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初探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_lzh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顺利实施新课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边境地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方法有四:一是引导学生模仿提问;二是教会学生常规提问方法;三是指导学生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提问;四是鼓励学生随机提问 。
  【关键词】培养 提问 能力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顺利实施新课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地处边境地区的中学生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文化底蕴较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极少会提问。经调查,学生不会提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提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一位教师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认为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模仿提问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在指导学生提问初始,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这一特点,教师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示范性提问,然后再出示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模仿提出问题。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尝试,学生便逐步学会如何提问。
  
  二.教会学生常规提问方法
  
  化学教学中就问题而言,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即认知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析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常规性提问,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认识性问题(即是什么)。化学的一些概念、术语如元素、溶液、合金等都可提出认识性的问题。
  2.分析性问题(即为什么)。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反应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金属锌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金属铜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怎样设计反应验证各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分析知识的来龙去脉而提出的,属于分析性的提问。
  3.评析性问题(即怎么样)。在学习浓硫酸稀释操作时,学生会问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会怎么样?又如在学习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时,学生知道活泼金属能置换不活泼的金属,但把金属钠放在其它盐溶液中会怎么样呢?是否也可以置换出其它不活泼金属?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评判而提出的,属评析性问题。它是分析性问题的延伸。
  4.创造性问题(即怎么办和怎么变)。即学生针对知识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做法和设想。如化学计算中的一题多解;对别人的问题或意思提出异议和改进等都属于创造性提问。
  因此,教师要大胆地把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多让学生互问互答。我的做法是: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组成一个问答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提问
  
  根据化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化学科的基本提问方法,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针对课题提问。如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中,酸和碱相遇会发生反应吗?反应后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针对课文的重点或难点提问。如学习防止金属生锈的内容时,有学生问:铝比铁活泼,为什么在空气中金属铝不易生锈而铁容易生锈呢?
  针对各部分之间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提问。如化学方程式计算、含杂质化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有何联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解题的方法提问,如化学习题中的一题多解,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解法中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也可以从不同解法中找出它们的联系。
  
  四.鼓励学生随机提问
  
  随机提问是学生展现提问能力的最高层次,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随机提问主要是针对师生的讲解或问答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而随机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随机提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学生的好胜心 鼓励随机考查提问
  有时,学生自己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也提出来考一考其他同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由于学生个性中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迫切希望得到承认和赏识,希望充分地展示自己,所以,当他的提问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会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进而更加激发他学习和提问的积极性;从教育学角度来讲,有学必有问,有问必先学。学是问的前提,问是学的发展,要想问得好,必须先学好。学生要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须先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同时,问题的分析解决,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探索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由于学生是随机考查式的提问,而且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利用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随机质疑提问
  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无法得到答案,而提出问题来寻求帮助,这是求知欲激发质疑的提问。学生的质疑,一般不是无端而发,而是大脑经过紧张的思考、分析后,仍不得其解而提出的,它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新开端。学生的质疑经过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得以化解,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还会体会到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探索发现新的问题。
  3.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 鼓励随机独创提问
  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课堂情境,减少各种因素的限制,让学生各抒已见,有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别人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异议和独特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从而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和独特见解,甚至引起争议。学生的争议过程是各自的认知中知识和思维差异的融合过程,很多问题就是在争议、讨论中自然地得以解决的。
  实践证明,分层次抽查、学生互问互答,使课堂提问充满艺术性、灵活性,能真正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边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经发挥,便会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便能激发学生努力发现现有理论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努力保持着对化学世界奥妙无穷变化的好奇和探究,进而使其树立起热爱化学、献身化学、发展化学的信念和决心。
  (作者联通:532504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海渊镇思乐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团堡镇属于大山区,全镇56个自然村,总人口近7万人,近十年来,在校的初中小学学生一般保持在5800人左右(不含学前班)。2005年前,全镇有初中三所,完小10所,村小38所。2007年镇开始整合教育资源,对学校实行合理的调整布局,现有初中一所,中心完小7所,教学点22个。全镇各小学均按照上级要求----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统一实行了寄宿制。住校的中小学生达到4237人,其中留守儿童2765人,独生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
期刊
伴随着一段悦耳的旋律,同学们秩序井然地走进了教室。他们端坐着等待老师来上课。此时,窗边飞来一人影,那男孩气喘吁吁地对着窗边的小玮说:“快,借我本语文书。”小玮没有丝毫的犹豫,把自己的语文书递给了他。窗外的男孩随即离去。借书过程不超过5秒钟。  放学后,小玮想做语文作业,突然想到借出的语文书,那同学并没有归还。这下,小玮着急了,忙把借书事件告诉了妈妈,妈妈问她把书借给谁了,她竟答不上来,妈妈见状,少
期刊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合理、巧妙地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常态下数学课堂教学更能凸显其有效性呢?    一.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必须制定明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有了合理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才不是肓目的,学生的学习才是有目的的。它就像大海里航行的灯塔;象永远指着北方的北极星,让人不会迷
期刊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就是按照疏散演习时的安排冲到操场上的,前后仅用了1分36秒,师生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2008年5月24日新华网)  很显然,此次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得归功于该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的紧急疏散演习。而这类紧急演习从2005年就开始了,每学期一次,从不间断。尤其令
期刊
课文的教学有两个目的:第一,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其中的语言点,达到能运用的目的。第二,在学生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逐步跳出语言点的圈子,从而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培养阅读能力。    一.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解    课文是教学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因此,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期刊
有这样一个现象一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即我们并不缺乏对新课程教材的认同与实践,但为什么进步缓慢?我的答案是: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真切感受。    一.教学前的反思——边预设边反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从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诸于实践,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
期刊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行初中政治教材切实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品质的支点,就能很好地发挥它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一.借助教材论述的发散性,培养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现阶段出现在中学教学中的新事物,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这无疑是教学中的一次革命。但是我觉得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对传统教学方法中情境式教学的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研究性学习还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思想政治课
期刊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寓创新意识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起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教研工作实际,就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教师具备创造性的“特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求异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根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