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正承担着这样的重任。
一、创设情境,激发真情
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儿童蕴藏着的学习主动性,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赵国忠,2010)。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记得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这15克盐放入一碗汤中,它就会使这碗汤成为美味佳肴。你如果享用它,这15克盐将被你全部美美地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大家都知道,品德不能靠说教,所以,品德课堂更是需要把这15克盐很好地放入精心准备的汤中。那么,品德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比如我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通指挥,便把一位交警家长请到了教室。在教室里模拟一回过马路。在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近距离地看懂了交警叔叔的手势,学会了听从交警指挥过马路,还从交警叔叔带来的资料中,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教学《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前,我了解到孩子们平时很少和家长沟通,有的是不敢,有的是不愿意。我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把平时想对家长说的话,全部写出来。然后我又和家长们联系,要求他们:当收到孩子的信时,不管有多忙,一定要给孩子用心地回一封信,并寄到我的手中。在课堂上,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之所以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是因为自己的家长态度粗暴,是因为家长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是因为……面对种种看似很正当的原因,我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寻找家长的闪光点,唤起他们和家长在一起的幸福感,让理解与爱在他们心中发酵。接着送给孩子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家长的回信。孩子们伴着优美的音乐在用心地读着家长的回信,渐渐地,渐渐地,从孩子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深处那些柔软、温情和善良的东西慢慢开始苏醒。
巧妙的情境创设让教育有了情感的铺垫,至此,教育也有了润物细无声的奇妙。
二、优化情境,增强体验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既然生活性是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给予学生最为直观的感受,与他们一起在活动中感悟,再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着形象的同时,教师的语言描绘不仅支配着儿童的注意,而且促使儿童因美感而产生愉悦,愿意对情景这一客体持续地注意,主动地接受,从而产生或愉悦的、或悲伤的,或热爱的、或憎恨的,或满意的、或愤怒的态度体验。例如在教学《我掉了一颗牙》这一课时,我就“真枪实弹”地让每一位学生刷了一回牙。刷牙的每个细节都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比如刷的时间,刷的位置,刷牙后牙刷的放置等。通过这一活动体验,学生们会记忆深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终身受益。如果不在课堂上利用这些方法,手把手地教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那学生又怎可能靠几句儿歌就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呢?从后期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中便知道,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很多学生回家后不仅高高兴兴地、认认真真地刷起了牙,还像模像样地指导起爸爸妈妈来了。
活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它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为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宽泛的平台。我想,有的时候,品德课堂应该放手让孩子动起来,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所指向的就是生活实践,所以课堂之外真实的行动才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真实写照。
三、拓展情境,能力迁移
根据巴普洛夫学说,词和符号需要从形象方面得到不断强化,其途径就是与周围世界、与生活接触。德育课堂也是如此。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体验”活动。学生分四组分别模拟体验盲人上下楼梯、聋人交流、独臂残疾穿衣整理书包等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的体验活动,产生真实感受与体验,感悟、体察到残疾人的苦衷,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接着组织“交流感受” 活动,在讨论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感而发,激发出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在此基础上组织 “如何关爱残疾人”大讨论。最后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课外:调查社区残疾人的设施,并为残疾人呼吁合理的建议。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悟、提升,使得关爱残疾人这一美德内化成学生的道德品质。
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各种有声的形式为学生心扉打开一扇窗户,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与灿烂时,儿童的德行才会在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潜滋暗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人民路小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真情
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儿童蕴藏着的学习主动性,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赵国忠,2010)。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记得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这15克盐放入一碗汤中,它就会使这碗汤成为美味佳肴。你如果享用它,这15克盐将被你全部美美地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大家都知道,品德不能靠说教,所以,品德课堂更是需要把这15克盐很好地放入精心准备的汤中。那么,品德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比如我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通指挥,便把一位交警家长请到了教室。在教室里模拟一回过马路。在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近距离地看懂了交警叔叔的手势,学会了听从交警指挥过马路,还从交警叔叔带来的资料中,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教学《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前,我了解到孩子们平时很少和家长沟通,有的是不敢,有的是不愿意。我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把平时想对家长说的话,全部写出来。然后我又和家长们联系,要求他们:当收到孩子的信时,不管有多忙,一定要给孩子用心地回一封信,并寄到我的手中。在课堂上,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之所以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是因为自己的家长态度粗暴,是因为家长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是因为……面对种种看似很正当的原因,我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寻找家长的闪光点,唤起他们和家长在一起的幸福感,让理解与爱在他们心中发酵。接着送给孩子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家长的回信。孩子们伴着优美的音乐在用心地读着家长的回信,渐渐地,渐渐地,从孩子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深处那些柔软、温情和善良的东西慢慢开始苏醒。
巧妙的情境创设让教育有了情感的铺垫,至此,教育也有了润物细无声的奇妙。
二、优化情境,增强体验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既然生活性是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给予学生最为直观的感受,与他们一起在活动中感悟,再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着形象的同时,教师的语言描绘不仅支配着儿童的注意,而且促使儿童因美感而产生愉悦,愿意对情景这一客体持续地注意,主动地接受,从而产生或愉悦的、或悲伤的,或热爱的、或憎恨的,或满意的、或愤怒的态度体验。例如在教学《我掉了一颗牙》这一课时,我就“真枪实弹”地让每一位学生刷了一回牙。刷牙的每个细节都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比如刷的时间,刷的位置,刷牙后牙刷的放置等。通过这一活动体验,学生们会记忆深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终身受益。如果不在课堂上利用这些方法,手把手地教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那学生又怎可能靠几句儿歌就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呢?从后期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中便知道,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很多学生回家后不仅高高兴兴地、认认真真地刷起了牙,还像模像样地指导起爸爸妈妈来了。
活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它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为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宽泛的平台。我想,有的时候,品德课堂应该放手让孩子动起来,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所指向的就是生活实践,所以课堂之外真实的行动才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真实写照。
三、拓展情境,能力迁移
根据巴普洛夫学说,词和符号需要从形象方面得到不断强化,其途径就是与周围世界、与生活接触。德育课堂也是如此。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体验”活动。学生分四组分别模拟体验盲人上下楼梯、聋人交流、独臂残疾穿衣整理书包等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的体验活动,产生真实感受与体验,感悟、体察到残疾人的苦衷,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接着组织“交流感受” 活动,在讨论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感而发,激发出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在此基础上组织 “如何关爱残疾人”大讨论。最后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课外:调查社区残疾人的设施,并为残疾人呼吁合理的建议。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悟、提升,使得关爱残疾人这一美德内化成学生的道德品质。
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各种有声的形式为学生心扉打开一扇窗户,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与灿烂时,儿童的德行才会在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潜滋暗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人民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