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北京地铁一号线,在天安门西站出站,就可以看到位于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西侧的“湖中明珠”——国家大剧院。充满想象力的椭圆蛋壳造型,使它成为长安街上一座吸引眼球的新地标。
国家大剧院的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而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别有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依次经过北水下廊道、橄榄厅、公共大厅、三大剧场。剧院入口并不高,墙壁上雕刻着高低起伏的不规则线条,勾勒出光影的律动,与故宫外墙一致的暗红色调,不求一鸣惊人,自然平和又不乏热情。
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像俯瞰效果下的小剧院,实现了中国元素和现代设计的巧妙嫁接与完美融合。
再往前,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歌剧院体量最大。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首先是一种分割歌剧院和公共空间的手段,同时给歌剧院披上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工作人员介绍说。
音乐厅清新高雅。银灰色调从音乐厅外墙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音乐厅里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不算大,与音乐厅的现代、抽象相比,戏剧场的墙壁上,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间,沉静中见跳跃。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剧场内特别设立的5排可升降座椅可适应不同的演出,热闹的京剧开锣,座椅降下以拉开观众和舞台的距离,而演出话剧时,剧场就多出了几排靠前的位置。
为了让大剧院从图纸变成现实,大剧院的建设者们逐一攻克了建设过程中的七大技术难题,也成了大剧院独一无二的特色。
架起“中国第一大穹顶”。大剧院的屋顶是个椭圆大穹体,其壳体结构由一根根弧形钢梁组成,是目前我国跨度最大的壳体钢结构建筑。高46.285米,东西轴跨度212米、南北轴跨度144米,周长达6000多米,可罩住整个北京工人体育场,为国内建筑之最。如此巨大的钢架结构中间没有一根柱子支撑,重达6750吨的庞然大物的稳定与完全,完全依靠自身的力学结构体系来保证。这对壳体的整体稳定性、整体刚度和抗震、抗风荷载、抗雪荷载及拼接、安装等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超深基础施工。大剧院地下最深达32.5米,是目前北京地区公共建筑最深的地下工程。这对基坑支护、排水、防水、抗浮等方面要求都很高。为了保证人民大会堂等周边建筑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了精密调研,最终确定,打造一道深达41米的“地下连续墙”,即用混凝土从最高地下水位直到地下60米岩石层处,砌了一道密封的地下隔水墙,将地基围得严严实实,防止邻近地面沉降。经检测,国家大剧院开挖后,对人民大会堂、地铁站和邻近的居民房都没有任何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超薄钛金属屋面。由于大剧院外形为椭圆体、双曲面,所以每块钛板的形状、角度、弧度各不相同。另外,钛金属板的厚度只有0.44毫米,如同一张薄纸,下面必须有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衬层,每一块衬层也将切割成与上面的钛金属板同样大小,操作难度极大,对加工、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很高。经过技术人员精确地计算,工厂精密地加工,现场精准地安装,这一艰巨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全部石材国产化。大剧院共使用了20多种天然石材,全部来自国内十几个省市,石材铺设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全部使用国产石材尚属首次,大大节约了建材成本。大剧院工程人员坚持使用国产石材,历经多年、几经周折才全部找到吻合设计师理念的石材。石材质量完全具有国标标准。
观众撤离快速安全。大剧院3个剧场总共能容纳5500人左右,加上演职人员,最多时达7000人。由于剧院四周被一个巨型露天水池所围,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如何迅速将7000人安全撤离,是一个棘手难题。
据介绍,国家大剧院的消防疏散通道是按1.5万人能迅速撤离的标准设计的。其中,在地下3米和7米處,各有疏散通道8到9处,它们从巨型水池底下穿过,直通外部广场。通过这些通道,观众可在4分钟之内全部安全疏散,这比消防条例中规定的6分钟还短。
此外,在剧院与露天水池之间有一条宽达8米的环形消防通道,可容纳两辆消防车并排通行,同时还留有两米宽的人行通道,消防队员可通过消防通道迅速到达着火点,这样消防人员与被疏散人员可以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
人工湖四季“春水荡漾”。关于人工湖的设计,早期,保罗•安德鲁,这位气质浪漫、谈吐文雅的法国设计师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想法。他打算冬季湖水结冰以后,把总面积三万五千平米的巨大环形冰面,变成一个天然溜冰场,供市民玩耍。同时,洁白的环形冰场,和冰面上尽情享受这一份愉悦的人们,也成了隆冬季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加彰显了大剧院的艺术韵味。
经过认真研究发现,法国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与现实发生了两点冲突。首先,利用这个水池滑冰是一项危险性相对较高的运动,位于北京城心脏地带的国家大剧院,当然要把安全指数放在首位;其次,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开放溜冰场需要相应更换冰鞋、储存物品等配套设施,这对于国家大剧院的整体风格和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专家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保证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这套装置的基本构造就是从地下水部分和人工湖部分分别抽出一部分水在各自的管道中循环,两个管道在墙体内都呈螺旋状交错在一起,这样,既能互相传递温度,又不会因为水源直接交换而引起浪费、污染。这个装置使人工湖内的水温不致过冷或过热,冬季不会因过冷而结冰,夏季不会因过热而长藻,一举两得。
国家大剧院的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而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别有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依次经过北水下廊道、橄榄厅、公共大厅、三大剧场。剧院入口并不高,墙壁上雕刻着高低起伏的不规则线条,勾勒出光影的律动,与故宫外墙一致的暗红色调,不求一鸣惊人,自然平和又不乏热情。
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像俯瞰效果下的小剧院,实现了中国元素和现代设计的巧妙嫁接与完美融合。
再往前,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歌剧院体量最大。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首先是一种分割歌剧院和公共空间的手段,同时给歌剧院披上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工作人员介绍说。
音乐厅清新高雅。银灰色调从音乐厅外墙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音乐厅里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不算大,与音乐厅的现代、抽象相比,戏剧场的墙壁上,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间,沉静中见跳跃。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剧场内特别设立的5排可升降座椅可适应不同的演出,热闹的京剧开锣,座椅降下以拉开观众和舞台的距离,而演出话剧时,剧场就多出了几排靠前的位置。
为了让大剧院从图纸变成现实,大剧院的建设者们逐一攻克了建设过程中的七大技术难题,也成了大剧院独一无二的特色。
架起“中国第一大穹顶”。大剧院的屋顶是个椭圆大穹体,其壳体结构由一根根弧形钢梁组成,是目前我国跨度最大的壳体钢结构建筑。高46.285米,东西轴跨度212米、南北轴跨度144米,周长达6000多米,可罩住整个北京工人体育场,为国内建筑之最。如此巨大的钢架结构中间没有一根柱子支撑,重达6750吨的庞然大物的稳定与完全,完全依靠自身的力学结构体系来保证。这对壳体的整体稳定性、整体刚度和抗震、抗风荷载、抗雪荷载及拼接、安装等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超深基础施工。大剧院地下最深达32.5米,是目前北京地区公共建筑最深的地下工程。这对基坑支护、排水、防水、抗浮等方面要求都很高。为了保证人民大会堂等周边建筑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了精密调研,最终确定,打造一道深达41米的“地下连续墙”,即用混凝土从最高地下水位直到地下60米岩石层处,砌了一道密封的地下隔水墙,将地基围得严严实实,防止邻近地面沉降。经检测,国家大剧院开挖后,对人民大会堂、地铁站和邻近的居民房都没有任何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超薄钛金属屋面。由于大剧院外形为椭圆体、双曲面,所以每块钛板的形状、角度、弧度各不相同。另外,钛金属板的厚度只有0.44毫米,如同一张薄纸,下面必须有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衬层,每一块衬层也将切割成与上面的钛金属板同样大小,操作难度极大,对加工、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很高。经过技术人员精确地计算,工厂精密地加工,现场精准地安装,这一艰巨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全部石材国产化。大剧院共使用了20多种天然石材,全部来自国内十几个省市,石材铺设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全部使用国产石材尚属首次,大大节约了建材成本。大剧院工程人员坚持使用国产石材,历经多年、几经周折才全部找到吻合设计师理念的石材。石材质量完全具有国标标准。
观众撤离快速安全。大剧院3个剧场总共能容纳5500人左右,加上演职人员,最多时达7000人。由于剧院四周被一个巨型露天水池所围,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如何迅速将7000人安全撤离,是一个棘手难题。
据介绍,国家大剧院的消防疏散通道是按1.5万人能迅速撤离的标准设计的。其中,在地下3米和7米處,各有疏散通道8到9处,它们从巨型水池底下穿过,直通外部广场。通过这些通道,观众可在4分钟之内全部安全疏散,这比消防条例中规定的6分钟还短。
此外,在剧院与露天水池之间有一条宽达8米的环形消防通道,可容纳两辆消防车并排通行,同时还留有两米宽的人行通道,消防队员可通过消防通道迅速到达着火点,这样消防人员与被疏散人员可以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
人工湖四季“春水荡漾”。关于人工湖的设计,早期,保罗•安德鲁,这位气质浪漫、谈吐文雅的法国设计师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想法。他打算冬季湖水结冰以后,把总面积三万五千平米的巨大环形冰面,变成一个天然溜冰场,供市民玩耍。同时,洁白的环形冰场,和冰面上尽情享受这一份愉悦的人们,也成了隆冬季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加彰显了大剧院的艺术韵味。
经过认真研究发现,法国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与现实发生了两点冲突。首先,利用这个水池滑冰是一项危险性相对较高的运动,位于北京城心脏地带的国家大剧院,当然要把安全指数放在首位;其次,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开放溜冰场需要相应更换冰鞋、储存物品等配套设施,这对于国家大剧院的整体风格和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专家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保证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这套装置的基本构造就是从地下水部分和人工湖部分分别抽出一部分水在各自的管道中循环,两个管道在墙体内都呈螺旋状交错在一起,这样,既能互相传递温度,又不会因为水源直接交换而引起浪费、污染。这个装置使人工湖内的水温不致过冷或过热,冬季不会因过冷而结冰,夏季不会因过热而长藻,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