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样的一幕未曾从我的心中淡去: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刚刚参加完一家大型外企在北大的宣讲会之后,在中关村的过街天桥上,我情不自禁地跑了起来。那时候还没有“日剧跑”(日本电视剧中常见主人公激情奔跑的镜头)这个名词,而现在的我,却常常生活在“日剧跑”的情景中,每每想起当时的心情,都不禁会心一笑。
从甲方到乙方,一个被热情填满的咨询师
研究生三年的时间,把我对科研真挚却透着傻气的梦打了个粉碎,开始严重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而那个夜晚,衣着翩翩的外企管理人员,让我看到了能够做点实事的前景。
之后,我并没有进入那个外企,而是辗转又艰难地转了半个行,去了一家制药技术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那时候的我,非常安心地看着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流向生产终端生物制品的客户,客户的商品最终流通到社会上,在健康领域发挥着作用。仿佛在这井井有条的社会大运转中,我也是小小的一个齿轮。
再后来,我选择了知识产权咨询行业,开始了咨询师的生涯。
作为一家专业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公司的一员,所接触的客户和项目,在数量和类型上不胜枚举。
通常,需要求助于咨询机构的事情,大多都是企业高层较为重视或者形势上比较严峻的事情。例如产品有在美国上市的规划,就需要在前期做专利侵权的检索与分析;例如企业接到侵权警告函,就要由专业机构进行相关侵权检索分析和无效检索分析;例如企业重点产品要参与大型展会,就需要进行展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例如企业的产品已经是国内相关领域里的翘楚者,有了新的下游产业链开发规划,就需要对下游产业链终端产品和技术进行专利布局以配合市场规划。因为这些事情都事关企业的市场、销售和发展规划,所以企业都非常重视。而这些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我们最为重视的。
咨询师的经历一晃过去三年,在紧张忙碌的项目执行过程中,也逐渐梳理清楚了自己对于工作的需求,除去经济和个人发展的基本诉求外,尤为在意的还是工作本身带来的意义。很多次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看着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依旧灯火通明的七层和八层(我公司所在楼层);很多个周末仍然要对着电脑奋笔疾书,只能在夜晚亲亲孩子熟睡的小脸;很多次项目从早晨六点持续战斗到夜晚十一点……这样的工作强度,如果没有对于事业的坚持、对工作的热爱,是很难扛下来的。
除了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给我更多支持的,是我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对客户运营实业的意义。比如,我们的很多项目,都为企业的市场进攻保驾护航,对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前预警,为已发生风险陷入泥潭的企业给出最恰当解决方案……虽然我从甲方的角色转换到了乙方,但对经手的每个项目,都像甲方一样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着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个咨询师,冷静、敏锐、果断都是必须的,但我觉得热情更是必不可少。曾经,我总为自己看起来不甚成熟的热情而懊恼,在工作中渐渐发现,这或许也是一种能力,为自己觉得值得的目标而努力、而投入,这样的热情很容易被点燃,尤其是被我们的客户。
与他们一起点燃激情
就在最近,我参与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工作(目前第一阶段已顺利完成),不禁又回想起了2015年年末到2016年年初——该项目最初执行的日子。因为这个项目可能算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项目,这家国有企业的产业属于国家高度重视的产业,产品也是国家的重点产品,公司和项目组为此特地举办了隆重的项目启动会。在启动会上,企业领导谈到国家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因为企业的产品正在积极地进军海外市场,所以知识产权就成为最大的障碍和风险,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项目的第一阶段是企业相关人员访谈。在客户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开展了全面而有序的调研。该企业员工约两万人,我们的访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架构,涉及到管理、市场、研发、生产、采购等全部领域和部门。而正是这次的调研工作,彻底地改变了我对国有企业的传统看法,跟这些受访者的交流互动,不仅让我对工作在大国企里的人刮目相看,还带给我一次次感动,备受启发和鼓舞。
访谈者A是法律事务部的法律顾问,思维慎密,逻辑严谨。访谈中他为我们一一列举了法律事务部的日常职责,约有十几条。在我根据记录回问某一条涉及的具体内容时,他立刻极快地回答是刚才谈的第几条,并且给予详尽充实的回答。期间,我们也交流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与法律工作的共通之处,如何互补和借力。
访谈者B是负责欧美海外市场的销售专员,眼界开阔,聪敏敞亮。因为他所负责的欧美市场是最为重视知识产权的市场,所以通过之前参与的相关知识产权预警项目和学习,他已经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对知识产权预警的需求和必要性有着较好的认识,更能从自身业务的角度出发,为我们项目的开展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意见。言谈间各种专业英文喷涌而出,非常专业。
访谈者C是负责供方管理的主管,条理清晰,业务娴熟。通过他的介绍,采购和供方管理多个方向的工作、开展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复杂业务流程,也被他阐释得简洁明了。令人感慨的是,作为知识产权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角度,采购部门已经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并且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处理了已出现的一些知识产权权属风险。
访谈者D是风险管控部门的领导,热情诚恳,长者风范。这是一个在该企业有着较长从业经验的老员工,从他的介绍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该企业有条不紊、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还进一步认识了企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现有管理模式产生的渊源。更认识到了该部门每一个员工身上所担负的工作之重要和工作饱和度之高,同时也意识到知识产权风险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访谈者E是制造部门的技术人员,积极主动,观点新颖。一个制造部门的普通员工,竟然有如此之高的专利意识,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他积极地向我们咨询本职工作可能进行专利申请的角度,并且还特别指出了企业中存在的技术秘密或专利技术可能提前泄露的问题,为我们后期工作执行的重点提供了很有意义的方向。
除去我接触过的这些相关职能部门的访谈者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各位负责人员,也体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正是因为他们,才保证了我们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
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一群工作认可度极高的员工、一条井然有序的管理路线——这是我们在访谈结束后,对这个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总结出的整体印象。在访谈过程中,各个不同部门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更让我们意识到,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这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对整个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咨询师与客户之间,是合作伙伴,有时也是博弈对手。正是这样一个对工作敬业尽责、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的企业团队,也点燃了我们的热情,不管项目多复杂、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有多多,我们也要和他们一道,力争将这个项目做出一个优良的成绩。
做个不一样的咨询师
调研结束后,我们迅速投入到开会、加班、写报告的忙碌中,加班餐又成为了日常,紧张的四个月随着项目第一阶段的顺利结束而告一段落。只是我还常常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天,在海边城市访谈的日子。我们住在城市远郊,结束一天的工作,晚上在冷清的小饭馆吃饭,回酒店还要再投入到忙碌的工作,总结当天访谈内容,准备第二天访谈提纲。在小饭馆到酒店的路上,时常有飞机划过头顶的天空,在那稍许的几分钟里,我会看着漆黑的天空里飞机划过的灯光短暂地发个呆,在北方凌冽的寒风中,我似乎很少感觉到冷,也许正是那些认真努力,用平淡的方式热爱着自己工作的人们,点燃了我心中的小火苗,让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做点什么。
几年前的那个夜晚,在中关村的天桥上,我并不明白那时奋力奔跑的情不自禁,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一直忘不掉这个场景。或许,在我的心中仍然还有着一点不太合时宜的想法,有想去追求“意义”的一点冲动,庆幸的是我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找到实现它的方式。这庞大混乱的城市,这繁琐重复的生活,谢谢传递给我火花的你们,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些许不平凡的咨询师。
从甲方到乙方,一个被热情填满的咨询师
研究生三年的时间,把我对科研真挚却透着傻气的梦打了个粉碎,开始严重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而那个夜晚,衣着翩翩的外企管理人员,让我看到了能够做点实事的前景。
之后,我并没有进入那个外企,而是辗转又艰难地转了半个行,去了一家制药技术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那时候的我,非常安心地看着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流向生产终端生物制品的客户,客户的商品最终流通到社会上,在健康领域发挥着作用。仿佛在这井井有条的社会大运转中,我也是小小的一个齿轮。
再后来,我选择了知识产权咨询行业,开始了咨询师的生涯。
作为一家专业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公司的一员,所接触的客户和项目,在数量和类型上不胜枚举。
通常,需要求助于咨询机构的事情,大多都是企业高层较为重视或者形势上比较严峻的事情。例如产品有在美国上市的规划,就需要在前期做专利侵权的检索与分析;例如企业接到侵权警告函,就要由专业机构进行相关侵权检索分析和无效检索分析;例如企业重点产品要参与大型展会,就需要进行展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例如企业的产品已经是国内相关领域里的翘楚者,有了新的下游产业链开发规划,就需要对下游产业链终端产品和技术进行专利布局以配合市场规划。因为这些事情都事关企业的市场、销售和发展规划,所以企业都非常重视。而这些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我们最为重视的。
咨询师的经历一晃过去三年,在紧张忙碌的项目执行过程中,也逐渐梳理清楚了自己对于工作的需求,除去经济和个人发展的基本诉求外,尤为在意的还是工作本身带来的意义。很多次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看着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依旧灯火通明的七层和八层(我公司所在楼层);很多个周末仍然要对着电脑奋笔疾书,只能在夜晚亲亲孩子熟睡的小脸;很多次项目从早晨六点持续战斗到夜晚十一点……这样的工作强度,如果没有对于事业的坚持、对工作的热爱,是很难扛下来的。
除了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给我更多支持的,是我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对客户运营实业的意义。比如,我们的很多项目,都为企业的市场进攻保驾护航,对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前预警,为已发生风险陷入泥潭的企业给出最恰当解决方案……虽然我从甲方的角色转换到了乙方,但对经手的每个项目,都像甲方一样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着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个咨询师,冷静、敏锐、果断都是必须的,但我觉得热情更是必不可少。曾经,我总为自己看起来不甚成熟的热情而懊恼,在工作中渐渐发现,这或许也是一种能力,为自己觉得值得的目标而努力、而投入,这样的热情很容易被点燃,尤其是被我们的客户。
与他们一起点燃激情
就在最近,我参与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工作(目前第一阶段已顺利完成),不禁又回想起了2015年年末到2016年年初——该项目最初执行的日子。因为这个项目可能算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项目,这家国有企业的产业属于国家高度重视的产业,产品也是国家的重点产品,公司和项目组为此特地举办了隆重的项目启动会。在启动会上,企业领导谈到国家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因为企业的产品正在积极地进军海外市场,所以知识产权就成为最大的障碍和风险,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项目的第一阶段是企业相关人员访谈。在客户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开展了全面而有序的调研。该企业员工约两万人,我们的访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架构,涉及到管理、市场、研发、生产、采购等全部领域和部门。而正是这次的调研工作,彻底地改变了我对国有企业的传统看法,跟这些受访者的交流互动,不仅让我对工作在大国企里的人刮目相看,还带给我一次次感动,备受启发和鼓舞。
访谈者A是法律事务部的法律顾问,思维慎密,逻辑严谨。访谈中他为我们一一列举了法律事务部的日常职责,约有十几条。在我根据记录回问某一条涉及的具体内容时,他立刻极快地回答是刚才谈的第几条,并且给予详尽充实的回答。期间,我们也交流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与法律工作的共通之处,如何互补和借力。
访谈者B是负责欧美海外市场的销售专员,眼界开阔,聪敏敞亮。因为他所负责的欧美市场是最为重视知识产权的市场,所以通过之前参与的相关知识产权预警项目和学习,他已经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对知识产权预警的需求和必要性有着较好的认识,更能从自身业务的角度出发,为我们项目的开展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意见。言谈间各种专业英文喷涌而出,非常专业。
访谈者C是负责供方管理的主管,条理清晰,业务娴熟。通过他的介绍,采购和供方管理多个方向的工作、开展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复杂业务流程,也被他阐释得简洁明了。令人感慨的是,作为知识产权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角度,采购部门已经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并且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处理了已出现的一些知识产权权属风险。
访谈者D是风险管控部门的领导,热情诚恳,长者风范。这是一个在该企业有着较长从业经验的老员工,从他的介绍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该企业有条不紊、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还进一步认识了企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现有管理模式产生的渊源。更认识到了该部门每一个员工身上所担负的工作之重要和工作饱和度之高,同时也意识到知识产权风险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访谈者E是制造部门的技术人员,积极主动,观点新颖。一个制造部门的普通员工,竟然有如此之高的专利意识,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他积极地向我们咨询本职工作可能进行专利申请的角度,并且还特别指出了企业中存在的技术秘密或专利技术可能提前泄露的问题,为我们后期工作执行的重点提供了很有意义的方向。
除去我接触过的这些相关职能部门的访谈者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各位负责人员,也体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正是因为他们,才保证了我们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
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一群工作认可度极高的员工、一条井然有序的管理路线——这是我们在访谈结束后,对这个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总结出的整体印象。在访谈过程中,各个不同部门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更让我们意识到,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这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对整个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咨询师与客户之间,是合作伙伴,有时也是博弈对手。正是这样一个对工作敬业尽责、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的企业团队,也点燃了我们的热情,不管项目多复杂、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有多多,我们也要和他们一道,力争将这个项目做出一个优良的成绩。
做个不一样的咨询师
调研结束后,我们迅速投入到开会、加班、写报告的忙碌中,加班餐又成为了日常,紧张的四个月随着项目第一阶段的顺利结束而告一段落。只是我还常常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天,在海边城市访谈的日子。我们住在城市远郊,结束一天的工作,晚上在冷清的小饭馆吃饭,回酒店还要再投入到忙碌的工作,总结当天访谈内容,准备第二天访谈提纲。在小饭馆到酒店的路上,时常有飞机划过头顶的天空,在那稍许的几分钟里,我会看着漆黑的天空里飞机划过的灯光短暂地发个呆,在北方凌冽的寒风中,我似乎很少感觉到冷,也许正是那些认真努力,用平淡的方式热爱着自己工作的人们,点燃了我心中的小火苗,让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做点什么。
几年前的那个夜晚,在中关村的天桥上,我并不明白那时奋力奔跑的情不自禁,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一直忘不掉这个场景。或许,在我的心中仍然还有着一点不太合时宜的想法,有想去追求“意义”的一点冲动,庆幸的是我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找到实现它的方式。这庞大混乱的城市,这繁琐重复的生活,谢谢传递给我火花的你们,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些许不平凡的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