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堂讨论
学生甲:老师,我不习惯打腹稿,想一段写一段,写到哪儿算哪儿。即使开始围绕一个中心写,可是写着写着,中途就又有了新想法,岔出别的话题。这会不会被判跑题啊?
学生乙:老师,我写作文经常只有三段,经常在中间一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去。我也觉得不自然,于是尝试多分几段,可是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转换总是不太顺畅。
教师:甲同学撇开中心,横生枝节,这在内容上表现为离题。作文要通盘考虑,不能让逻辑混乱了,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乙同学的问题是内容生硬,缺少衔接,以后写作时要层次清晰,分段适当,段与段之间会用适当的过渡性语句,注意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考纲概述】
结构严谨是对高考作文的较高要求。一般而言,基础等级的作文要求做到结构完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结构的完美统一、逻辑的严谨缜密则是满分作文追求的目标。作文中的结构严谨,是指用清晰的思路来组织安排作文的内容与层次,具体包括:结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彼此呼应,前后照顾,衔接自然,章法合理,中心内容突出,各部分之间相对均衡。但是,考场作文常常出现结构混乱的现象:思路不清,层次不明,逻辑混乱等。比如,记叙文中,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清晰,不完整,人物形象不鲜明;议论文中,中心论点不能统帅分论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证过程不严密;等等。
深潭不起波澜
蔡依瑾
千尺深潭,一探无底,你可曾见它粼粼波光招摇月下?即使在皎洁的月色中,它也依旧深邃平静。
当崔永元在网络上强烈抵制转基因食品时,有多少人因此不知所措,对自己所吃食品产生担忧?当郭美美此类网络红人吸人眼球时,有多少人无意中推波助澜?当所谓大师频频出现,妖言惑众时,有多少人在惶惶中趋之若鹜?
我们对生活的焦虑不安,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被不断放大,急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得以安慰。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混乱的信息泥潭,因信息的混杂更加不知所措,或被功利之人加以利用却浑然不知。于是我们开始愤懑,殊不知,这是怎样一种无知的悲哀!
这就是我们在社会功利、大众焦虑的时代学习的意义。有一个知识丰富、积淀厚重的头脑,才能有一颗冷静自持、淡定不乱的心,不为功利所烦,焦虑所扰。舒梦兰说:“凡事之所贵,必贵其难。”学习而得以自清是如何困难的一件事啊!
贫寒中的居里夫人,不因生活窘困所虑,潜心为理想中的蓝光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学习到忘我的境界,又怎会被无意义的担心、忧虑打扰?
文革中的沈从文先生,饱受迫害,在牛车上、坎坷中渡过一段段泥泞的时光,又有何妨?他依旧可以在那个浮躁的时代淡然地写下“荷花真美”。在钻研中静下一颗被社会牵制的心,默默耕耘中,当然清香自来。
或许如今的学习不在于学到了什么,而在于悟到了什么。
悟到一份冷静,于是在崔永元的长篇大论中,你会冷静下来去寻找真实的答案;悟到一份淡定,于是在清醒中,便不会人云亦云,不让自己深陷泥潭;悟到一份理智,从而揭开一层功利的面纱,发现伪善的本质。
“学数学使人逻辑缜密;学哲学使人思想深刻;学文学使人善于言谈;学美学使人向往美好”。培根的学习观,放在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
就算什么知识都没学到也不要紧,见多了,看多了,自清的状态在了,便不会因尘事而烦心苦恼了。舒国治独自去美国游学,一路看看风景,评评人情,所谓“学习”,不过是在对风土人情的体会中,记下几笔闲言碎语。但因此让人心灵澄澈,文笔清淡。季羡林先生晚年也就“学习”着如何伺弄花花草草,这种学习不仅没让外界红花绿草扰烦了心神,反而让季老如院中花草一般淡雅清香。
学习不过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在纷扰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即一身轻松,思想厚重。厚在学习中修身养性,重在学习中思想积淀。如此学习,所学便在心中扎下了根,名利焦虑之风也就不来吹扰了。
之所以深潭不起波澜,是因为它已足够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明亮扰人的月光下,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人自清自持,让你心中的潭水深邃,不起波澜。
[范文解析]
本文是对“在社会功利、大众焦虑的时代,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引发的思考而写成的一篇优秀作文。文章处处呼应,结构严谨,极有逻辑性。
其一,现实的思考呼应题目。第二段的三个现实材料突出了“不知所措”“推波助澜”“趋之若鹜”三个表现情绪的词语,正好呼应了写作对象中的“在社会功利、大众焦虑的时代”。第三段承上启下之中,又有意突出“焦虑不安”“功利之人”等关键词,扣题很紧。
其二,作文的首尾呼应文题。作文题目是“深潭不起波澜”,作文第一段就以“千尺深潭……深邃平静”类比“知识丰富、积淀厚重的头脑……不为功利所烦,焦虑所扰”。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出现“深潭”,以“学习,只有学习……不起波澜”收束全文。首尾两段自身又前后呼应,衔接自然。
其三,作文的主体部分呼应设问。第二段以关于崔永元、郭美美和所谓大师的三个设问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提出学习能“悟到”“冷静”“淡定”“理智”,能“寻找到真实的答案”“发现伪善的本质”“不让自己深陷泥潭”。有问有答,结构严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四,作文的主体逻辑严密。以“或许如今的学习不在于学到了什么,而在于悟到了什么”这段为界,前面谈“学到”居里夫人忘我的境界,“学到”沈从文在默默耕耘中清香自来。后面谈学习能“悟到一份”“冷静”“淡定”“理智”。“学到”和“悟到”构成递进。其后又补充“什么知识都没学到也不要紧,见多了,看多了,自清的状态在了,便不会因尘事而烦心苦恼了”。这部分补充说明使论证更显严密。
[类文生成]
一篇结构严谨的作文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完整性,记叙文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条理性,文章思路清晰,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层次;严密性,行文之中前后照应,布局周密,上下连贯,主次分明,逻辑严密。除了按照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来写作外,关键还是掌握各类文体的内在特征,严格按照文体结构特色来行文。
记叙文结构
记叙文最常规的结构模式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容易安排,但不易出彩。写作记叙文要能够突破常规来结构文章,如采用巧设悬念、穿插回放、欲扬先抑、画面组合等结构形式。
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并列式,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若干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进行论证;正反对比式,通篇运用对比,可使道理讲得更透彻、鲜明,局部运用正反对比的论据,可使材料更有说服力;层进式,论述时,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到理,这是层进,提出“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怎么样”,这是层进的另一种形式。讲道理层层深入也属于层进式结构。
[有感写作]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君选择。
对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结构严谨、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学生甲:老师,我不习惯打腹稿,想一段写一段,写到哪儿算哪儿。即使开始围绕一个中心写,可是写着写着,中途就又有了新想法,岔出别的话题。这会不会被判跑题啊?
学生乙:老师,我写作文经常只有三段,经常在中间一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去。我也觉得不自然,于是尝试多分几段,可是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转换总是不太顺畅。
教师:甲同学撇开中心,横生枝节,这在内容上表现为离题。作文要通盘考虑,不能让逻辑混乱了,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乙同学的问题是内容生硬,缺少衔接,以后写作时要层次清晰,分段适当,段与段之间会用适当的过渡性语句,注意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考纲概述】
结构严谨是对高考作文的较高要求。一般而言,基础等级的作文要求做到结构完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结构的完美统一、逻辑的严谨缜密则是满分作文追求的目标。作文中的结构严谨,是指用清晰的思路来组织安排作文的内容与层次,具体包括:结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彼此呼应,前后照顾,衔接自然,章法合理,中心内容突出,各部分之间相对均衡。但是,考场作文常常出现结构混乱的现象:思路不清,层次不明,逻辑混乱等。比如,记叙文中,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清晰,不完整,人物形象不鲜明;议论文中,中心论点不能统帅分论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证过程不严密;等等。
深潭不起波澜
蔡依瑾
千尺深潭,一探无底,你可曾见它粼粼波光招摇月下?即使在皎洁的月色中,它也依旧深邃平静。
当崔永元在网络上强烈抵制转基因食品时,有多少人因此不知所措,对自己所吃食品产生担忧?当郭美美此类网络红人吸人眼球时,有多少人无意中推波助澜?当所谓大师频频出现,妖言惑众时,有多少人在惶惶中趋之若鹜?
我们对生活的焦虑不安,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被不断放大,急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得以安慰。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混乱的信息泥潭,因信息的混杂更加不知所措,或被功利之人加以利用却浑然不知。于是我们开始愤懑,殊不知,这是怎样一种无知的悲哀!
这就是我们在社会功利、大众焦虑的时代学习的意义。有一个知识丰富、积淀厚重的头脑,才能有一颗冷静自持、淡定不乱的心,不为功利所烦,焦虑所扰。舒梦兰说:“凡事之所贵,必贵其难。”学习而得以自清是如何困难的一件事啊!
贫寒中的居里夫人,不因生活窘困所虑,潜心为理想中的蓝光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学习到忘我的境界,又怎会被无意义的担心、忧虑打扰?
文革中的沈从文先生,饱受迫害,在牛车上、坎坷中渡过一段段泥泞的时光,又有何妨?他依旧可以在那个浮躁的时代淡然地写下“荷花真美”。在钻研中静下一颗被社会牵制的心,默默耕耘中,当然清香自来。
或许如今的学习不在于学到了什么,而在于悟到了什么。
悟到一份冷静,于是在崔永元的长篇大论中,你会冷静下来去寻找真实的答案;悟到一份淡定,于是在清醒中,便不会人云亦云,不让自己深陷泥潭;悟到一份理智,从而揭开一层功利的面纱,发现伪善的本质。
“学数学使人逻辑缜密;学哲学使人思想深刻;学文学使人善于言谈;学美学使人向往美好”。培根的学习观,放在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
就算什么知识都没学到也不要紧,见多了,看多了,自清的状态在了,便不会因尘事而烦心苦恼了。舒国治独自去美国游学,一路看看风景,评评人情,所谓“学习”,不过是在对风土人情的体会中,记下几笔闲言碎语。但因此让人心灵澄澈,文笔清淡。季羡林先生晚年也就“学习”着如何伺弄花花草草,这种学习不仅没让外界红花绿草扰烦了心神,反而让季老如院中花草一般淡雅清香。
学习不过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在纷扰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即一身轻松,思想厚重。厚在学习中修身养性,重在学习中思想积淀。如此学习,所学便在心中扎下了根,名利焦虑之风也就不来吹扰了。
之所以深潭不起波澜,是因为它已足够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明亮扰人的月光下,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人自清自持,让你心中的潭水深邃,不起波澜。
[范文解析]
本文是对“在社会功利、大众焦虑的时代,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引发的思考而写成的一篇优秀作文。文章处处呼应,结构严谨,极有逻辑性。
其一,现实的思考呼应题目。第二段的三个现实材料突出了“不知所措”“推波助澜”“趋之若鹜”三个表现情绪的词语,正好呼应了写作对象中的“在社会功利、大众焦虑的时代”。第三段承上启下之中,又有意突出“焦虑不安”“功利之人”等关键词,扣题很紧。
其二,作文的首尾呼应文题。作文题目是“深潭不起波澜”,作文第一段就以“千尺深潭……深邃平静”类比“知识丰富、积淀厚重的头脑……不为功利所烦,焦虑所扰”。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出现“深潭”,以“学习,只有学习……不起波澜”收束全文。首尾两段自身又前后呼应,衔接自然。
其三,作文的主体部分呼应设问。第二段以关于崔永元、郭美美和所谓大师的三个设问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提出学习能“悟到”“冷静”“淡定”“理智”,能“寻找到真实的答案”“发现伪善的本质”“不让自己深陷泥潭”。有问有答,结构严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四,作文的主体逻辑严密。以“或许如今的学习不在于学到了什么,而在于悟到了什么”这段为界,前面谈“学到”居里夫人忘我的境界,“学到”沈从文在默默耕耘中清香自来。后面谈学习能“悟到一份”“冷静”“淡定”“理智”。“学到”和“悟到”构成递进。其后又补充“什么知识都没学到也不要紧,见多了,看多了,自清的状态在了,便不会因尘事而烦心苦恼了”。这部分补充说明使论证更显严密。
[类文生成]
一篇结构严谨的作文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完整性,记叙文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条理性,文章思路清晰,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层次;严密性,行文之中前后照应,布局周密,上下连贯,主次分明,逻辑严密。除了按照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来写作外,关键还是掌握各类文体的内在特征,严格按照文体结构特色来行文。
记叙文结构
记叙文最常规的结构模式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容易安排,但不易出彩。写作记叙文要能够突破常规来结构文章,如采用巧设悬念、穿插回放、欲扬先抑、画面组合等结构形式。
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并列式,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若干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进行论证;正反对比式,通篇运用对比,可使道理讲得更透彻、鲜明,局部运用正反对比的论据,可使材料更有说服力;层进式,论述时,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到理,这是层进,提出“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怎么样”,这是层进的另一种形式。讲道理层层深入也属于层进式结构。
[有感写作]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君选择。
对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结构严谨、不少于8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