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创新,就必须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产生思考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也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一、联系生活,探索规律,唤起思考意识和兴趣
数学教学内容都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改用其他形状的轮子将会出现什么情景?然后利用电脑课件放映小动物乘坐在不同的轮子的车身行进时的状态。这样妙趣横生的直观教学就唤起了学生的思考乐趣。又如:在教学“统计初步认识”以后,让学生分头去了解本校各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要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还比如: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对比观察例子来思考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等量关系。当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解答有关方程时,或者解答两个相等的积改写成比例式子时,就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
二、动手操纵,体验成功,激发思考意识,培养思考能力
动手操作是激发、促进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是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教学“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对圆进行平分8份、16份后,分别拼成近似长方形,通过思考,学生很快地推导出面积公式来。又如:从0时到24时,时针与分针重合几次?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亲自拿钟表试验演示一下。时针走的速度是分针的 ,利用追及问题解答思路,时针与分针重合一次需要1÷(1- )= 小时,24÷ =22,所以共22次。拼摆、折叠、画、量的实际操作,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也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然后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尽量做到当日所学知识当日消化。最后设置成果展示角,激励学生有恒心地追求表现自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还可以建立数学园地、墙报,让学生露一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杰出成果展示给大家看,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创造的欢乐之中,动情引思,树立自信心。
三、讨论交流,及时评价,巩固思考意识,提高思考能力
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题例中运用了哪些已学知识和方法、哪些是新的知识要点、哪些步骤的算理或概念弄不清楚等等。这样学生能通过互相帮助理解概念中的关键字眼,掌握推理中的重要步骤,领悟知识的内涵,把握知识应用的常见类型,加深对知识的更新。例如:讨论0原为整数,现为自然数,由此引起的问题。又如:甲组为1、3、5、6、…、19;乙组为2、4、6、…、20,两组各任一个数相加,求不同和的个数是多少?观察讨论交流,甲组是奇数,乙组是偶数,发现规律:奇数+偶数=奇数,最小的和是1+2=3,最大和是19+20=39,所以不同和是从3至39的所有奇数,答案即是19个。讨论交流使师生、生生双方互学、互信、互助,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提高发散性思考能力,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提高思考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讨论交流,更好地互动,老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多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反馈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及时评价学生应用知识方法的能力,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及时评价学生独特的解答设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兴趣。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让学生评价同学,他们的评价角度更接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四、让出实际,模仿创新,发展思考能力
课堂上,应多留一些时间给中下生去思考,不以获取答案为提问的唯一目的,要绝对避免大多数学生陪读的现象。要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课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展思考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瓦特说:“我不是发明家,而是改良家。”模仿本身是再造想象,能帮助学生借鉴过去的教训、经验。借鉴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资源,提倡一题多解就是创新,更能提高思考兴趣。例如:三个不同自然数的倒数的和是1,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如果学生模仿反证思考:这三个倒数都相同,只能是 ;不相同,必有一个倒数大于 ,即是 ,所以必有一个自然数是2,类推即得答案2、3、6。
总之,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培养,让学生去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去动手实践,去讨论交流,去探索规律,来认识数学思考的意义,在具体的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思考的实用价值,同时让我们的关爱及时评价他们的模仿创新,才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联系生活,探索规律,唤起思考意识和兴趣
数学教学内容都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改用其他形状的轮子将会出现什么情景?然后利用电脑课件放映小动物乘坐在不同的轮子的车身行进时的状态。这样妙趣横生的直观教学就唤起了学生的思考乐趣。又如:在教学“统计初步认识”以后,让学生分头去了解本校各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要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还比如: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对比观察例子来思考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等量关系。当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解答有关方程时,或者解答两个相等的积改写成比例式子时,就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
二、动手操纵,体验成功,激发思考意识,培养思考能力
动手操作是激发、促进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是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教学“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对圆进行平分8份、16份后,分别拼成近似长方形,通过思考,学生很快地推导出面积公式来。又如:从0时到24时,时针与分针重合几次?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亲自拿钟表试验演示一下。时针走的速度是分针的 ,利用追及问题解答思路,时针与分针重合一次需要1÷(1- )= 小时,24÷ =22,所以共22次。拼摆、折叠、画、量的实际操作,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也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然后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尽量做到当日所学知识当日消化。最后设置成果展示角,激励学生有恒心地追求表现自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还可以建立数学园地、墙报,让学生露一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杰出成果展示给大家看,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创造的欢乐之中,动情引思,树立自信心。
三、讨论交流,及时评价,巩固思考意识,提高思考能力
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题例中运用了哪些已学知识和方法、哪些是新的知识要点、哪些步骤的算理或概念弄不清楚等等。这样学生能通过互相帮助理解概念中的关键字眼,掌握推理中的重要步骤,领悟知识的内涵,把握知识应用的常见类型,加深对知识的更新。例如:讨论0原为整数,现为自然数,由此引起的问题。又如:甲组为1、3、5、6、…、19;乙组为2、4、6、…、20,两组各任一个数相加,求不同和的个数是多少?观察讨论交流,甲组是奇数,乙组是偶数,发现规律:奇数+偶数=奇数,最小的和是1+2=3,最大和是19+20=39,所以不同和是从3至39的所有奇数,答案即是19个。讨论交流使师生、生生双方互学、互信、互助,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提高发散性思考能力,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提高思考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讨论交流,更好地互动,老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多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反馈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及时评价学生应用知识方法的能力,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及时评价学生独特的解答设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兴趣。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让学生评价同学,他们的评价角度更接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兴趣,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四、让出实际,模仿创新,发展思考能力
课堂上,应多留一些时间给中下生去思考,不以获取答案为提问的唯一目的,要绝对避免大多数学生陪读的现象。要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课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展思考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瓦特说:“我不是发明家,而是改良家。”模仿本身是再造想象,能帮助学生借鉴过去的教训、经验。借鉴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资源,提倡一题多解就是创新,更能提高思考兴趣。例如:三个不同自然数的倒数的和是1,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如果学生模仿反证思考:这三个倒数都相同,只能是 ;不相同,必有一个倒数大于 ,即是 ,所以必有一个自然数是2,类推即得答案2、3、6。
总之,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培养,让学生去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去动手实践,去讨论交流,去探索规律,来认识数学思考的意义,在具体的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思考的实用价值,同时让我们的关爱及时评价他们的模仿创新,才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