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教学的难点集中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张玉新老师《杜诗三首》一课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生硬的解读诗歌的方法,而是着眼于唤醒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美文可以怡情,而好课则需像品一壶老酒一样,慢慢品尝,方能沁人心脾。
一、批注式学习,指导学法潜移默化
文字批注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张老师在课前检测阶段要求学生默写古诗,注意行距,以便做标记,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批注式阅读的能力,学生在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这种方式打开了诗歌学习的另一扇窗。诗歌鉴赏,让人欢喜让人忧,学生在初步享受诗歌带来的诗情画意的美感的同时,却常常苦恼于鉴赏诗歌时的朦胧与焦灼。学生长期困顿于环境与积累的限制,很难真正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表达这些情感的字句之妙。
張玉新老师的“原生态”语文教学观,着眼于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张玉新教授如此阐述其原生态教学观:“‘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就是以生为本,让语文学习回归到其内在规律上来,在语文学习中启迪灵性,追求语文学习之道。”《学记》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张玉新老师《杜诗三首》一课让我看到了一个拥有独立的精神领地和优雅的生命姿态的教者是如何引领学生在精神的丛林里尽情放歌的。
二、且行且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张老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目前古诗学习的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起点。课前导入自然流畅,不留痕迹。张老师引入学生熟悉的杜甫的诗文,不但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诵读和知人论世地解读诗歌做好心理准备。在此阶段,张老师充分关注“生本位”让学生理清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学生通过连续几个问题,迅速将已有的对诗歌的鉴赏经验重新建构,有效整合。
诗歌教学,应该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角度着手,而培养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声色之美只有通过科学的诵读才能感受到,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从音准到韵律,再到情感的把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绝不是放羊式的自由诵读,这种指导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三、“追问艺术”让知人论世如攻坚木
张老师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体状况呢,多病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感知诗句,而后通过与杜甫晚年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维渐渐深入,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生成新问题。好的课堂永远不是以“释疑”为最终结束,学生在张老师的追问下获得知识的迁移,课堂上出现了一连串的“再疑”,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人说有八层意思,是有哪八层?“渚清沙白鸟飞回”从哪里体现悲秋的哀情?这些精彩“再疑”的生成使得我们寻常课堂里的诗歌鉴赏不再肤浅,知识点不再僵化,学生的能力与思维也不再肤浅。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境界。
好的课堂永远不是以“释疑”为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生成更多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有可能是来自知识的迁移,也有可能来自学生在老师点拨下的深度思考。在张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释疑”并不是这节课的终点,无论是“似懂非懂”的非零起点课堂状态,还是对于文章写作风格及现实意义的解读环节,张老师都给学生以充分的“再疑”空间,把真正的创造力还给学生。“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常”是时间长,为什么是“独登台”?这是不是都和这首诗的意境相关啊?这样步步启发,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这样的课堂灵动而深邃。
四、独家“九字诀”把握核心游刃有余
张老师的“九字决”高度凝练了鉴赏诗歌的步骤,通俗易懂,教会学生如何把握诗的内容核心,体味炼字,体味句法,注重章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横向比较杜甫不同时期的诗,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厚度,也形象说明了“诗言志”的道理,学生的知识情感体验再一次升华。张老师的课让我由授课到听课的角色的变化引起认知上的差异,又让我想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大胆地把主动权交给他们。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学生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就像一壶老酒,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体验,由于资质尚浅,对于先生设计的初衷或许理解上会有偏颇,但却总觉得能一次又一次激起我不断思考、不断重组知识体系的念头。在此我有一点思考:在这样的一个高度开放的课堂上,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是否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游离于课堂内外的“看客”该怎样把握?我想这样能够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是我们后辈渴求的教育情怀。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学院高中部(136000)
一、批注式学习,指导学法潜移默化
文字批注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张老师在课前检测阶段要求学生默写古诗,注意行距,以便做标记,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批注式阅读的能力,学生在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这种方式打开了诗歌学习的另一扇窗。诗歌鉴赏,让人欢喜让人忧,学生在初步享受诗歌带来的诗情画意的美感的同时,却常常苦恼于鉴赏诗歌时的朦胧与焦灼。学生长期困顿于环境与积累的限制,很难真正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表达这些情感的字句之妙。
張玉新老师的“原生态”语文教学观,着眼于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张玉新教授如此阐述其原生态教学观:“‘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就是以生为本,让语文学习回归到其内在规律上来,在语文学习中启迪灵性,追求语文学习之道。”《学记》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张玉新老师《杜诗三首》一课让我看到了一个拥有独立的精神领地和优雅的生命姿态的教者是如何引领学生在精神的丛林里尽情放歌的。
二、且行且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张老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目前古诗学习的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起点。课前导入自然流畅,不留痕迹。张老师引入学生熟悉的杜甫的诗文,不但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诵读和知人论世地解读诗歌做好心理准备。在此阶段,张老师充分关注“生本位”让学生理清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学生通过连续几个问题,迅速将已有的对诗歌的鉴赏经验重新建构,有效整合。
诗歌教学,应该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角度着手,而培养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声色之美只有通过科学的诵读才能感受到,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从音准到韵律,再到情感的把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绝不是放羊式的自由诵读,这种指导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三、“追问艺术”让知人论世如攻坚木
张老师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体状况呢,多病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感知诗句,而后通过与杜甫晚年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维渐渐深入,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生成新问题。好的课堂永远不是以“释疑”为最终结束,学生在张老师的追问下获得知识的迁移,课堂上出现了一连串的“再疑”,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人说有八层意思,是有哪八层?“渚清沙白鸟飞回”从哪里体现悲秋的哀情?这些精彩“再疑”的生成使得我们寻常课堂里的诗歌鉴赏不再肤浅,知识点不再僵化,学生的能力与思维也不再肤浅。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境界。
好的课堂永远不是以“释疑”为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生成更多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有可能是来自知识的迁移,也有可能来自学生在老师点拨下的深度思考。在张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释疑”并不是这节课的终点,无论是“似懂非懂”的非零起点课堂状态,还是对于文章写作风格及现实意义的解读环节,张老师都给学生以充分的“再疑”空间,把真正的创造力还给学生。“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常”是时间长,为什么是“独登台”?这是不是都和这首诗的意境相关啊?这样步步启发,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这样的课堂灵动而深邃。
四、独家“九字诀”把握核心游刃有余
张老师的“九字决”高度凝练了鉴赏诗歌的步骤,通俗易懂,教会学生如何把握诗的内容核心,体味炼字,体味句法,注重章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横向比较杜甫不同时期的诗,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厚度,也形象说明了“诗言志”的道理,学生的知识情感体验再一次升华。张老师的课让我由授课到听课的角色的变化引起认知上的差异,又让我想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大胆地把主动权交给他们。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学生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就像一壶老酒,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体验,由于资质尚浅,对于先生设计的初衷或许理解上会有偏颇,但却总觉得能一次又一次激起我不断思考、不断重组知识体系的念头。在此我有一点思考:在这样的一个高度开放的课堂上,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是否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游离于课堂内外的“看客”该怎样把握?我想这样能够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是我们后辈渴求的教育情怀。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学院高中部(1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