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uartz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列出了一些关于萎缩的具体数字。作者马克·迪坎布里写道:“美国五大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交易收入总额2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较2009年达到的历史峰值367亿美元下降41%。”
迪坎布里的文章用一些制作精妙的图表描述了这种萎缩。文章指出,交易业务受打击最惨的部分被称为“FICC”。这是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的英文首字母缩拼。
他写道:“这个领域曾经是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公司的主要利润引擎之一,但这种情况已经变了。”
这些变化发生在“沃尔克规则”和“巴塞尔协议III资本规则”等措施之后。前者关闭了银行自营账户的交易活动,后者限制了银行可以借来扩大其头寸之回报及风险的资金额度。
华尔街公司仍然可以为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客户交易证券。但在过去一年,这些更加传统的交易业务也承受了压力。这是出于另外一个原因:技术创新。
迪坎布里写道:“也就是说,电子交易——包括备受诟病的高频交易——已经大大地压缩了股票交易员代表客户匹配买卖订单这项传统工作的利润空间。”
虽然这些大型华尔街机构可能略为稳健且更容易想出应对办法,但它们将无法利用一度让它们变得神秘莫测、激动人心、肯定也更加危险的交易获取“黑箱”利润。不过,如果说大多数股东并没有掉太多眼泪的话,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过去两年,华尔街巨头的股价表现大都好于整个大盘股市场。
在此期间不认可华尔街股票策略师持续不断的看涨宣言的人可能会觉得,约翰·赫斯曼是投资界为数不多的老实人之一。
赫斯曼是赫斯曼基金公司的总裁,多数时候看跌。他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写道,大市已经被大幅高估。
你会看到他是用收入而非利润来给市场估值,因为他认为市盈率估值方法蕴含的利润率假设是不可靠的。
赫斯曼写道:“虽然证据可能让一些人甚感惊奇,但还是要睁大眼睛看看:标普500成份股公司的股价/收入比中位数目前已经大大高于2000年的市场峰值。标普500成份股的股价/收入比平均值现在已经高于那次泡沫期间除了2000年一季度、三季度之外的任何时候。”
需要说明的是,过去五年的很多时候,赫斯曼都曾大错特错。其他人也很少认为当前股价比2000年泡沫高峰时期更贵。但他的分析至少值得一看。
在本专栏文章的最后,我将介绍有人针对沃伦·巴菲特今年早些时候所发言论的一种批评。这种批评很有见地,某种程度上跟巴菲特是针锋相对的。巴菲特的这些言论发表在为他所创办的投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所写的2013年年度致股东信中。
巴菲特曾在他的遗嘱中留下受托管理人应当如何投资他为妻子所留遗产的建议。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描述了这些建议,赢得了指数投资者们的赞扬。巴菲特的指导意见是“将10%的现金放进短期国债,90%的现金放进某个费用非常低的标普500指数型基金(我推荐先锋集团的)”。
但《福布斯》撰稿人布赖恩·波特努瓦认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讲,这样的建议远远谈不上分散化,因为它是严重重仓持有大盘股。他写道:“正如人们深刻理解且有充分证据证明的,面向关联度更低的资产的敞口会形成更加优化的投资组合,所以从美国大盘股分散到任何数量的其他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另类资产类别都是行得通的。”
他还批评巴菲特选择标普500那样的市值加权指数。他写道:“在2000年熊市之前,标普500大约29%的成份股都是科技型企业,其中很多估值过高。同样在2008年危机之前,标普500当中相当大比例的敞口是面向金融、房地产和房贷相关股票,而其中很多都是当年整个市场下跌37%的原因。”
他写道,除了采用市值加权指数,其实还有更好、更新的指数投资方针,“有时候称为‘基本面’或‘智能’贝塔系数——对某些股票或风险因素采用不同的加权方法。”
考虑到很多投资者深受巴菲特观点的影响,波特努瓦的适度抱怨是可贵的,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迪坎布里的文章用一些制作精妙的图表描述了这种萎缩。文章指出,交易业务受打击最惨的部分被称为“FICC”。这是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的英文首字母缩拼。
他写道:“这个领域曾经是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公司的主要利润引擎之一,但这种情况已经变了。”
这些变化发生在“沃尔克规则”和“巴塞尔协议III资本规则”等措施之后。前者关闭了银行自营账户的交易活动,后者限制了银行可以借来扩大其头寸之回报及风险的资金额度。
华尔街公司仍然可以为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客户交易证券。但在过去一年,这些更加传统的交易业务也承受了压力。这是出于另外一个原因:技术创新。
迪坎布里写道:“也就是说,电子交易——包括备受诟病的高频交易——已经大大地压缩了股票交易员代表客户匹配买卖订单这项传统工作的利润空间。”
虽然这些大型华尔街机构可能略为稳健且更容易想出应对办法,但它们将无法利用一度让它们变得神秘莫测、激动人心、肯定也更加危险的交易获取“黑箱”利润。不过,如果说大多数股东并没有掉太多眼泪的话,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过去两年,华尔街巨头的股价表现大都好于整个大盘股市场。
在此期间不认可华尔街股票策略师持续不断的看涨宣言的人可能会觉得,约翰·赫斯曼是投资界为数不多的老实人之一。
赫斯曼是赫斯曼基金公司的总裁,多数时候看跌。他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写道,大市已经被大幅高估。
你会看到他是用收入而非利润来给市场估值,因为他认为市盈率估值方法蕴含的利润率假设是不可靠的。
赫斯曼写道:“虽然证据可能让一些人甚感惊奇,但还是要睁大眼睛看看:标普500成份股公司的股价/收入比中位数目前已经大大高于2000年的市场峰值。标普500成份股的股价/收入比平均值现在已经高于那次泡沫期间除了2000年一季度、三季度之外的任何时候。”
需要说明的是,过去五年的很多时候,赫斯曼都曾大错特错。其他人也很少认为当前股价比2000年泡沫高峰时期更贵。但他的分析至少值得一看。
在本专栏文章的最后,我将介绍有人针对沃伦·巴菲特今年早些时候所发言论的一种批评。这种批评很有见地,某种程度上跟巴菲特是针锋相对的。巴菲特的这些言论发表在为他所创办的投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所写的2013年年度致股东信中。
巴菲特曾在他的遗嘱中留下受托管理人应当如何投资他为妻子所留遗产的建议。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描述了这些建议,赢得了指数投资者们的赞扬。巴菲特的指导意见是“将10%的现金放进短期国债,90%的现金放进某个费用非常低的标普500指数型基金(我推荐先锋集团的)”。
但《福布斯》撰稿人布赖恩·波特努瓦认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讲,这样的建议远远谈不上分散化,因为它是严重重仓持有大盘股。他写道:“正如人们深刻理解且有充分证据证明的,面向关联度更低的资产的敞口会形成更加优化的投资组合,所以从美国大盘股分散到任何数量的其他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另类资产类别都是行得通的。”
他还批评巴菲特选择标普500那样的市值加权指数。他写道:“在2000年熊市之前,标普500大约29%的成份股都是科技型企业,其中很多估值过高。同样在2008年危机之前,标普500当中相当大比例的敞口是面向金融、房地产和房贷相关股票,而其中很多都是当年整个市场下跌37%的原因。”
他写道,除了采用市值加权指数,其实还有更好、更新的指数投资方针,“有时候称为‘基本面’或‘智能’贝塔系数——对某些股票或风险因素采用不同的加权方法。”
考虑到很多投资者深受巴菲特观点的影响,波特努瓦的适度抱怨是可贵的,有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