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信息技术之翼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信息技术融入中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需要确立的教学意识。科学地运用好这一教学手段,避免为“用”而用的教学形式主义,真正实现低耗高效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学习兴趣;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20-02
  作为教育发展趋向,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积极运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兴趣,力求课堂“轻负高效”,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尝试使用信息技术,便也有些许心得。
  1 语文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理念
  1.1 在语文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意义极为重要
  整合的原意是结合、融合,而在语文课堂上的整合是指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科学组合,达成效果的最优化,融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为一个有机整体,获取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所需要明确的是,作为在语文教学中起辅助作用的信息技术因素,并非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而是语文教师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把一些抽象的事物转为形象物象、把一些理性概念转化为感性知识、转化复杂情形为具体对象、让枯燥乏味转化为生动有趣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1.2 语文课堂上整合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点在于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引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信息技术有着任何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能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死”为“活”、变“平面”为“立体”。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化成感性的、可接受的、感兴趣的活动形象地加以演绎。因此,一节语文课中,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在关键地方,便能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3 语文课堂整合信息技术需提倡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以获得优异效果,那么,在整个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让自己从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转化成学生知识掌握的引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宽容的心允许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表现:一是允许学生向教师所教的内容提出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二是允许学生针对某个有争议的主题进行辩论;三是允许学生意识到回答有失时,可以随时补充回答;四是允许学生通过小组或者自由组合形式进行合作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
  2 语文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方法
  2.1 加强课前预习,形成自主学习
  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中小学生开展“三会”活动,明确地指出了教师需要重点做好指导工作。在日常教学“七认真”工作中,如何做好指导学生开展自学也成为各所学校工作之重要攻坚点。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教师课余指导方向。而普及家庭的电脑、网络却是开创了学生课前自学的捷径,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更是能省时、省力,形成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比如《元日》,该诗朗朗上口,但其中的“屠苏”与“曈曈日”,学生理解有难度,利用网络查询功能一下子能解决。又如《半截蜡烛》一课,二战背景距离现在较远,学生缺乏实际的感受,所以在体会文中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冷静、机敏、勇敢确实有点儿不易,因此建议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二战的介绍,触嗅历史的味道。
  2.2 激发学习兴趣,催化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增强学习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基于学生感官的多样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揉合图画、声音、影像为一体于课件中,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有趣,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改善学习效果。比如《烟台的海》一文,在学生感受全文之前,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去真切地感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辅设了厚实的感情基调。
  2.3 排解重、难点,提高掌握程度
  借助计算机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把教学难点生动地展现出来,刺激视听,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驱动力。《琥珀》《游金华的双龙洞》与《东方之珠》等课文正是运用信息技术处理最为合适的对象,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演变过程或景致游览过程,则定胜于课堂上百遍讲解。
  2.4 引导课外拓展,获得能力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教学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实际上,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除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还应延伸到课外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有着极大的优势,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可以搜集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一旦把相关资料与教科书、参考书、学校的资料数据库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那语文教学的容量便能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学生在听、说、读、看的操作活动中,新信息和老知识能无缝链接起来,既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原有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5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共同提高
  利用现代化技术,多种形式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无隙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比如通过建立班级QQ群、设立校园网主题论坛、利用E-mail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实现资源共享。
  3 语文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建议
  3.1 切忌应用信息技术形式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信息技术,目的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善语文教学的效果。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课堂教学表层的热闹,应注重实际效果。因此,语文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适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学、学得好。而为了形式而形式,单纯作表演的整合,那必将是画蛇添足、徒劳无益的。此外,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还得平衡输出的信息量,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必须看学生能否接受新信息并能正确反馈。因此,在采集、整理信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
  3.2 整合过程须先“整”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把握每个学生动态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变化状况,适当加以指导,并给予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应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让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在这里,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必须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要素。
  3.3 注重指导学生网络技巧及禁忌
  1)尽人皆知,如今网络成为双刃剑,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时候,必须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搜索及浏览技巧,并主动防范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袭,学会自我保护。
  2)网络也仅仅是个工具,所以在引导学生使用现代化技术的同时,需要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其他途径。更不能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让利用现代化技术成为学生痴迷网络的合理说辞。
其他文献
“十二五”以来,当阳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全面规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积极推进”的方针,以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为重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建设运行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即“
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兴起,我党和国家针对农民工问题,联系我国国情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1978年到现在,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内到外
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理论形象生动地进行直观演示信息技术如何与实验教学整合才能取得更为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其关键点进行了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向,为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提出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面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主要利用人人网作为LMS开展正式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了基于人人网的正式协作学习活动流程,包括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组织;学习主题和任务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协作学习活动分析,并对人人网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1 引言  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以Web2.0,以BLOG、WIKI、IM、SNS等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核心,能够为用户创建开放、共享和社会性交互的
本文从生态建筑如何加速推广和普及的角度,讨论了关于生态建筑发展中的几个立足点。要立足于资源节约,实用性技术,和多学科的交叉思想。这三方面是当前实际条件下,最大限度应用生
21世纪,调整和改革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建立新的基础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体育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必要性,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正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波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它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对残疾人这类特殊群体的社会化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迅猛增长。农民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城市发展中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劳动力的作用,同时其庞大的群体规模,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压力。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