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网络已是越来越平民化的事物。随着网络与人们的接触越来越亲密,它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世界无限精彩,网络世界也充满了无限真情。从这两篇文章中,你可以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能感受到网络时代的人间真情。
【文一】
从织布机到计算机◎张凯峰
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间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9世纪早期的法国里昂是世界闻名的丝织之都。里昂的丝织工人们织出的丝绸锦缎,图案绚丽,精美绝伦,被人们视为珍品,但他们使用的工具却是质量低劣、效率低下的老式手工提花机。这种机器需要有人站在上面,费力地一根一根地将丝线提起、放下,才能织出精细复杂的丝绸,就好像演员在操纵牵线木偶。
这种烦琐的劳动,随着1804年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发生了改变。这种革命性的织布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为此,热衷于科技和工业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特别嘉奖了发明者雅卡尔,并且允许他从每一台投入生产的雅卡尔提花机中抽取专利税。
雅卡尔的打孔卡片不只为丝织业带来了革命,也为人类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从雅卡尔的思路出发,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两条科技进步的脉络,这两条脉络最终都对现代计算机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36年,雅卡尔去世两年之后,计算机科学先驱、著名的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用来计算很多数学难题,并利用雅卡尔打孔卡片的原理为这台计算机编程。当时,巴比奇的女友称,这台木齿铁轮计算机就如同提花机织布一样,在编织代数模型。虽然他并没有使用语言编程(一个世纪以后才正式出现),但是巴比奇毕竟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们。人们因此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我们再看另一条脉络。19世纪末,美国数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借鉴雅卡尔的打孔卡片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供户口调查员处理数据。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美国的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人口普查变得越来越难以操作,要想对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至少要花上10年的时间。这部被霍尔瑞斯称为“制表机”的机器大大提高了人口数据处理的速度。制表机的原理与雅卡尔提花机很接近,它在卡片上打出一系列的小孔,代表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公民,不同的孔包含不同的信息。只要运用得当,制表机每小时可以处理几万张卡片。大名鼎鼎的IBM公司就是在1924年靠销售这种机器起家的。
在IBM公司创办的头30年里,它靠着制表机获得了大量的利润。20世纪40年代,IBM开始制造计算机,计算机时代因此而到来。不过那时候的计算机并没有放弃类似于雅卡尔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仍在利用它编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才最终被电子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可以说,计算机不过是一台极其高级的织布机而已。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现在视为科技尖端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当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在以光速进行着编织工作。
(摘编自《大科技》)
【文二】
致网虫儿子
◎赵芹
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语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了。你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以前,对我给你下达的“指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不情愿,有时候还要我敲几次“回车”你才肯“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你干脆就“死机”——根本不理我。
有时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却毫不领情。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菜,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你却对我说,我对你使用的这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前天的家长会上,你们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里的种种“非法操作”,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讯息(还画个小企鹅)……
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省计算机中级考试,可是现在你不打好文化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的“文件”,而我却忘记了“密码”;有时像一幅不知是什么“格式”的“图片”,使我不知该用什么合适的“看图工具”才能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也解不开。
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有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个“黑屏”的脸面对你,更不愿“压缩”你的个性,我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堵抵御侵袭的“防火墙”。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做母亲的这颗心吗?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就中了“I love you”病毒,无药可救了。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我不想做你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吧。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描”程序检查一下“系统”中的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祝你“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摘编自《党员文摘》)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两篇文章在选材上有相同之处,即都与计算机有关,但在对主题的表现上却完全不同。文一从计算机与织布机的渊源关系这一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视为科技尖端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极富趣味性。文二则写了在计算机已十分普及的今天,一位负责任的母亲对沉溺于网络的网虫儿子的中肯建议和殷切希望,形式别具一格。
文体比较。两篇文章的文体完全不同。文一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向读者详细地说明了计算机与织布机的关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演变。文二则采用了书信体,通过一封信,来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表现手法比较。文一以说明为主,为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文中也适当运用了记叙的表现手法,对说明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文二以叙事为主,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之事,讲述一位母亲对自己儿子的认识与了解,为达到对儿子进行教育的目的,文中也适当运用了议论的手法,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语言特点比较。文一语言,简洁,自然,是典型的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其目的就是要讲清楚织布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渊源联系。文二则于叙述中采用了大量的电脑及网络术语,风趣幽默,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两篇文章虽均与计算机、网络有关,但表现的主题却不尽相同,语言风格及运用的表现手法也大相径庭。然而,如将两文联系起来,我们又似乎能够看出些计算机的发展脉络来。
【阅读训练】
1.文一第一段在内容上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这一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二的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②还说了你在学校里的种种“非法操作”。
4.人们为什么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5.两篇文章在文体及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6.如果文二是你的母亲写给你的一封信,则请你用类似风格的语言作简短回复。
【参考答案】
1.内容上,能点明文章主旨,告诉人们电脑、移动电话及许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表达效果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作用: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雅卡尔提花机的速度之快。3.①指恨不得直接把饭菜喂到儿子嘴里。②指老师还说了儿子在学校里犯的种种错误。4.因为巴比奇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们。5.文一是一篇说明文,说明计算机与织布机的渊源;文二是一篇书信,是母亲写给网虫儿子的一封信。文一语言简洁自然,目的是讲清织布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文二采用大量的电脑及网络术语,语言风趣幽默,令人耳目一新。6.开放题,表达清楚即可。
(指导教师/周俊根)
【文一】
从织布机到计算机◎张凯峰
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间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9世纪早期的法国里昂是世界闻名的丝织之都。里昂的丝织工人们织出的丝绸锦缎,图案绚丽,精美绝伦,被人们视为珍品,但他们使用的工具却是质量低劣、效率低下的老式手工提花机。这种机器需要有人站在上面,费力地一根一根地将丝线提起、放下,才能织出精细复杂的丝绸,就好像演员在操纵牵线木偶。
这种烦琐的劳动,随着1804年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发生了改变。这种革命性的织布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为此,热衷于科技和工业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特别嘉奖了发明者雅卡尔,并且允许他从每一台投入生产的雅卡尔提花机中抽取专利税。
雅卡尔的打孔卡片不只为丝织业带来了革命,也为人类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从雅卡尔的思路出发,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两条科技进步的脉络,这两条脉络最终都对现代计算机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36年,雅卡尔去世两年之后,计算机科学先驱、著名的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用来计算很多数学难题,并利用雅卡尔打孔卡片的原理为这台计算机编程。当时,巴比奇的女友称,这台木齿铁轮计算机就如同提花机织布一样,在编织代数模型。虽然他并没有使用语言编程(一个世纪以后才正式出现),但是巴比奇毕竟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们。人们因此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我们再看另一条脉络。19世纪末,美国数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借鉴雅卡尔的打孔卡片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供户口调查员处理数据。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美国的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人口普查变得越来越难以操作,要想对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至少要花上10年的时间。这部被霍尔瑞斯称为“制表机”的机器大大提高了人口数据处理的速度。制表机的原理与雅卡尔提花机很接近,它在卡片上打出一系列的小孔,代表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公民,不同的孔包含不同的信息。只要运用得当,制表机每小时可以处理几万张卡片。大名鼎鼎的IBM公司就是在1924年靠销售这种机器起家的。
在IBM公司创办的头30年里,它靠着制表机获得了大量的利润。20世纪40年代,IBM开始制造计算机,计算机时代因此而到来。不过那时候的计算机并没有放弃类似于雅卡尔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仍在利用它编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才最终被电子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可以说,计算机不过是一台极其高级的织布机而已。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现在视为科技尖端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当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在以光速进行着编织工作。
(摘编自《大科技》)
【文二】
致网虫儿子
◎赵芹
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语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了。你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以前,对我给你下达的“指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不情愿,有时候还要我敲几次“回车”你才肯“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你干脆就“死机”——根本不理我。
有时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却毫不领情。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菜,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你却对我说,我对你使用的这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前天的家长会上,你们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里的种种“非法操作”,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讯息(还画个小企鹅)……
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省计算机中级考试,可是现在你不打好文化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的“文件”,而我却忘记了“密码”;有时像一幅不知是什么“格式”的“图片”,使我不知该用什么合适的“看图工具”才能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也解不开。
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有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个“黑屏”的脸面对你,更不愿“压缩”你的个性,我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堵抵御侵袭的“防火墙”。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做母亲的这颗心吗?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就中了“I love you”病毒,无药可救了。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我不想做你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吧。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描”程序检查一下“系统”中的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祝你“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摘编自《党员文摘》)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两篇文章在选材上有相同之处,即都与计算机有关,但在对主题的表现上却完全不同。文一从计算机与织布机的渊源关系这一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视为科技尖端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极富趣味性。文二则写了在计算机已十分普及的今天,一位负责任的母亲对沉溺于网络的网虫儿子的中肯建议和殷切希望,形式别具一格。
文体比较。两篇文章的文体完全不同。文一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向读者详细地说明了计算机与织布机的关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演变。文二则采用了书信体,通过一封信,来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表现手法比较。文一以说明为主,为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文中也适当运用了记叙的表现手法,对说明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文二以叙事为主,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之事,讲述一位母亲对自己儿子的认识与了解,为达到对儿子进行教育的目的,文中也适当运用了议论的手法,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语言特点比较。文一语言,简洁,自然,是典型的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其目的就是要讲清楚织布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渊源联系。文二则于叙述中采用了大量的电脑及网络术语,风趣幽默,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两篇文章虽均与计算机、网络有关,但表现的主题却不尽相同,语言风格及运用的表现手法也大相径庭。然而,如将两文联系起来,我们又似乎能够看出些计算机的发展脉络来。
【阅读训练】
1.文一第一段在内容上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这一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二的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②还说了你在学校里的种种“非法操作”。
4.人们为什么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5.两篇文章在文体及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6.如果文二是你的母亲写给你的一封信,则请你用类似风格的语言作简短回复。
【参考答案】
1.内容上,能点明文章主旨,告诉人们电脑、移动电话及许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表达效果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作用: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雅卡尔提花机的速度之快。3.①指恨不得直接把饭菜喂到儿子嘴里。②指老师还说了儿子在学校里犯的种种错误。4.因为巴比奇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们。5.文一是一篇说明文,说明计算机与织布机的渊源;文二是一篇书信,是母亲写给网虫儿子的一封信。文一语言简洁自然,目的是讲清织布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文二采用大量的电脑及网络术语,语言风趣幽默,令人耳目一新。6.开放题,表达清楚即可。
(指导教师/周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