和领悟。
例如,在教学“小明生日”的续写故事时,学生从图文的理解中明确认知到小明对生日的憂虑是父母在外地,担心自己生日那天缺少全家人的陪伴。为此,在续写故事时,学生对小明生日的计划中要着重考虑如何实现“生日蛋糕”和“全家人陪伴”这两个方面。在活化训练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想象自己过生日情形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同时指导学生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进行思维创新,如小明父母因为特殊原因不能赶回来陪他过生日会怎样?作为同学,你能为小明的生日做些什么?你能为小明准备一个怎样的特殊的生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后,小明生日的续写故事才会更完整、更生动,更有人情味儿,才会让学生在仿写的创新中洋溢出对生活的感动。
总之,读写结合理念下的习作单元教学,教师要基于“花”是世界、“叶”是菩提的理念,在以小见大中实现主题化练笔,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同时,在文本学习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知识内容的整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循序渐进的启发和指导下让学生在仿写中创新,在扎根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将语言技巧和结构安排、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底蕴,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中帮助学生内化文学涵养,提升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