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对学生的小学数学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
【关键词】 计算 运算 口算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计算存在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基础计算不过关。表现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速度慢,准确性不高。乘法口诀不熟练。而这些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其次,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读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不进行检查、验算等。再次,不会灵活运用一些计算策略。运算顺序混乱,简便计算不能灵活运用,多变的题型不能适应等。
新课标坚持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总目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其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解决问题、方程、几何知识中公式推导及求法和统计知识等更复杂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其中,低学段(1.2年级)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整个数学计算水平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通过对课标的研读,我将小学低年级计算内容标准归纳如下: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就低学段计算能力培养而言,我认为应该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重视正确率。帮助学生养成“又对又快”的做题习惯。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数学课程生活化、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由2001年课标中的“双基”变为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例如,下表是对第一学段有关计算技能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在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如下:
1.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速度要求为8-10题/分。
2. 百以内加减法口算,速度要求为3-4题/分。
3. 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笔算,速度要求为2-3题/分。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速度要求为1-2题/分。
5. 一位数除两位或者三位数的除法笔算,速度要求为1-2题/分。
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 “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应该重视的是:“明白算理,明确计算方法”;“提高做题质量”;“通过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可“延迟评价”,树立信心。
新课标说,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低学段的计算主要是口算,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计算训练。在教学中,我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使计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增强计算意识,讲究计算质量和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计算能力的提高要注重讲练结合,做到教师引导到位,学生练习到位,家长监督到位,同时要三方协作到位。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研究具体算理算法,在强化计算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乐峥.培养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 吴新民.低學段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1):573-574.
[3] 梅佳.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000(010):210.
【关键词】 计算 运算 口算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计算存在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基础计算不过关。表现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速度慢,准确性不高。乘法口诀不熟练。而这些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其次,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读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不进行检查、验算等。再次,不会灵活运用一些计算策略。运算顺序混乱,简便计算不能灵活运用,多变的题型不能适应等。
新课标坚持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总目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其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解决问题、方程、几何知识中公式推导及求法和统计知识等更复杂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其中,低学段(1.2年级)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整个数学计算水平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通过对课标的研读,我将小学低年级计算内容标准归纳如下: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就低学段计算能力培养而言,我认为应该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重视正确率。帮助学生养成“又对又快”的做题习惯。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数学课程生活化、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由2001年课标中的“双基”变为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例如,下表是对第一学段有关计算技能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在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如下:
1.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速度要求为8-10题/分。
2. 百以内加减法口算,速度要求为3-4题/分。
3. 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笔算,速度要求为2-3题/分。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速度要求为1-2题/分。
5. 一位数除两位或者三位数的除法笔算,速度要求为1-2题/分。
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 “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应该重视的是:“明白算理,明确计算方法”;“提高做题质量”;“通过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可“延迟评价”,树立信心。
新课标说,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低学段的计算主要是口算,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计算训练。在教学中,我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使计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增强计算意识,讲究计算质量和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计算能力的提高要注重讲练结合,做到教师引导到位,学生练习到位,家长监督到位,同时要三方协作到位。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研究具体算理算法,在强化计算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乐峥.培养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 吴新民.低學段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1):573-574.
[3] 梅佳.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000(0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