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早晨》的创作背景及其技巧的运用
1.《早晨》作品简述
《早晨》这部作品是由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赵松庭创作。他九岁学习竹笛,他的竹笛艺术工作从事了六十余年,被中国竹笛界公认为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浙派笛子的创始人,被大家誉为“江南笛王”。他13岁就展现出惊人的艺术能力,许多婺剧中的曲调他都能吹奏,所以在之后他的作品中都能感觉到他深厚的昆曲婺剧等2.《早晨》的风格特点
《早晨》这首曲目大致是由三段加一个尾声组成。乐曲中赵松庭先生还加入了大量的吐音、剁音,以及滑音等等。 在一个并不长的小快板里竟运用了十来次剁音。最后在乐曲的第三段,极快的旋律用花舌来演奏,让人感觉一气呵成,是全曲的最高潮。
3.竹笛技巧概述
竹笛的重要技巧是 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
(1)气
气息为首,口风,口型。任何一处环节的忽略都会对演奏者的演奏产生影响,并且会影响我们的演奏效果。吹奏竹笛的时候,松弛的饱满的音色都首要注意的,良好的气息控制与掌握是拥有好音色和演奏优美音乐的前提条件;其次在气息平稳声音稳定的条件下我们对乐曲的整体把握就能更加的自信。
(2)指
学习者在练习或者演奏过程中时双臂和手要松弛,手指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中部轻轻盖严笛孔(小笛子管径小.孔距近,用指尖按较合适)。开放音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大约离指孔一到一点五厘米左右。手指过高动作不迅速,影响吹奏速度;手指太低会使音准变低、音量变小、音色变闷。手指盖闭音孔要严密,不能漏气,但也不要僵硬。在练习的过程中速度因该由慢到快,分层分阶段的练习。
(3)舌
舌头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单吐、双吐、三吐、还有包括运用到舌头的花舌等技巧。其中吐音中双吐在笛曲中最为广泛,同时它也是竹笛技术中的一大难点。
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马迪曾经说:"所谓吐音,不过是把平稳、饱满的长音整齐切断,变成短音而已,在音质上,吐音应与好的长音一致。”在练习笛子的过程中“过程”很重要,从长音-单吐-双吐-三吐。我们要找到一种感觉让舌头保持一种灵巧有弹性的状态。
(4)唇
嘴唇的控制在我们演奏时保持放松状态,吹奏时嘴肌两颊和嘴角往中间收,呈椭圆形。上唇稍微靠前,轻轻靠在下唇正中的、约被下唇盖住四分之一的吹孔中。这样明确的指示仅仅只是对初学者的一个界定,当专业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定得不断调整自己的嘴唇,来完成作品。
二、《早晨》中气、指、舌、唇动作的协调运用
1.节奏的表现
乐曲一开始,赵松庭用的是民乐中通常用到的“引子”,也就是类似于散板的旋律。 而且在第一部分作者非常特别的运用了与以往南北风格都不同的 3/4 拍, 在乐曲中 4/4拍和 3/4 拍相互切换,使曲目更加活泼。乐曲的第二部分,曲调上又回归了南派风格。 在“跳跃的快板”部分节奏欢快热闹,而这还不是全曲最快的节奏,真正的“极快”部分推动了整个曲目走向高潮。 尾声部分的节奏则又缓下来,回归于平静。
2.强弱的表现情感
笛曲《早晨》以“叙述式”的创作方式来描写清晨的景象。 乐曲开头的慢板的强弱变化,由弱渐强的力度表现。还有随后的小快板都表达作者内心的场景,另外曲目尾声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就是后一个大的长音,音量上要求减弱到 ppp这是一种强弱力度的表现反观出情感的不同。
3.音色的变化
在竹笛演奏中音色尤为重要。
《早晨》引子部分演奏中要求口腔松弛,通过鼻腔吸入肺使胸廓的到扩张,横膈肌收缩扩张,气息沉入丹田,绷胃收腹,同时在吹奏的瞬间将气流以适当的直径、宽度、速度及角度吹出。在规范的地使用口型与呼吸,才能使不同音区的音色和发音达到平稳、结实、嘹亮、不虚不浮的效果。
在乐曲后半部分中需将口腔保持半松弛,收紧的状态要控制乐曲的力度,在手指快速变化加快,指、舌、唇、气相互协调一气呵成速度最快达到280,此处音色透亮,也将整首乐曲推上了高潮部分,表达了早晨阳光出现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十分的壮丽。一段快速之后接着就是渐慢渐弱的长音,将整尾声部分做出一个解释。
最后的长音嘴角放松,声音飘向了空中,来来回回的强弱变化,气息却一直保持这平稳,直至12小节结束,声断气不断,给人一种早晨的遐想。《早晨》這首乐曲将竹笛技巧中有代表性的颤、叠、赠、打运用至该曲子,让人感觉不失南方的温文典雅,又有北方刚毅豪迈的情感。
结语
赵松庭老先生创作的《早晨》作品旋律优美,曲调朗朗上口,早已经成为民乐经典。 这首乐曲他仅柔和了南北不同的艺术技巧,而且还将竹笛的艺术风格打开了另外的一条道路,我们作为一代新的音乐人,就因该学习赵松庭老先生的这种不断创新的勇气,我们也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用发现的精神不断发掘民族的、民间的优秀文化艺术元素,利用这些素材不断充实我们的创作,拓展我们的视野。 不断钻研,充实中国民乐音乐理论,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1.《早晨》作品简述
《早晨》这部作品是由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赵松庭创作。他九岁学习竹笛,他的竹笛艺术工作从事了六十余年,被中国竹笛界公认为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浙派笛子的创始人,被大家誉为“江南笛王”。他13岁就展现出惊人的艺术能力,许多婺剧中的曲调他都能吹奏,所以在之后他的作品中都能感觉到他深厚的昆曲婺剧等2.《早晨》的风格特点
《早晨》这首曲目大致是由三段加一个尾声组成。乐曲中赵松庭先生还加入了大量的吐音、剁音,以及滑音等等。 在一个并不长的小快板里竟运用了十来次剁音。最后在乐曲的第三段,极快的旋律用花舌来演奏,让人感觉一气呵成,是全曲的最高潮。
3.竹笛技巧概述
竹笛的重要技巧是 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
(1)气
气息为首,口风,口型。任何一处环节的忽略都会对演奏者的演奏产生影响,并且会影响我们的演奏效果。吹奏竹笛的时候,松弛的饱满的音色都首要注意的,良好的气息控制与掌握是拥有好音色和演奏优美音乐的前提条件;其次在气息平稳声音稳定的条件下我们对乐曲的整体把握就能更加的自信。
(2)指
学习者在练习或者演奏过程中时双臂和手要松弛,手指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中部轻轻盖严笛孔(小笛子管径小.孔距近,用指尖按较合适)。开放音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大约离指孔一到一点五厘米左右。手指过高动作不迅速,影响吹奏速度;手指太低会使音准变低、音量变小、音色变闷。手指盖闭音孔要严密,不能漏气,但也不要僵硬。在练习的过程中速度因该由慢到快,分层分阶段的练习。
(3)舌
舌头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单吐、双吐、三吐、还有包括运用到舌头的花舌等技巧。其中吐音中双吐在笛曲中最为广泛,同时它也是竹笛技术中的一大难点。
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马迪曾经说:"所谓吐音,不过是把平稳、饱满的长音整齐切断,变成短音而已,在音质上,吐音应与好的长音一致。”在练习笛子的过程中“过程”很重要,从长音-单吐-双吐-三吐。我们要找到一种感觉让舌头保持一种灵巧有弹性的状态。
(4)唇
嘴唇的控制在我们演奏时保持放松状态,吹奏时嘴肌两颊和嘴角往中间收,呈椭圆形。上唇稍微靠前,轻轻靠在下唇正中的、约被下唇盖住四分之一的吹孔中。这样明确的指示仅仅只是对初学者的一个界定,当专业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定得不断调整自己的嘴唇,来完成作品。
二、《早晨》中气、指、舌、唇动作的协调运用
1.节奏的表现
乐曲一开始,赵松庭用的是民乐中通常用到的“引子”,也就是类似于散板的旋律。 而且在第一部分作者非常特别的运用了与以往南北风格都不同的 3/4 拍, 在乐曲中 4/4拍和 3/4 拍相互切换,使曲目更加活泼。乐曲的第二部分,曲调上又回归了南派风格。 在“跳跃的快板”部分节奏欢快热闹,而这还不是全曲最快的节奏,真正的“极快”部分推动了整个曲目走向高潮。 尾声部分的节奏则又缓下来,回归于平静。
2.强弱的表现情感
笛曲《早晨》以“叙述式”的创作方式来描写清晨的景象。 乐曲开头的慢板的强弱变化,由弱渐强的力度表现。还有随后的小快板都表达作者内心的场景,另外曲目尾声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就是后一个大的长音,音量上要求减弱到 ppp这是一种强弱力度的表现反观出情感的不同。
3.音色的变化
在竹笛演奏中音色尤为重要。
《早晨》引子部分演奏中要求口腔松弛,通过鼻腔吸入肺使胸廓的到扩张,横膈肌收缩扩张,气息沉入丹田,绷胃收腹,同时在吹奏的瞬间将气流以适当的直径、宽度、速度及角度吹出。在规范的地使用口型与呼吸,才能使不同音区的音色和发音达到平稳、结实、嘹亮、不虚不浮的效果。
在乐曲后半部分中需将口腔保持半松弛,收紧的状态要控制乐曲的力度,在手指快速变化加快,指、舌、唇、气相互协调一气呵成速度最快达到280,此处音色透亮,也将整首乐曲推上了高潮部分,表达了早晨阳光出现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十分的壮丽。一段快速之后接着就是渐慢渐弱的长音,将整尾声部分做出一个解释。
最后的长音嘴角放松,声音飘向了空中,来来回回的强弱变化,气息却一直保持这平稳,直至12小节结束,声断气不断,给人一种早晨的遐想。《早晨》這首乐曲将竹笛技巧中有代表性的颤、叠、赠、打运用至该曲子,让人感觉不失南方的温文典雅,又有北方刚毅豪迈的情感。
结语
赵松庭老先生创作的《早晨》作品旋律优美,曲调朗朗上口,早已经成为民乐经典。 这首乐曲他仅柔和了南北不同的艺术技巧,而且还将竹笛的艺术风格打开了另外的一条道路,我们作为一代新的音乐人,就因该学习赵松庭老先生的这种不断创新的勇气,我们也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用发现的精神不断发掘民族的、民间的优秀文化艺术元素,利用这些素材不断充实我们的创作,拓展我们的视野。 不断钻研,充实中国民乐音乐理论,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