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的发展,作为传统艺术的曲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文旅非遗发〔2019〕92号),表明了国家对曲艺发展的重视。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曲艺这门传统艺术在网络平台上长足发展,对繁荣文艺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曲艺表演的个人及团体应主动通过网络做好传播与营销,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再次熠熠生辉。
一、引言
曲艺作为一种来源于民间同时又根植服务于大众的传统艺术,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近几年一直被广为探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面对众多网络传媒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曲艺艺术在当前的生存和发展中同样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比如人才凋敝、曲种衰亡、作品难产、观众流失等,发展前景和传承延续令人担忧。曲艺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开拓新平台,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以独立创新的精神寻找多种多样的传播与营销途径,是让自身常青的必经之路。
二、曲艺传播形式的变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曲艺传播形式单一。近代曲艺艺术历经清末的风雨、民国的风霜以及战争年代的洗礼,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曲艺传播常见途径就是到茶馆等场所欣赏,也有私人广播电台的直播、纸报广告和唱片社唱片推广和营销。观众每天可以通过茶馆或剧场门口的水牌了解当天的演出时间、演出顺序、演员及票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台让曲艺传播范围继续扩大。人们在自家通过电波听到曲艺节目。这一时期,电台的传播效果虽然不具备舞台表演的直观性,但电台让曲艺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仅局限于固定的表演场所。这使得曲艺的营销手段稳定化、多样化,丰富了曲艺的传播手段,为曲艺艺术的发展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3. 改革开放后,卡式录音带、录像带受到热捧。优秀的曲艺作品和演员以卡式录音带、录像带为传播载体带动了曲艺的传播。例如,相声、二人转等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曲种灌制的录音带,在这一时期成为曲艺营销的主力军,通过卡式录像带实现了更大规模的推广,让曲艺作品在呈现形式与受众范围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末期,电视的普及也为曲艺的传播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4. 21世纪初期,互联网成为曲艺传播与营销新阵地。此时国内出现了众多专业曲艺网站,例如:中国相声网、我爱评书吧、中国快板网、东北二人转网等,曲艺艺术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聚集,方便了保存与传播。同时,数字技术的普及,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大规模使用,使得曲艺艺术的发展更不需要拘泥于传统形式,手段的多样性与内容的时效性为曲艺文化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手机电台APP,喜马拉雅相声频道、评书频道等应运而生,并且出现了优秀曲艺作品的点击收费方式。这种营销进一步推动了曲艺在大众范围的传播。
5. 进入21世纪,曲艺艺术迎来了一场全新的传播形式的变革。“手机客户端直播实现了让曲艺演员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观众可以在观看网络演出的同时通过弹幕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在观众与观众、观众与演员、演员与演员之间形成即时互动。”①观众遇见喜爱的演员还可以通过刷礼物的方式进行购买观看演出服务。通过网络媒体商务的市场化运营,曲艺作品的作者、演员、社团负责人可以通过网络运营平台,发表作品、发布演出信息、出售门票,使曲艺作品的生产、存储、复制、传播效率空前提高,让曲艺艺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大众艺术。
三、互联网时代曲艺传播遭遇的瓶颈
(一)观众严重断档。面对信息时代的大环境,曲艺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正在面临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曲艺正日益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网络竞争。同时,面对青年受众,曲艺艺术已经开始脱离他们的审美视线,很多年轻观众群体对曲艺仅仅停留在表面化的理解,认为曲艺就只是娱乐节目,没有对曲艺艺术性的认知。曲艺艺术的受众大都是年纪大的人群,这就导致受众群体出现了断层现象。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如果失去了青年一代的青睐,就是失去传承和发展。
(二)部分作品低俗。身处在信息爆炸时代,部分曲艺演员,只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将曲艺作品“模板化”,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现象比比皆是,丧失了曲艺的独特魅力。更有甚者,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演员在表演中多次出现恶俗语言,严重影响曲艺的社会价值。因此,如何将网络传播与网络监管相结合,让曲艺承担起应有的正义感和社会的担当。笔者认为,通过互联网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曲艺网络发展的良好氛围,成为廣大曲艺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三)作品缺少创新。很多曲艺演员为了让其在网络上迎合大众口味,作品往往具有娱乐性,但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失去了曲艺本身应该承担的艺术价值,这样为个性膨胀、创作失范大开方便之门”②,也构成了对网络曲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假若曲艺工作者没有自己的艺术创新路线,网络曲艺极有可能成为快餐艺术。这种曲艺和网络在创作中的互动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四)地区发展差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导致曲艺艺术地区性发展的失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技术与资金支持使得曲艺演员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曲艺作品创作也受到重视。但对于贫困地区,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本身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曲艺艺术,没有办法借助新媒介的传播优势,不能受到较多的关注度,只能湮灭在网络的主流中。例如,相声、评书等曲艺形式,人们对其较为熟悉,受众范围更加广泛,但是对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代表他们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曲种却很少被人提及、被大众所知。
四、互联网时代曲艺传播的革新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文中提到“到2025年,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档案建设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基本完成;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曲艺演出场所数量和演出实践频次持续增长,创建一批驻场演出场所和专题品牌活动。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曲艺的整体活力显著增强,存续状态持续好转,曲种特色更加鲜明,传承队伍有效扩大,受众群体明显增加,曲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从政策层面为曲艺艺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国家已经把曲艺的传承发展提升到一个战略部署的角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在互联网时代也迎来了其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文化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面对文化娱乐发展新趋势,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技术更替,曲艺艺术也需要在传承自身精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曲艺传播借力网络技术才能被更多人知悉,才有利于其发展壮大。 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打破了观众对传统曲艺形式的界限,超出了作品与媒体的简单融合,而是将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在新媒体中进行组合创新。网络新媒体所呈现的多元化、后期制作的夸张效果和强调个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的全面与写实,两者有一种本质性的相通,但又有所区别。因此,新媒体对于曲艺艺术的传播与营销,需要对既成形态的传统曲艺进行全新视觉、听觉印象的形式上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门传统艺术适应当下网络新媒体营销环境。“为此,传统曲艺在新网络媒体中不再是现成的老范品相,而是具有现代品质的传统艺术。但是它比传统更传统、更古典,更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时代美感 。”③
第一,在新时期,人才是社会生产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曲艺艺术要想实现发展,挖掘与培养人才是极其重要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的调整,给那些具有表演能力、创造能力出众的曲艺人才提供可持续发展平台,增加演员收入,从而充分调动曲艺从业者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加大对年轻艺术爱好者的培养,借助新媒体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曲艺艺术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所在,实现梯队建设。通过新鲜血液的补充,让曲艺艺术的传承得到保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二,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曲艺艺术,还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多下功夫。新媒体环境下,使得曲艺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不再仅仅局限在艺术本身,将曲艺艺术与现代媒体融合是实现广泛传播效果的关键一招。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曲艺艺术传承与传播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了曲艺艺术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以及剧场内外的同步直播,突破了传统电子媒介采用录播等形式。
第三,重视年轻受众群体在曲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经过权威的社会调查情况显示,当下曲艺艺术的传播大多是依靠移动媒体实现的。很多年轻受众通过自媒体、网络直播等线上方式接触到曲艺艺术,抖音、火山、快手等直播平台的出现为曲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舞台,这些直播平台与网络媒体具有广泛传播性与形式创新性,使得曲艺的传播效率得到提升,传播过程大大缩短,极大地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因此,曲艺与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曲艺作品走进大众视野,借助媒体环境的优势,加大对曲艺呈现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吸引更多的观众,让观众对曲艺的传播投入精力和财力,主动做曲艺艺术的消费者与传播者。
第四,不断优化曲艺作品的质量。曲艺艺术想要传播得更广更远,作品的质量也是特别关键的制约因素。广大曲艺工作者要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在艺术创作中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坚决抵制粗俗作品,将更多优秀作品呈现出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
第五,曲艺作品在网络中传播必须进行筛选,优胜劣汰。从口传心授到文字记载,再到新媒体的出现,曲艺艺术的传播,都是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少曲艺作品开始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驱使下变得“庸俗化”,這就需要广大曲艺工作者和经营者看清媒介环境下的利与弊,趋利避害,学会利用媒体带给曲艺产业发展机遇,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创造出符合迎合市场又引领思想的曲艺作品,要做到大胆探索,积极为曲艺艺术营销环境搭建平台,努力聚合资源,为曲艺艺术打开更为广阔的网络市场做出努力。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与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曲艺艺术在当前的生存和发展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曲艺艺术要想在新时代中实现新生态,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要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笔者认为,实现两者完美融合应当不断挖掘与培养优秀的曲艺人才,注重曲艺作品品质的提升,并且不断拓宽其在互联网中的传播途径和营销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上曲艺艺术,才能让优秀的曲艺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促进曲艺艺术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
注释:
①孙昭:《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美育学刊》,2016年3期,第8页。
②宋逸飞:《网络文学对中学生阅读习惯与写作的影响》,《赤子》,2018年5期,第1页。
③孙昭:《互联网时代曲艺艺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美育学刊》,2016年3期,第8页。
(作者单位: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