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的辩证关系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粗放的战略管理制约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战略管理有助于民办高校文化的革新,可促进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肤浅的大学文化会阻碍战略管理的发展,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推动民办高校战略管理,进而催生高效的战略管理。民办高校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唯有动态适应、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推动民办高校的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战略管理  大学文化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及投资渠道的日趋多元化,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管理、科研等方面已拥有较大的自主权。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时刻面临着诸多挑战。鉴于此,我国民办高校亟须厘清并合理利用大学战略管理和大学文化的关系,以不断推进自身协调发展。
  大学战略管理、大学文化的内涵
  1.大学战略管理的内涵
  大学战略管理是指,“大学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学校的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进而依靠大学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换句话说,大学战略管理是一种将大学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系统结合起來所开展的全过程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提升高校的持续竞争优势,提高高校适应市场的能力,使学校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推行战略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战略管理能够明确民办高校在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定位,为民办高校指明战略性发展方向;其次,战略管理能够优化民办高校资源配置和能力组合,推动民办高校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最后,战略管理有助于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有助于协调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民办高校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2.大学文化的内涵
  对于大学文化的内涵,目前公认的观点是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指出的:“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在若干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久的历史沉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内外部环境的陶染而逐步形成的包括价值观念、教风学风、规章制度、学校环境、物质设施等要素在内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以“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来肯定学校文化的作用。师生长期受学校文化的浸润和感化,在学校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价值观、理想信念。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大学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的情操,感化师生的思想,使师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从而产生深深的价值认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教育效果。
  民办高校战略管理对大学文化的作用
  1.粗放的战略管理制约大学文化发展
  粗放型的战略管理一般发生在民办高校的创业期。建校初期,创校者在战略领导力上尚处于摸索阶段,他们往往试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追求由投资和市场需求所带动的规模扩张,而非有计划的长远发展。这种粗放式的战略管理注定了该时期的民办高校轻视甚至忽视大学文化的构建,明显制约了大学文化的发展,导致该时期的大学文化主要以创校者的信仰为主,是一种在非自觉状态下形成的较为简单肤浅的大学文化。
  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自1995年建校至2005年的十年之间,欧亚学院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实施的是以扩张规模为主的战略管理。在这种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粗放型战略管理下,该阶段的欧亚学院缺乏明确的办学理念和高尚的价值观,对制度层面的文化虽然有所重视,但不得其门,管理水平较低,学校环境、物质设施也相对简陋。破解此困境的最佳方法就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战略管理改革,重塑优秀的大学文化。
  2.高效的战略管理有助于大学文化革新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在创校初期一般都过多地关注学校的发展壮大,而对学校文化和学生质量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教学质量愈发低下、生源愈发萎缩等危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得不进行战略变革。为了学校的长久生存和持续发展,学校必须进行变革,以形成高效的战略管理。高效战略管理的实施和评估过程会逐渐重塑出与新战略管理相适应的新大学文化,进而催生出优秀的大学文化。
  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经过短暂的停滞和迷茫,学校下决心进行战略管理变革,通过引进知名战略管理咨询公司、成立战略管理办公室等努力,确定了从“以学校发展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战略观念,将学校办学定位为“以‘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教育理念为特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提出“四四二”十年发展战略。在该战略体系的指引下,学校逐渐凝结出了新的大学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风学风优良,“责任、伙伴、创新、有用”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制度文化层面,学校的组织结构通过优化重组更加专业高效,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变革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及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完善;在物质文化层面,高质量、特色化的课程层出不穷,校舍建筑极富美感和特色,学校环境优美。
  民办高校文化对战略管理的作用
  “大学战略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文化是其中的恒常因素,其影响贯穿大学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有其自身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在战略管理的高度上做好大学的中长期规划。
  1.进步的大学文化能促进战略管理发展
  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大学战略管理其实是大学文化的外在反映与实际体现。
  在战略管理的分析及制定阶段,大学文化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大学战略管理分析必须建立在学校已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而大学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固性特征,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变革。因此,在大学战略管理分析阶段,就要力求与大学文化的潜在脉络保持一致,促使大学文化与战略管理相互适应并协调发展。   2005年,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基于深度的文化反思,带领欧亚管理团队重新思考、分析学校的发展战略,从教育的文化本质着手,力争使学校的战略管理模式朝向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理念迈进。
  在战略管理实施阶段,大学文化是战略管理能够真正落实的有效保障。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个体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迈进,脚踏实地地在行为上、思想上与整体发展保持一致。因此,在大学战略管理的实施阶段尤其要注重大学文化对于全体人员的管理作用,注重文化软实力对于员工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在西安欧亚学院中,“四四二”战略能够顺利全面推进,进步的大学文化功不可没。富有学校创新特色的办学理念及定位真正深入人心,促使全体人员以办学理念为导向,从组织结构、管理提升、教学体系等方面对学校进行了翻天覆地的系统变革,以支持全新战略的顺利推进。
  在战略管理评估阶段,同样需要依靠大学文化的评定作用。战略管理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在文化观念上是否深入人心,是否存在与办学理念不相一致的地方,如何基于文化導向对战略进行反思与调整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匡正辅助作用。
  在战略管理评估阶段,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自上而下地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和机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2.落后的大学文化阻碍战略管理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洛尔施在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时指出,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阻碍战略管理: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信念会遮住管理者的视线,使他们经常不能觉察外部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当特定的文化在过去曾经行之有效时,很自然的做法是,在未来仍固守这一文化,即使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也仍会如此。不难发现,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关系同样适用于校园,当大学文化相对成熟时,对大学战略管理就有正向的导引凝聚功能,可深入全体员工价值观层面,保证战略管理高效落地。但是,当大学文化还不够成熟,与战略管理的发展方向不相一致时,就可能导致以下情况发生:第一,大学尚未形成明确的具有主导地位的集体文化,整体战略管理与发展就会缺乏集体向心力;第二,大学已经形成主导文化,但是与当下战略管理不相适应,会阻碍战略管理的转变与发展。
  综上可知,大学文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成熟的大学文化对大学战略管理有导向促进作用,而落后的大学文化则会阻碍大学战略管理的发展。因此,学校应积极发挥成熟文化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符合战略管理的促进性文化;同时,当原有文化不再适应新的战略管理需求时,就应该在战略管理层面变革原有文化,使文化与战略管理保持一致性,协调推进大学的发展。
  民办高校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共同作用
  我国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文化,但其作用主要是在道德育人层面起规劝作用,而很少上升至战略管理的高度。特别是一些民办院校,文化根基薄弱,大学文化与战略管理的结合不够紧密,其对于促进大学发展的潜在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与利用。
  因此,在我国大学中,特别是文化薄弱的民办高校,要想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战略管理的积极导向作用,就必须在制定战略管理时将本校文化特征与战略管理实际协调、统一起来,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及匹配的战略措施,通过文化的导向传递作用,将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核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全体员工共享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在价值观领域,要让全校员工深入理解学校战略管理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加强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大学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协调一致。首先,学校领导要有变革文化的决心和毅力,积极向全校师生说明变革大学文化及战略管理的意义;其次,要提拔、重用一批与新大学文化相适应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将传统管理及教学项目转移到新的战略管理支持阵地中;最后,成立与新大学文化及战略管理相适应的部门机构,从领导到员工,从教师到学生,一起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强化战略管理意义,以实现从文化到战略管理,全方位促进大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2]赵存生.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功能[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12.
  [3]刘国瑞,林杰.大学战略管理中的文化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
  [4]刘向兵,张琳.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要]学报的综合性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作为展示各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平台的高校学报,其专业化发展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研究探讨和关注。专业化的期刊以其独特的特点独立于期刊之林,是学报向更高水平发展、向更广覆盖面投射、向更深研究领域探索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高校学报;专业化;质量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19)02-0090-03  Abstr
期刊
[摘 要]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引导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作淬炼思想的实践阵地,通过引导学生读经典,坚定学生的理论自信,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掌握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程实效性,坚定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从中汲取力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期刊
[摘 要]自2018年起,榆林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开始以毕业设计取代沿袭多年的毕业论文。榆林学院在参照深圳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体系,并且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该校毕业设计作品选题的本土化亮点出发,阐述其运作过程与保障机制,同时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意在为同类型新闻院系的毕业设计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毕业设计 选
期刊
[摘 要]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需要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之对应。本文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 翻转课堂 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D051);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对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其与省内其他三所高校综合排名、一流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陕西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存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效不突出、学科队伍建设比较滞后、标志性成果不显著、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本校学科建设特点的优化路径,以丰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1+X”制度的实施背景和内涵,其次以试点院校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该校在实施“1+X”制度过程中的挑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总结了该校“1+X”证书制度试点的程序。  [关键词]1+X证书 试点 高职院校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专项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ZJX02016)。  
期刊
[摘 要]加强党支部建设,对于破解高校党建工作“上热中温下凉”,特别是“下凉”问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党支部建设要求,强化在关键少数遴选上重质重效、人才吸纳上守正创新、在标准规范上实施“四化一提升”、监督问效上量化考核,有助于推动基层党支部组织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课党支部 支部建设 组织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支部是党的基础组
期刊
[摘 要]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很好地掌握和理解。本文以此为论点,以职教云课堂为平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于高职药理学课程“解热镇痛抗炎药”章节中,从职教云课堂的概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效果,以及反思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渗透思政元素,加强课程理论知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技能衔接,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药理学 职教云课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将国学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健全人格。但同时高职国学教育相关课程面临的课程设置边缘化、课程改革线上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达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坚决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索实践“浸入式”教学模式,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化校园建设。
期刊
[摘 要]为全面了解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本文采用问卷调研和个体访谈的方法,选取2021届具有就业意愿的陕西省某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就业前景认知、就业区域、单位性质、工作强度、薪酬期望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就业期望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期望是指在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等多重影响下,就业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