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清州是山东运河区域工商业重镇,可作为鲁运北社会城镇的代表。面对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作出的不同应对,体现了运河背景下城市个性。
对于区域社会史研究而言,中心城市的分析探究尤为重要。美国学者施坚雅教授的“中心地”理论,将区域市场划定位由六大层级构成的六边形理论,核心即为中心城市。作为一区域内最典型的公共空间,中心城市对区域社会史研究者做定向分析提供了代表性,是极佳的研究切入点。对于明清时期区域社会变迁极为明显的山东运河区域,鲁运河从南旺分水枢纽南北分流,区域也可以其为界,划分为鲁运北与鲁运南。其中临清州与济宁州为鲁运区域最大的两座工商业重镇,故本文拟以临清州为鲁运北之代表,研究山东运河区域城镇发展概况。
临清州的选址与建立
临清县自北魏设,后或设或废,几经迁徙,至元代迁至今临清城南八里处,离汶、卫交汇处尚远。元开会通河,引汶水通于卫河,从此汶河与卫河交汇处的地理形勢大为改变,二河所夹之中州成为商贾云集、货物集散之地,很快成为一市镇,名为会通镇。洪武二年迁临清县治于此,但经济仍然萧条,直至永乐十三年会通河全线贯通,内河航运发达,政府于临清当地设粮仓、建钞关,临清的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南北漕运的转输中心之一,形成中心城市的条件才得以具备。
据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
“北魏置清渊县,始筑城于卫河西四十里,今名旧县集。宋建炎间患水,移曹仁镇在会通河南五里许,亦名旧县,皆有遗址。明洪武二年,徙县治汶、卫环流之中,未及城。正统十四年,兵部尙书于谦建议筑城,从之”。
临清州的内部力量
京杭运河的开通并未带来农耕技术的变革,但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为鲁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主要包括棉花、花生、烟草等。运河的畅通也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加之本地人口增多,临清州城镇居民数量不断增长,至清中期至十万以上。关于临清州的人口数量变化,据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康熙时临清州人口为“旧额六万三千八百一十九丁”。
临清二城商品流通数量大,服务业十分发达。临清州的商业繁荣主要得益于其地理位置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利用京杭运河与卫运河两条水路主干与其他水路、陆路相结合,物资商品可通过临清州转运至全国各地,辐射明代13布政司中的9个,清代关内18行省中的14个及关外的广大地区,甚至远及西藏、内蒙等边疆特区。而临清州兼有三种不同级别的市场功能。临清州内部,它既是零售商业构成的消费市场,又是农产品集散市场,同时还是多种商品的中转批发市场。而作为鲁运北区域及卫运河流域的中心城市,临清市场为鲁西、豫东和直隶一个相当广大的区域提供商品流通服务,例如为冀、鲁、豫三省进行商品粮丰欠调剂。同时还作为商品转运枢纽在全国性经济运转中为南、北两大经济区的物资交流服务,流通密集程度与南北生产需求量成正比,例如南北棉纺织品及丝织品贸易。
由此可见,基于如此交通便利条件下,因流通转运而蒸蒸日上的临清,其城市的工商业属性极其浓厚,城内店铺林立,手工业生产与小商品流通成为该城市工商业经营的主流,其士绅阶层控制力相对薄弱。
临清州所受外部力量
明清时期临清州始终是重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税关之一,明代临清钞关税额曾位八大钞关之首,国家于此收取重税。虽然清代临清州河工任务极重,但本地管河单位却只为临清汛,主官临清州州判仅官秩从七品,人微言轻。州内最高级别官员为直隶州知州,官秩正五品,政府力量相对薄弱,对临清州的外部力量多为经济压迫,首先是于临清州设立钞关,并收取重税,“榷关之来旧矣,临清居运河冲要,南接淮关,北接天津,关帆樯并,集百货流通,商贾操厥奇赢,趋利若骛,籍而税之,以寓逐末之意”。
关于明末至清中期临清钞关商税税额的变化,《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
“崇正闲岁额银七万六千二百七十一两有奇,国朝顺治十三年,减税银五万一千九百七十一两有奇,岁额银一万四千二百两。康熙二十五年增税银五千三百八十四两,岁额银二万九千六百八十四两。五十年额办铜筋一十五万三千八百四十六筋门,今停每筋派水脚银五分,共额解水脚银七千六百十二两三钱一分二厘五毫二,共应解银三万七千三百七十六两三钱一分二厘五毫。五十三年监督题报缺额,六十年增税额八千两”。
临清州商品流通迅速,以牙人为代表的中人数量大增,甚至组建了大规模的牙行,而政府面对牙行高额利润,不断增收牙杂税与托运货物的牛驴税“牙杂税仍旧额银八两六钱,雍正四年户部覆准,嗣后各省牙帖一例,由布政司钤盖印信颁发,不许州县滥给。牛驴税仍旧额银三两一钱五分,雍正四年后尽收尽解”。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的畅通,使得原本破败凋敝的鲁西区域社会产生巨变,大到生产关系,小到衣食住行,都带有了浓厚的运河特色。基于经济发展条件,国家大力发展临清中转经济,而兼有三级市场的临清工商业属性日益浓厚,城市性格趋于开化与重商逐利,带动了全国的工商业流通,而国家也从此收取重税,成为典型的运河中转城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对于区域社会史研究而言,中心城市的分析探究尤为重要。美国学者施坚雅教授的“中心地”理论,将区域市场划定位由六大层级构成的六边形理论,核心即为中心城市。作为一区域内最典型的公共空间,中心城市对区域社会史研究者做定向分析提供了代表性,是极佳的研究切入点。对于明清时期区域社会变迁极为明显的山东运河区域,鲁运河从南旺分水枢纽南北分流,区域也可以其为界,划分为鲁运北与鲁运南。其中临清州与济宁州为鲁运区域最大的两座工商业重镇,故本文拟以临清州为鲁运北之代表,研究山东运河区域城镇发展概况。
临清州的选址与建立
临清县自北魏设,后或设或废,几经迁徙,至元代迁至今临清城南八里处,离汶、卫交汇处尚远。元开会通河,引汶水通于卫河,从此汶河与卫河交汇处的地理形勢大为改变,二河所夹之中州成为商贾云集、货物集散之地,很快成为一市镇,名为会通镇。洪武二年迁临清县治于此,但经济仍然萧条,直至永乐十三年会通河全线贯通,内河航运发达,政府于临清当地设粮仓、建钞关,临清的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南北漕运的转输中心之一,形成中心城市的条件才得以具备。
据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
“北魏置清渊县,始筑城于卫河西四十里,今名旧县集。宋建炎间患水,移曹仁镇在会通河南五里许,亦名旧县,皆有遗址。明洪武二年,徙县治汶、卫环流之中,未及城。正统十四年,兵部尙书于谦建议筑城,从之”。
临清州的内部力量
京杭运河的开通并未带来农耕技术的变革,但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为鲁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主要包括棉花、花生、烟草等。运河的畅通也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加之本地人口增多,临清州城镇居民数量不断增长,至清中期至十万以上。关于临清州的人口数量变化,据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康熙时临清州人口为“旧额六万三千八百一十九丁”。
临清二城商品流通数量大,服务业十分发达。临清州的商业繁荣主要得益于其地理位置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利用京杭运河与卫运河两条水路主干与其他水路、陆路相结合,物资商品可通过临清州转运至全国各地,辐射明代13布政司中的9个,清代关内18行省中的14个及关外的广大地区,甚至远及西藏、内蒙等边疆特区。而临清州兼有三种不同级别的市场功能。临清州内部,它既是零售商业构成的消费市场,又是农产品集散市场,同时还是多种商品的中转批发市场。而作为鲁运北区域及卫运河流域的中心城市,临清市场为鲁西、豫东和直隶一个相当广大的区域提供商品流通服务,例如为冀、鲁、豫三省进行商品粮丰欠调剂。同时还作为商品转运枢纽在全国性经济运转中为南、北两大经济区的物资交流服务,流通密集程度与南北生产需求量成正比,例如南北棉纺织品及丝织品贸易。
由此可见,基于如此交通便利条件下,因流通转运而蒸蒸日上的临清,其城市的工商业属性极其浓厚,城内店铺林立,手工业生产与小商品流通成为该城市工商业经营的主流,其士绅阶层控制力相对薄弱。
临清州所受外部力量
明清时期临清州始终是重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税关之一,明代临清钞关税额曾位八大钞关之首,国家于此收取重税。虽然清代临清州河工任务极重,但本地管河单位却只为临清汛,主官临清州州判仅官秩从七品,人微言轻。州内最高级别官员为直隶州知州,官秩正五品,政府力量相对薄弱,对临清州的外部力量多为经济压迫,首先是于临清州设立钞关,并收取重税,“榷关之来旧矣,临清居运河冲要,南接淮关,北接天津,关帆樯并,集百货流通,商贾操厥奇赢,趋利若骛,籍而税之,以寓逐末之意”。
关于明末至清中期临清钞关商税税额的变化,《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
“崇正闲岁额银七万六千二百七十一两有奇,国朝顺治十三年,减税银五万一千九百七十一两有奇,岁额银一万四千二百两。康熙二十五年增税银五千三百八十四两,岁额银二万九千六百八十四两。五十年额办铜筋一十五万三千八百四十六筋门,今停每筋派水脚银五分,共额解水脚银七千六百十二两三钱一分二厘五毫二,共应解银三万七千三百七十六两三钱一分二厘五毫。五十三年监督题报缺额,六十年增税额八千两”。
临清州商品流通迅速,以牙人为代表的中人数量大增,甚至组建了大规模的牙行,而政府面对牙行高额利润,不断增收牙杂税与托运货物的牛驴税“牙杂税仍旧额银八两六钱,雍正四年户部覆准,嗣后各省牙帖一例,由布政司钤盖印信颁发,不许州县滥给。牛驴税仍旧额银三两一钱五分,雍正四年后尽收尽解”。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的畅通,使得原本破败凋敝的鲁西区域社会产生巨变,大到生产关系,小到衣食住行,都带有了浓厚的运河特色。基于经济发展条件,国家大力发展临清中转经济,而兼有三级市场的临清工商业属性日益浓厚,城市性格趋于开化与重商逐利,带动了全国的工商业流通,而国家也从此收取重税,成为典型的运河中转城镇。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