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中的[问题]思考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新课程进入课堂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广大教师都在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生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其中“有意义的交流”就是“对话”,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中的对话既不能像聊天式的交流,也不是相互间的畅谈,虽然畅谈与对话都是由发问和回答组成,但畅谈的话题是可以随意变更的,常常是海阔天空地漫谈一番,谈话的主题随心所欲,任凭言谈者自由选择。而教学中的对话有明确的主题,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中生发的问题”,展开自由、平等、真诚的交流;畅谈的目的意在交流,重在过程,它不计较交谈后有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而教学对话则不同,它有明确的任务(完成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内容),它是一种直接指向发展和新的理解的行动,它能增长知识、增进理解,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末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指出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当然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只提一些形式化的问题,要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对话自始至终都是围绕问题展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对话的成效最终取决于问题的质量。而问题的质量取决于是否符合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产生对话的渴望
  
  问题的激励性指问题能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渴望交流的兴趣和信心。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总是在一定问题情景中发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努力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营造对话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对话意识才能被激活,且愿意参与问题的探讨。对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有学者概述了以下七种主要的方法:①联系生活展现情境。②运用实物演示情境。③借助图画再现情境。④播放音乐渲染情境。⑤扮演角色体会情境。⑥锤炼语言描绘情境。⑦结合实际优化情境。这些方法富有实际操作性,也是完全适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
  
  二、开放性原则——为学生创设对话的平台
  
  开放性一般指问题答案不唯一、多样化,即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灵活多样的答案;而对话教学下的问题开放性更强调问题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问题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对话。
  对话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也有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对话,都是为了增进师生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每个学生自主、自由、和谐地成长。如果问题的设计只照顾一部分学生(而且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学都是偏向照顾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这必将使教学活动从起点上就有失公平,影响其他学生参与对话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即使有所谓的“对话”,也是发生在处于强势地位的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处在边缘地位的学生很难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他们在这样的对话教学中只会论于“失语”或“哑语”的状态。因为这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自始至终都是封闭性、排斥性的。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思路要新颖,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变换设问角度、采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述,不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任何框框,使学生可以从正面、反面、侧面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差异;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要宽泛,可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现实、时事热点等方面内容,解决问题所需的历史知识储备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历史教材,甚至可以综合语文、政治、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以有利于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对话;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或无固定答案,允许学生对问题有多种解释或结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思考得出不同乃至于相反的结论和观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向“既成结论”和“权威观点”挑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对话。
  开放性问题的来源,首先应依托课本,便于全体学生参与。目前根据新课标编制的四个版本新教材,虽然在问题设计的栏目名称、形式上有所差异,但这些题材不同程度地给开放性教学提供了帮助,关键是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恰当使用。以人教版为例,无论是每课开始前的“导言”,还是课文中的“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或是课文后的“阅读与思考”,只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适当改造都可以成为开放性问题。
  
  三、挑战性原则——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发展
  
  对话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表征和问题探讨为指向,由此达到学生知识建构的目标。因此,以对话形式解决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特征。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即问题具有“挑战性”,有相对的难度与深度,能达到激趣引思的效果,使学生有能力且愿意参与对话,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其问题焦点也才能成为对话教学的轴心,才能真正融会到教学中并产生导向作用。
  人们常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挑战性问题不一定都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机遇。问题能否由挑战转化为机遇,取决于学生意愿、体现为学生发展;所以问题能否激发学生挺身“应战”,学生是否具备“应战”能力,成为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关键。对此类问题设计时必须遵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关注学生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或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在围绕问题展开对话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发展可能性,让学生通过“应战”获得发展的机遇,即在原有发展水平基础上,达到一种超越原有状态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上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我提供这样一则材料给学生: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给未成年者定罪、强奸及搞国际恐怖主义等7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 处350年徒刑。……虽然他的确是个恶劣的人,……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对全人类来说是功大于过。
  同时设计了以下问题:法庭为何要判哥伦布长达350年的徒刑?又为什么说他“对全人类来说是功大于过”?你认为这样判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如果由你来进行审判,你会如何判决?由于上述材料,角度新颖,容易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而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富有挑战性,学生要参与对话,必须对哥伦布航海活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原来仅仅了解其航海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还必须增加掌握其航海活动产生的前因后果,同时还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分析、运用这些知识(证据),以利于比较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当师生围绕问题展开对话时,挑战就转为机遇,学生也因此获得发展。
  
  四、生成性原则——让学生养成对话的意识
  
  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生成相对于“预设”而言。“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同时教学的运行也需要有一定程序,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过分强调预设,会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生成则不同,“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钟启泉教授曾说过:“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有生命力的课堂就是“生成”的课堂。预设是必须的,生成则更为重要,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是低效的。
  生成性问题就是课前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一般而言,问题的生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学生自发生成,二是教师机智生成,三是师生共同生成。从对话教学的特点而言,我们偏爱第三种途径,因为第一种很容易使对话成为强势学生的“天下”,从而有违问题的开放性;第二种往往最后落入“陷阱”(表面生成实为预设);而第三种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从而养成问题意识、对话意识,也有利于教师参与讨论、点拨指导,优化问题设计,提升对话效益。
  生成性问题由于“事发突然”,属于“节外生枝”,这对教师教学智慧是一种考验,它不仅要求老师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而且要有准确判断问题价值的能力。对课堂上不能及时处理的有价值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探究,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重点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访问英特网,使对话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当学生带着收获回到课堂再次对话时,这时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必将洋溢着“生命的精彩”。这方面成功的教学事例很多,尤其是作为研究性学习案例经聂幼犁先生点评后在《历史教学》上加以发表的,如“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纵火烧曹宅对不对”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当学生面临问题,呈现出这样的学习状态:课前期待对话,课堂参与对话,课后回味对话。这样的问题肯定有利于对话,由此展开的教学对话,必将是有效的对话教学,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图e学堂”APP,是基于数字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育产品,与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无缝衔接和配套,内含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免费供广大师生于课堂内外的教和学使用。本文以这款APP为例,探索基于数字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地理知识表达。  关键词:数字资源整合;信息技术融合;地理知识表达;“中图e学堂”APP  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图e学堂”APP,是一款基于新兴信息技术和
全国人大会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简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年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安排等,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的预算,都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予以批准。这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越早开越好。  我国的预算是自然年度,也就是说,每年的预算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合适的开会时间应当是预算年度开始前的某一个时间,至
摘要: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尝试构建中学地理自主学习课堂,证明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应用是当前课改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新课标、新教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力,而能够体现新要求、落实新精神、反映新理念的途径,便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标指引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中图版“几种重要的天气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的名作,它像一幅水墨画,展示了故都的秋景。不仅如此,我们只有走进画中,才能理解郁达夫挥毫泼墨时的独特情愫。在这里,感性的色彩和理性的情愫达到完美的交融。让我们在作家独特的视角中,充满情趣的景物中,富有情味的人物中,去分享他的清静,感受他的苦闷。  首先,独特的视角缘于情思。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不在宫殿园林之中,是这里感受不到秋味?当然不是。客观上,人流的喧嚣冲淡了浓浓的秋味,
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我们素质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指导学生读好书,读受益终身的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阅读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是全体国民的事,它应成为我们国   书籍,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像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
能从行书里看出那么多风景,一定是进入到了中国文化的最深处。然而,行书又是那么通俗,稍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会随口说出王羲之和《兰亭序》。那就必须进入那个盼望很久的门庭了:东晋王家。是的,王家,王羲之的家。我建议一切研究中国艺术史、东方审美史的学者在这个家庭多逗留一点时间,不要急着出来。因为有一些远超书法的秘密,在里边潜藏着。  任何一部藝术史都分两个层次。浅层是一条小街,招牌繁多,摊贩密集,摩肩接踵;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初中,那些先进的网络资源近期难以到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积极利用本地蕴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农村浓浓的乡土气息,写出充满乡土气息的好作文。  我们贺州,是新设城市,区域面积也不算大,但却有着不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不久前,美国软件和云计算公司“志众杰能”的代表来到四川绵阳,与家电龙头企业长虹的技术团队“对接”。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志众杰能”将帮助长虹开发物联网平台,未来使长虹制造的所有家电产品构成物联网家居。  公司首席执行宫王友进先后在美国多家高技术公司担任过高管,相信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一场革命。谈起与长虹牵手,王友进高兴地说,长虹决心打造以人为中心的物联网服务,与“志众杰能”所研发的技术完全契合。这是一
[题型特点]    近年阅读理解所设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猜义题、识别标识图形题等多种题型。这些题型在设计时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主旨题    高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学业水平考试将继续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而受到关注。因此,学业水平考试基于标准的实行情况如何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从区域对比的角度,探究广东省与京津湘鲁四省(市)2009—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影响一致性水平高低的因素,对学业评价制度自身的完善、基于标准教学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