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瘢痕学》第2版出版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康复治疗出院后的长期预后,以及癫痫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康复治疗出院的中重度TBI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死亡率为2.0%,不良预后发生率为16.7%,继发癫痫者占33.3%.功能独立性程度和就业状况比例失衡.继发癫痫组在GOS、残疾等级量表功能部分(DRS-F)、就业部分(DRS-E)等级和生
我院1990-2007年共收治胸部外伤1 024例,其中29例钝性胸外伤发现乳糜胸,发生率为2.83%.现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颈椎椎弓根技术在下颈椎疾病的安全使用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3月76例下颈椎疾病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患者,其中49例为颈椎骨折脱位,23例为颈椎病,4例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均行X线和CT等检查,术中在C形臂X线监视下置钉,术后行X线和CT检查了解螺钉位置. 结果 76例螺钉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CT显示,342枚螺钉中有37枚(10.8%)螺钉
目的 探讨外伤性血管损伤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 方法 分组回顾分析85例血管损伤的1临床资料.损伤部位包括颈静脉、椎动脉、四肢主干血管、肠系膜上动脉.其中交通伤25例、锐器伤60例.行手术治疗62例(血管移植术37例,血管修补术25例),介入治疗23例. 结果 死亡1例,截肢1例.两组共随访58例,所有患者损伤血管通畅情况良好. 结论 及时止确的诊断对于血管损伤的救冶意义重大.介入治疗血管损
研究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够减轻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拮抗TBI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3].这些研究主要涉及NAC的抗氧化作用,很少涉及NAC在抗炎方面的效果,而脑组织炎症反应在TBI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4]。
期刊
空降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规模成建制和复杂地形、气象条件下实施空降成为新时期军事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增加了坠落性撞击伤发生的概率。
期刊
目的 探讨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评估其临床使用价值. 方法 对37例下肢动脉钝性损伤患者(髂外动脉3例、股动脉11例、腘动脉23例,均为单侧损伤,均经术中诊断动脉损伤并已栓塞),采用足背动脉搏动、趾远端针刺出血、患侧与健侧趾温差、趾氧饱和度、多普勒超声和动脉造影作为检查方法.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符合率的差异. 结果 足背动脉搏动(符合率为100%)、动脉造影(符合率为100%)、多
目的 探讨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的基础上,通过自制的配套器械经伤椎椎弓根向上推顶终板,使伤椎椎体内囊腔扩大成形,将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DL-乳酸与ε-己内酯(70:30)的共聚物(PDLLA-CL)制作的可吸收球囊,置于椎体内,注入自固化硫酸钙骨水泥,行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结果 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异物反应
目的 总结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7例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27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可为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提
面部鼻区骨折是最常见的外伤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CT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传统诊断手段的不足日渐显现,漏诊、误诊率较高[1].近年运用CT技术诊断鼻区骨折的报道较多[2,3],逐步成为常规检查,但仍缺乏统一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给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和伤情判定等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为此,笔者对近年鼻骨及鼻旁骨骨折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情况,对骨折进行分型.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