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的五个“不可或缺”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数学课堂应当既有对技能技法的精雕细琢,又有使道德品性潜滋暗长的作用,促进性格、心性、习惯、品性等方面的淬炼养成。特别是在当前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应该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从纯技能掌握走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的培养,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道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心胸的开阔、意志的坚强、人文素养的提升、数学品格的锻造、数学文化的浸润、德性生命的丰盈,才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中更加重要的目标。
  融合人文教育不可或缺
  课堂是“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唤醒什么?是仅仅唤醒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还是大面积唤醒孩子们的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显然,在核心素养被热议的今天,只有后者才是更为值得关注的。千万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与技能技法的提高没有关系就忽略、屏蔽、删除。数学教师,应该实现由技能技法到人文选择的华丽转身,以此打造摇曳生姿的人文课堂、德育课堂和情感课堂。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应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进行资源的筛选、甄别和重组。
  细微处积淀品质不可或缺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其实就是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体现了国家“立德树人”的大局教育观。而小学数学又是孩子们初涉科学的带头学科,对于这些未来科学的掌握者来讲,如果不能从底部积淀厚重的人生品质,恐怕无法去掌握造福于人类的科学,也无法运用科学去为人类创造幸福。造就良好的品质,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对此,我们的做法是打好计算功底,以防因计算误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抓好阅读功底,以防大而化之的习惯,最终酿成终身遗憾。也就是说,小学数学要从细微处,积淀科学素养、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优秀品质,这就是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俯下身子,關注幽微细节,注重日常教学,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构建人文生态和德育生态,以此发展核心素养。
  引领时德性思考不可或缺
  核心素养的十八个要点中强调的“人文底蕴”等,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任务,数学课中同样可以思维引领,把相关知识和资源内化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和情感维他命。所谓“把书读厚”,不仅仅针对语文学科,也针对数学学科。因为数学学科中的一些沉甸甸的数学资料,已经影响到孩子们的德育生命,波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怎么能不把它“读厚”呢?对于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而言,因为“读厚”而开阔出的精神版图愈广,孩子们愈能在美好的德性发展之路上走得长远。
  独到处提升审美不可或缺
  语言文学艺术有文字之美,音乐艺术有声乐之美,绘画艺术有画面之美。培养孩子们审美情趣,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学必选科目。即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普及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感悟美、创造美,并表达数学所独具的数学美的情感,使之成为真善美、创造美好生活的使者。数学本质是一门科学,而科学中就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美,并能创造出万千之美,追求科学就是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从数学开始,得从由无到有的独到处开始,这也是教者的匠心独具,教者的慧眼识真。比如,数学教学定理中的正反,无不渗透着一种缜密的逻辑美;数学图形与数字中显现出虚实、上下、对立、对称、构造等美学元素,有矛盾的对立统一美,有思维的发散折射美,有逻辑的缜密细致美。教者在教学中,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审美情趣的提升,也就实现了德育教育。
  延伸时未来发展不可或缺
  好的数学课堂应该“既着眼于当下学习又放眼于未来发展”。所谓“未来”,不仅仅是知识层面,而是情感、心灵、道德等多重层面;所谓“未来”,还指数学学习不能仅仅拘囿于当时当地,而应拓展到未来领域。如此,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建设孩子们的精神大厦和道德大厦。数学教师应该特别注重未来发展,通过探究延伸将孩子们的学习扩充到一个更宽泛的时空内。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核心素养一点一滴地落成,有利于小学数学高效理想课堂的生成、打造与拓展。所谓“故事”发挥、“课题”发挥、“幽默”发挥、“例题”发挥、“名句”发挥、“问题”发挥等等,只要有利于孩子们道德大厦与精神世界的奠基与建造,教师均可以大胆一试。数学教师应该扮演多种角色:一个积极的资源重组者—尤其要“把教材看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有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注意教材中沉甸甸的思想因子、情感因子和德育因子,使之重组,为“我”所用;一个巧妙的思维引领者—引领孩子们“啃”懂教材知识的同时,品尝到人文、道德和思想的馥郁与芳香;一个长远的拓展延伸者—引领孩子们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与数学精神对话,与德育生命对话,使数学课堂成为鲜活生动的素质教育平台,以此让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双兴小学)
其他文献
为了激发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兼顾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效整合已有教研经验和方法,通州区第八片区教研组在学前研修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逐渐摸索出新的片区教研方式,以此来提高片区教研质量,促进保教干部管理水平。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概括本学期片区工作重点。  创新教研方式,推进三级教研  为了提高区域教研共同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发挥教研指导的实效性,在继承和发挥本区域内已有教研模式及方法
期刊
虚词是汉语表达中的重要语法手段,它历久不衰的存在,使得汉语表达语意丰富与用法灵活的特征更为显著。阅读时,只有真正读懂虚词,才能细密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准确理解文章的情感意旨。这是深入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方法,学习现代白话文如此,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这里利用传世名篇《荀子·劝学》中的“蟹六跪而二螯”一句,选取其中常见的文言虚词“而”字,简析它在上下文语境中的意义与作用,进而对于文章阐发思想内容的影响,
《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5条规定的彩礼返还规则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会导致不公平的裁判结果。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经开始了实质意义上的共同生活时,彩礼不应全额返还。已办理结婚登记,但婚姻存续期较短时,彩礼应予酌情返还。彩礼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但是解除条件不应该是“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应该是“未维持两年以上的婚姻关系”。因为彩礼的给付目的不仅仅在于办理结婚登记,还在于维持长久的共同生活。非婚同居或婚后两年内请求返还彩礼的,法院应综合考虑同居、生育、过错等因素确定返还数额。结婚两年后才请求返还彩礼的,法院则应不
【摘要】传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近年来,教育部统编的初高中语文课本中都增加了优秀的传记作品,可见传记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更密切了。有感于此,本文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关注传记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中的新地位,基于传记作品的文体特性,开展中学传记教学的若干探索。  【关键词】传记,新地位,文体特性,教学建议  传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优秀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