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难以忘怀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有多少美食的记忆,曾萦绕在我们的心头,甚至融入生命,而今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外婆用石臼打出的年糕,妈妈为年夜饭而包出的素鸡,冬天家家屋檐下挂的腌鱼腊肉,亲自下田挖的泥鳅,夏天刚从菜园摘下的通红的辣椒和碧绿的丝瓜,和玩伴上山采的野菜,舅舅下河摸来、用柳条串起的红丝棍和白条鱼……
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与其说是那个味道,不如说是那触发起的味蕾上的乡愁和记忆中的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
“文江名小食,航运旧京都。染黄如金锭,洁白似明珠。呼来盘中品,疑是塞上酥。问君何能尔,技艺穷天厨。”古代一位叫卜生的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歌,描写的是一种地方小吃——冻糕。本期,就让我们走进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品味怀远“三绝”中的一绝——冻糕。
冻糕系怀远民间传统年食,以大米、糯米、生猪油、蔗糖、芝麻等发酵而成,外用精选的玉米叶包蒸。冻糕与叶儿粑、豆腐帘子一起,成为怀远“三绝”。
冻糕的前身是“枕头糕”,也就是用大米、糯米做成的枕头大小的发糕。民国期间,怀远镇厨师蒋仲渔改进“枕头糕”的制作技术,不仅改变了原始冻糕的大小,还加入了猪油、化猪油和红糖,用玉米叶作皮,形成了今天的怀远猪油冻糕,当时人称“蒋三麻子冻糕”。
冻糕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而且很考手艺。需先将大米浸泡磨成浆,再用沸水烫过的糯米蒸熟,将二者搅拌均匀后,放入一个大缸等待其发酵,当糯米与大米浆融为一体发酵好后,再加入生猪油、化猪油和红糖,用玉米叶做包皮,包好上笼,旺火蒸熟即食。
做好的冻糕,颜色微黄或者深黄,绵软且富有弹性。因为加入猪油的缘故,所以吃起来油气比较重,但油而不腻;另外在制作过程中有缸中发酵这一步,所以甜中带点酸味。将冻糕经火煎或烤过后进食,更具有外酥里嫩的特点,老少皆宜。
传统冻糕分为红糖和白糖两种。白糖冻糕吃起来“松、甜”,红糖冻糕颜色呈土黄色,吃起多一点酸味。后来,根据人们的需要,红豆沙冻糕与绿豆沙冻糕两种各有特点的冻糕也相继问世。
“我一看到冻糕就垂涎三尺,不吃不罢休。你看它形似一个屋子,一层黄色的棕叶紧紧裹住里面的冻糕,就像那个屋子的栅栏。我最喜欢吃红糖的,刚出笼,香气扑面而来,上面零星撒着芝麻,咬上一口,香喷喷的,令人回味无穷。”一位名为杰杰的网友在博客中写道。
搜狐吃喝社区没事博主“小妖”曾在四川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准备冻糕的过程,让他惊叹不已。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原料,也不是制作过程,而是蒸制时包着冻糕的玉米叶。玉米苞叶要在上一年的秋季就要收获整理,清洗干净,裁成长方条,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好。而做冻糕一般是在春节后,要把干的玉米苞叶找出来,认真检查,然后浸泡在热水里去除苦涩,才能最终使用。“为了做这道小吃,他们可以花这么长时间的心思,这就是心意啊!”他写道。
对于“三绝”过去的历史,怀远镇政府一本关于怀远历史文化的小册上有着这样的介绍:清同治二年(1863年),豆腐帘子作为商品上市;民国初,民间食品叶儿粑、冻糕,开始作为商品上市。
在80多岁老人唐明泉的记忆里,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做叶儿粑、冻糕和豆腐帘子,平时偶尔会有货郎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小时候最喜欢听到‘叶儿粑咧’这个叫卖声,叶儿粑包得有肉,每次都要缠着父母买,可以打牙祭,安逸得很。”
老人讲起冻糕,双手合拢,放到颈边作睡觉姿势。“那个时候的冻糕不像现在的冻糕,只有掬起的手那么大,以前的冻糕还有个名字叫‘枕头糕’,有枕头那么大。蒸之前要冻上10天半个月的,才能成型,一大家子人都吃不完一个,所以街面上很少能看到。”
清晨,岷江河畔的怀远,人们忙忙碌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卖叶儿粑和冻糕的手推车出现在大街小巷,手推车上的蒸笼里热气腾腾,人们纷纷驻足购买。
“三绝”中,冻糕在解放前就被卖到过四川以外的地方,那首卜生的诗歌就说明,“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冻糕运到南京去过。”
1958年,怀远街上成立了一家集体小食店———“东方小食店”,唐明泉是小食店10多个员工中的一位。“店子开张后,我们就把这三种小吃和其他一些常见的小吃都作为常设的食品,并进行了改造,弄成差不多现在这样子,供应给群众。三绝应该是那时候才走到一起来的吧。” 唐明泉回忆,“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每天都供不应求,有时候还要走下‘后门’,提前打招呼才买得到。可惜后来原料跟不上,特别是粮食缺乏那两年,叶儿粑还一度变成了棉花草馍馍”。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唐明泉和小食店其他一些老人退了休,小食店由唐明泉的儿子唐君展继承,另外几个小食店的老员工也分别开起了“三绝”店。这样维持了10多年,街上仅有的几家店仅能维持生计,但并没能发展壮大。
2002年后,唐君展发现,前来买“三绝”的不仅仅是小镇居民了,经常有各式各样的汽车来到小店门口,停在路边,吃上几个冻糕、叶儿粑,走时还要带上一口袋。“有时候同时来几个车子,把老街的路都堵死了。”唐君展敏锐地感觉到了周边旅游景点的开发给“三绝”带来了商机,当年,他就将小店从老街迁到了新大街上,并扩大了门面,增加了人手。在店门口,他打起了自己“唐”字招牌,还专门制作了精美的硬包装盒,以方便顾客携带。
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唐君展,看着店堂里20多个员工娴熟的流水作业,不断有过往车辆在门口刹一脚,车上的人下来买走几盒甚至几十盒“三绝”小吃,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每天几千元的销售额,这是他从前不敢想象的。特别是春节前这段时间,“三绝”供不应求,唐君展现在惟一遗憾的是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他还常常感叹,如果这样的日子早点来,自己可能会大干一场。
如今,每当过年的时候,怀远人家还有做冻糕的习俗,他们将冻糕作为走亲访友相互馈赠的礼物,联络着大家的感情。而在市场上,也涌现出了很多制造叶儿粑、冻糕的厂商,他们改良着自己的手艺、自己的包装,远销省外,甚至走向国际。
有多少美食的记忆,曾萦绕在我们的心头,甚至融入生命,而今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外婆用石臼打出的年糕,妈妈为年夜饭而包出的素鸡,冬天家家屋檐下挂的腌鱼腊肉,亲自下田挖的泥鳅,夏天刚从菜园摘下的通红的辣椒和碧绿的丝瓜,和玩伴上山采的野菜,舅舅下河摸来、用柳条串起的红丝棍和白条鱼……
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与其说是那个味道,不如说是那触发起的味蕾上的乡愁和记忆中的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
“文江名小食,航运旧京都。染黄如金锭,洁白似明珠。呼来盘中品,疑是塞上酥。问君何能尔,技艺穷天厨。”古代一位叫卜生的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歌,描写的是一种地方小吃——冻糕。本期,就让我们走进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品味怀远“三绝”中的一绝——冻糕。
冻糕系怀远民间传统年食,以大米、糯米、生猪油、蔗糖、芝麻等发酵而成,外用精选的玉米叶包蒸。冻糕与叶儿粑、豆腐帘子一起,成为怀远“三绝”。
冻糕的前身是“枕头糕”,也就是用大米、糯米做成的枕头大小的发糕。民国期间,怀远镇厨师蒋仲渔改进“枕头糕”的制作技术,不仅改变了原始冻糕的大小,还加入了猪油、化猪油和红糖,用玉米叶作皮,形成了今天的怀远猪油冻糕,当时人称“蒋三麻子冻糕”。
冻糕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而且很考手艺。需先将大米浸泡磨成浆,再用沸水烫过的糯米蒸熟,将二者搅拌均匀后,放入一个大缸等待其发酵,当糯米与大米浆融为一体发酵好后,再加入生猪油、化猪油和红糖,用玉米叶做包皮,包好上笼,旺火蒸熟即食。
做好的冻糕,颜色微黄或者深黄,绵软且富有弹性。因为加入猪油的缘故,所以吃起来油气比较重,但油而不腻;另外在制作过程中有缸中发酵这一步,所以甜中带点酸味。将冻糕经火煎或烤过后进食,更具有外酥里嫩的特点,老少皆宜。
传统冻糕分为红糖和白糖两种。白糖冻糕吃起来“松、甜”,红糖冻糕颜色呈土黄色,吃起多一点酸味。后来,根据人们的需要,红豆沙冻糕与绿豆沙冻糕两种各有特点的冻糕也相继问世。
“我一看到冻糕就垂涎三尺,不吃不罢休。你看它形似一个屋子,一层黄色的棕叶紧紧裹住里面的冻糕,就像那个屋子的栅栏。我最喜欢吃红糖的,刚出笼,香气扑面而来,上面零星撒着芝麻,咬上一口,香喷喷的,令人回味无穷。”一位名为杰杰的网友在博客中写道。
搜狐吃喝社区没事博主“小妖”曾在四川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准备冻糕的过程,让他惊叹不已。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原料,也不是制作过程,而是蒸制时包着冻糕的玉米叶。玉米苞叶要在上一年的秋季就要收获整理,清洗干净,裁成长方条,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好。而做冻糕一般是在春节后,要把干的玉米苞叶找出来,认真检查,然后浸泡在热水里去除苦涩,才能最终使用。“为了做这道小吃,他们可以花这么长时间的心思,这就是心意啊!”他写道。
对于“三绝”过去的历史,怀远镇政府一本关于怀远历史文化的小册上有着这样的介绍:清同治二年(1863年),豆腐帘子作为商品上市;民国初,民间食品叶儿粑、冻糕,开始作为商品上市。
在80多岁老人唐明泉的记忆里,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做叶儿粑、冻糕和豆腐帘子,平时偶尔会有货郎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小时候最喜欢听到‘叶儿粑咧’这个叫卖声,叶儿粑包得有肉,每次都要缠着父母买,可以打牙祭,安逸得很。”
老人讲起冻糕,双手合拢,放到颈边作睡觉姿势。“那个时候的冻糕不像现在的冻糕,只有掬起的手那么大,以前的冻糕还有个名字叫‘枕头糕’,有枕头那么大。蒸之前要冻上10天半个月的,才能成型,一大家子人都吃不完一个,所以街面上很少能看到。”
清晨,岷江河畔的怀远,人们忙忙碌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卖叶儿粑和冻糕的手推车出现在大街小巷,手推车上的蒸笼里热气腾腾,人们纷纷驻足购买。
“三绝”中,冻糕在解放前就被卖到过四川以外的地方,那首卜生的诗歌就说明,“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冻糕运到南京去过。”
1958年,怀远街上成立了一家集体小食店———“东方小食店”,唐明泉是小食店10多个员工中的一位。“店子开张后,我们就把这三种小吃和其他一些常见的小吃都作为常设的食品,并进行了改造,弄成差不多现在这样子,供应给群众。三绝应该是那时候才走到一起来的吧。” 唐明泉回忆,“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每天都供不应求,有时候还要走下‘后门’,提前打招呼才买得到。可惜后来原料跟不上,特别是粮食缺乏那两年,叶儿粑还一度变成了棉花草馍馍”。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唐明泉和小食店其他一些老人退了休,小食店由唐明泉的儿子唐君展继承,另外几个小食店的老员工也分别开起了“三绝”店。这样维持了10多年,街上仅有的几家店仅能维持生计,但并没能发展壮大。
2002年后,唐君展发现,前来买“三绝”的不仅仅是小镇居民了,经常有各式各样的汽车来到小店门口,停在路边,吃上几个冻糕、叶儿粑,走时还要带上一口袋。“有时候同时来几个车子,把老街的路都堵死了。”唐君展敏锐地感觉到了周边旅游景点的开发给“三绝”带来了商机,当年,他就将小店从老街迁到了新大街上,并扩大了门面,增加了人手。在店门口,他打起了自己“唐”字招牌,还专门制作了精美的硬包装盒,以方便顾客携带。
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唐君展,看着店堂里20多个员工娴熟的流水作业,不断有过往车辆在门口刹一脚,车上的人下来买走几盒甚至几十盒“三绝”小吃,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每天几千元的销售额,这是他从前不敢想象的。特别是春节前这段时间,“三绝”供不应求,唐君展现在惟一遗憾的是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他还常常感叹,如果这样的日子早点来,自己可能会大干一场。
如今,每当过年的时候,怀远人家还有做冻糕的习俗,他们将冻糕作为走亲访友相互馈赠的礼物,联络着大家的感情。而在市场上,也涌现出了很多制造叶儿粑、冻糕的厂商,他们改良着自己的手艺、自己的包装,远销省外,甚至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