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喜爱文言文学习。
  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首要的是还这些古老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来打动读者。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比经冬的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枯黄与衰败,可并不曾死亡,相反,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只要经过春雨的滋润,经过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春阳之后,它便马上蓬蓬勃勃起来,郁郁葱葱成一片片醉人的翠绿。文言文也是如此。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呢?如何寻找滋润文言文教学的那一夜春雨、一缕春风、一片春阳呢?
  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
  传统的串讲模式,许多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笔者认为应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探究、讨论、思考读懂课文,学生在这种自学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理解了大致文意后,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解决一些举纲张目的问题。教师可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由学生探究解决。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注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不能“重言轻文”。
  传统的串讲模式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重言轻文”。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经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美在对仗工整的语言,更美在蕴涵于字里行间的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整句话读起来慷慨激昂,朗朗上口。
  第四、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文言文中或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自身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一个“人”,这个“人”今天我们看来是古人,可昨天他们是一个个眨巴着眼睛喘气儿的、有喜有乐敢哀敢怒的活生生的“人”。
  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却感受不到这个“人”,或者对这些“人”的感觉总是平面的、干瘪的、飘忽游移、捉摸不定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让这个“人”的脚实实在在地踏在那个他的时代里。因为我们不理解他们生活的历史,不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们不懂为什么会发生“捕蛇者”的悲剧,不懂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不能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让这个“人”立起来,让“他”鲜活地站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心跳,感受到他的气息,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方法便是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把这个人物还原到他本来的生活中去,让他在他原本的生活中鲜活起来,让他充满自己的个性。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人”。
  课堂上,学生不仅感受到这些具有独特个性、具有不同风格的“人”的风采,而且还可以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这些文化巨人的心灵交流。学习《岳阳楼记》时,学生将本文与范仲淹的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联系起来,畅谈自己对范仲淹的理解和认识。学习《捕蛇者说》时,假设自己就是柳宗元,听到蒋氏的悲惨遭遇,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堂应该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而我们却往往在支离破碎的字词与段落间虚耗着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
  第五、汲取古老智慧,更要推陈出新。
  文言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责,我们除了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之外,更要学习用现代眼光审视文言文,体会其中的民族精神,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看待历史、看待古人,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行为”切入,透过人物的行为来概括人物的“形象”,评价人物的精神,并从现代视角来看待现实中相关的问题。以《晏子使楚》为例,晏子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大义凛然,不卑不亢,机智地挫败了楚王的阴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的机智善辩、从容不迫,卓越的才华,更能感受到他的爱国护国深情。从他身上,我们领悟到要勇于维护捍卫个人和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我们更加敬重孙天帅,更加敬重罗雪。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一个现代外交家应具备这样的素质:爱国的思想,良好的修养,善辩的口才,应变的能力,渊博的知识,勇敢的气概,不卑不亢的精神等等。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思想”入手,古代圣贤的许多主张是十分可贵的,我们要用现代观念去评价,使古代思想精髓为现代人所用。
  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生认识到“磨难造就人才”,“忧患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学生意识到要居安思危,要在困难中铸造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
  文言文——古老的文字、古老的文化,可古老并不是意味着衰朽。所以,让我们洒下春雨、吹起春风、撒下春阳,让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全面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天地。今天我们就如何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科教学,促使教师在教学上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想以英语学科教学为主大胆地畅说我的点滴所学 ,以期提共校本教研与同仁商议。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课本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学生也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考试作为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组织大学英语考试已经超过十年,考试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笔者结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3年12月和2014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其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比较全面地展现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英语四级考试的现状,总结其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
期刊
摘 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导入的创设已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体现。本文将简单分析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四种方法和相关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导入;原则  近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纪录片在国内风靡,有人说做一道美食的关键就是对放盐多少的拿捏,这放盐的艺术就蕴藏在大厨口中的“加盐少许”之中。
期刊
大凡学游泳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在岸上谈如何学习游泳,谈一会儿就会使人感到厌烦。但如果能亲自下水体验一下,并努力地去学着游,情况就不一样了,渐渐地会爱上这项运动。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
期刊
摘 要:分析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适应初中学业考试的需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更新观念是前提,马列主义原理是钥匙,历史比较法是常用手段,充分利用史料和热点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分析思维能力 ;培养  分析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期刊
初中历史新教材为广大教师准备了良好的素材,为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供了可能。为了帮助教师创新教法,精心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在此提出新教材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原则  初中历史新课标和新教材,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及世界发展潮流编写的,融于了现
期刊
摘 要:对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挖掘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求如何指导学生培养阅读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技能;培养方式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分级定位,初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
期刊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他(她)们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日常生活接触和阅读到的都是现代文,甚至对他们感兴趣的是一些通俗易懂的网络文学;二是,在课堂上,老师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一般停留在逐字逐句的串讲,以及叫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为了让枯燥的文言文教学课堂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要学习的热情。在初中数学这方面,探究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很重要的。其中学习兴趣占据核心地位,兴趣不仅可以减轻初中学生对高考的巨大压力,还能获取更多新知识。所以要注重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  新课改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一直未得到预期中效果,也可以说是没有得到顺利实施,新课
期刊
摘 要:掌握“诚”与“坐”在文言文句中的不同用法,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句意及文意,有助于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用法;释义;句式  古汉语中的“诚”与“坐”用法颇为复杂,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把握文章中的词意、句意及文意,就中学文言文中常见的“诚”与“坐”谈点粗浅见解。  首先,“诚”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用法:  一、用在假设句中做连词,可译为“如果”“果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