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三个方面着手,阐述水电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对水电的技术管理做了重点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电站管理 新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TM622]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新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水电站管理领域。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光纤技术等现代化媒体的参与,改变了多人值守的传统运行模式,使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更可靠、更安全、更经济、更实用,且保持了技术的先进性,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技术落后的问题,提高了员工的素质,真正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1、组织管理
水电站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本着“实用精简”的原则,避免交叉重叠,人员由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以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运行班组是水电站的最基层组织,由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合格的人员组成。人员配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水电站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班组人员配备和工作班次的确定,应根据电站总装机容量、机组台数、电压高低、自动化程度及技术力量强弱而定。电气和水轮机值班员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分工明确,以便能够各自坚守岗位,及时处理突发事故。水电站管理以岗位责任制为基本原则,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生产管理
2.1生产计划
水电站生产计划包括:年发电量,耗水定额、厂用电及年用电率;单独供电的应考虑输电线路损耗;具有水库调节的水电站应考虑不同时期的允许库水位;以灌溉为主的水电站应列出不同时期的灌溉库容;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的水电站应列出不同时期的防洪库容及年发电成本。
2.2、检修计划
水电站检修分平时维修和年度大修。平时维修根据设备状况制定出维修计划,一般以各台机组轮修为宜。年度大修一般在枯水期进行,具体安排依电站实际情况而定。编制年修计划前应作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一年来设备运行情况及主要缺陷后,确定检修项目及经济预算。
3、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对水电站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要保障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就必须加强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工作包括运行技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
3.1、运行技术管理
电站运行技术管理包括对运行设备监视、运行状况记录、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开关分合闸操作、频率和电压调整及事故发生后紧急恢复等。
3.1.1、监视、记录
监视工作主要是监视各类仪表指示,掌握运行状态以及各类继电器的动作报警状况。但监视工作中必须对下列事项做到心中有数:①要随时掌握电站与输电系统的联网关系;②要对设备状况及运行状态在监视过程中有主次、轻重之分,尤其对设备过负荷特性及其调整极限要特别注意;③要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或在紧急状态时的处理方法,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④要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有关输电线路的临时檢修及施工情况。
记录工作是对各种设备的测量和检查结果在固定时间进行及时记录,通常以运行日志和检查记录表等形式记录。记录的必要性在于:①是准确掌握发电厂、变电站所带负荷、电能质量等的实际情况;②是检查设备及装置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1.2、巡视
巡视是指在运行状态下,从外观上检查运行设备有无异常或隐患,其中也包括设备维护与管理。巡视的目的是检查运行中的设备有无突发性绝缘劣化、异物落人、人为破坏、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火灾危险等,从而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进行一些诸如更换打印纸,给油压装置打压、加油等的简单维护与管理工作。巡视分普通、精密、临时三种类型。普通巡视是为了解有无异常,对全部设备进行巡视,一般隔几个月进行一次;精密巡视是在普通巡视确认没有异常后,进一步作较为仔细的检查以判断是否有隐患,一般几个星期一次;临时巡视是对个别设备临时进行重点巡视,如出现暴风雨、特大负荷前后等。为了提高巡视效率,应针对运行情况安排巡视侧重点。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容易过热部位、开关动作次数、油压装置的油压气压等,对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巡视。
3.1.3、检查
为了使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各种等级的检查,其中最简单可行的就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巡视性检查。同时,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性能以及防事故于未然,在经过一定运行时间以后,要进行更为详细的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分为普通、精密、临时三种类型。普通检查是以确认设备功能并保持其功能为目的,主要指从设备外部进行检查维护;精密检查是以恢复设备性能为目的,主要指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临时检查是以发现设备异常为目的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检查维护。上述检查每几年进行一次,检查时视需要进行适当维护。
3.1.4、验收
发电厂、变电站的设备在定期检修之后、移交生产运行之前应按照规定制度进行严格验收,不同设备验收项目不同。
3.2、运行设备管理
3.2.1、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分为突发故障和劣化故障两大类。设备故障直接威胁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加强故障管理,消灭设备故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3.2.2、缺陷管理
根据对人身和设备造成的威胁程度,设备缺陷分为危急缺陷(一类缺陷)、严重缺陷(二类缺陷)、一般缺陷(三类缺陷)三类。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设备运转在正常良好的状态下,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登记、汇报、处理。设备缺陷管理内容包括:①设备发生缺陷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分析原因和发展趋势,确立类别,做好记录,按设备管理权限分别报告有关部门。②设备在运行中发出异常响声、光亮和气味等现象,在不能确定原因时,应及时记录并制定出分析和查找计划,查清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设备缺陷类别和原因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时,主要负责人应召集运行人员进行鉴定,仍不能得出结论时,应报请上级组织有关人员鉴定。③当设备发生一类缺陷时,检修人员应及早处理,或建议并根据调度人员的指令采取措施,改变运行方式,将带有缺陷的设备停运,防止缺陷演变成事故。④当设备发生二、三类缺陷时,应列人消除计划,或借线路停电检修时进行消除,或列人备用状态紧急消除。⑤发生设备缺陷后,运行人员应将缺陷发生地点、部位、时间和当时环境情况详细记录;消除缺陷后,经运行人员验收合格,缺陷记录可以注销,同时将检修试验情况、缺陷情况列人设备档案。缺陷一次不能完全消除时,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分阶段进行消除。⑥要定期地、系统地分析设备发生缺陷的次数和原因,摸索缺陷发生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设备故障与设备缺陷应实行分级管理,设立设备主人制度,哪类故障与缺陷由班组或设备主人掌握和解决,均应在故障与缺陷管理制度中明确,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4、总结语
在水电站的管理中,只有做好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才能充分地发挥工作人员的最大潜力,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绪平,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13
2、华伟中,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治淮,2009.1
关键词:水电站管理 新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TM622]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新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水电站管理领域。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光纤技术等现代化媒体的参与,改变了多人值守的传统运行模式,使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更可靠、更安全、更经济、更实用,且保持了技术的先进性,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技术落后的问题,提高了员工的素质,真正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1、组织管理
水电站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本着“实用精简”的原则,避免交叉重叠,人员由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以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运行班组是水电站的最基层组织,由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合格的人员组成。人员配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水电站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班组人员配备和工作班次的确定,应根据电站总装机容量、机组台数、电压高低、自动化程度及技术力量强弱而定。电气和水轮机值班员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分工明确,以便能够各自坚守岗位,及时处理突发事故。水电站管理以岗位责任制为基本原则,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生产管理
2.1生产计划
水电站生产计划包括:年发电量,耗水定额、厂用电及年用电率;单独供电的应考虑输电线路损耗;具有水库调节的水电站应考虑不同时期的允许库水位;以灌溉为主的水电站应列出不同时期的灌溉库容;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的水电站应列出不同时期的防洪库容及年发电成本。
2.2、检修计划
水电站检修分平时维修和年度大修。平时维修根据设备状况制定出维修计划,一般以各台机组轮修为宜。年度大修一般在枯水期进行,具体安排依电站实际情况而定。编制年修计划前应作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一年来设备运行情况及主要缺陷后,确定检修项目及经济预算。
3、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对水电站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要保障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就必须加强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工作包括运行技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
3.1、运行技术管理
电站运行技术管理包括对运行设备监视、运行状况记录、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开关分合闸操作、频率和电压调整及事故发生后紧急恢复等。
3.1.1、监视、记录
监视工作主要是监视各类仪表指示,掌握运行状态以及各类继电器的动作报警状况。但监视工作中必须对下列事项做到心中有数:①要随时掌握电站与输电系统的联网关系;②要对设备状况及运行状态在监视过程中有主次、轻重之分,尤其对设备过负荷特性及其调整极限要特别注意;③要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或在紧急状态时的处理方法,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④要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有关输电线路的临时檢修及施工情况。
记录工作是对各种设备的测量和检查结果在固定时间进行及时记录,通常以运行日志和检查记录表等形式记录。记录的必要性在于:①是准确掌握发电厂、变电站所带负荷、电能质量等的实际情况;②是检查设备及装置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1.2、巡视
巡视是指在运行状态下,从外观上检查运行设备有无异常或隐患,其中也包括设备维护与管理。巡视的目的是检查运行中的设备有无突发性绝缘劣化、异物落人、人为破坏、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火灾危险等,从而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进行一些诸如更换打印纸,给油压装置打压、加油等的简单维护与管理工作。巡视分普通、精密、临时三种类型。普通巡视是为了解有无异常,对全部设备进行巡视,一般隔几个月进行一次;精密巡视是在普通巡视确认没有异常后,进一步作较为仔细的检查以判断是否有隐患,一般几个星期一次;临时巡视是对个别设备临时进行重点巡视,如出现暴风雨、特大负荷前后等。为了提高巡视效率,应针对运行情况安排巡视侧重点。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容易过热部位、开关动作次数、油压装置的油压气压等,对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巡视。
3.1.3、检查
为了使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各种等级的检查,其中最简单可行的就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巡视性检查。同时,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性能以及防事故于未然,在经过一定运行时间以后,要进行更为详细的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分为普通、精密、临时三种类型。普通检查是以确认设备功能并保持其功能为目的,主要指从设备外部进行检查维护;精密检查是以恢复设备性能为目的,主要指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临时检查是以发现设备异常为目的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检查维护。上述检查每几年进行一次,检查时视需要进行适当维护。
3.1.4、验收
发电厂、变电站的设备在定期检修之后、移交生产运行之前应按照规定制度进行严格验收,不同设备验收项目不同。
3.2、运行设备管理
3.2.1、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分为突发故障和劣化故障两大类。设备故障直接威胁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加强故障管理,消灭设备故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3.2.2、缺陷管理
根据对人身和设备造成的威胁程度,设备缺陷分为危急缺陷(一类缺陷)、严重缺陷(二类缺陷)、一般缺陷(三类缺陷)三类。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设备运转在正常良好的状态下,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登记、汇报、处理。设备缺陷管理内容包括:①设备发生缺陷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分析原因和发展趋势,确立类别,做好记录,按设备管理权限分别报告有关部门。②设备在运行中发出异常响声、光亮和气味等现象,在不能确定原因时,应及时记录并制定出分析和查找计划,查清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设备缺陷类别和原因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时,主要负责人应召集运行人员进行鉴定,仍不能得出结论时,应报请上级组织有关人员鉴定。③当设备发生一类缺陷时,检修人员应及早处理,或建议并根据调度人员的指令采取措施,改变运行方式,将带有缺陷的设备停运,防止缺陷演变成事故。④当设备发生二、三类缺陷时,应列人消除计划,或借线路停电检修时进行消除,或列人备用状态紧急消除。⑤发生设备缺陷后,运行人员应将缺陷发生地点、部位、时间和当时环境情况详细记录;消除缺陷后,经运行人员验收合格,缺陷记录可以注销,同时将检修试验情况、缺陷情况列人设备档案。缺陷一次不能完全消除时,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分阶段进行消除。⑥要定期地、系统地分析设备发生缺陷的次数和原因,摸索缺陷发生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设备故障与设备缺陷应实行分级管理,设立设备主人制度,哪类故障与缺陷由班组或设备主人掌握和解决,均应在故障与缺陷管理制度中明确,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4、总结语
在水电站的管理中,只有做好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才能充分地发挥工作人员的最大潜力,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绪平,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13
2、华伟中,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治淮,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