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系统能力培养的环境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isuifengpi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知系统能力包括感性与理性思维能力。环境设计是经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产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课程,人的感知系统能力在环境设计中具有极为广阔的利用空间,本文首先概述感知系统能力,其次论述环境设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感知系统能力如何融入进环境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
  【关键词】感知系统 环境设计 开放式课堂教学
  【项目成果】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改立项项目《基于感知系统能力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5GJB249)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77-01
  1 感知系统能力和环境设计课堂
  1.1 感知系统能力
  由环境设计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的环境设计流程,可以看出环境设计课堂设计必须同时运用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感性和理性是人类常有的两种思想状态,对于人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具有重要的影响。感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表面的感觉,主要依赖人的直觉和情绪;而理性是指对事物进行更加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认识,这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理性是感性的深化和升华。将感性和理性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实践,具体体现为:在理性思维模式下,设计者必须考虑到设计方案有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特定规律,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而感性因素则使得设计者在追求作品的美感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更有特点的表达方式传达自身的理念。
  1.2 感知系统能力对环境设计的积极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讲,事物的客观规律大致上限定了设计的结构和范围,使不同设计人员的作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而正是这些共同特性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感知系统能力则在理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多元化的处理。对同一个细节的设计,可能不同的设计者在不同的设计主题和不同的设计理念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就增加了环境设计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不至于出现所有景观设计完全雷同的情况。
  2 环境设计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分析套路化,缺乏艺术个性
  设计实践的前期分析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环境设计成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强调设计分析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保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现阶段在课程设计环节中,由于学生对于基础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限制,其前期的调研分析过程往往粗浅,缺乏实效意义,甚至流于形式。学生获得的基础信息和分析内容大致相同,分析结果也大同小异;并且分析结论也不一定能贯彻设计始终,设计成果必然缺乏原创性和艺术个性。即使能够在前期进行科学有序的调研分析,设计对策也客观清晰,但是也常常因缺乏信息转换以及空间创造的能力,出现大量缺乏艺术个性、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案,这种程序化的分析套路和缺乏指导性的分析结果,不但失去设计分析环节的意义,也使学生逐渐对前期调研分析失去热情。
  2.2 课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脱节
  现阶段环境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讲授和课题设计两部分。大量的理论内容占据多数课时。授课方式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讲授内容也过于程序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致使设计课程逐渐被理论化;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大部分理论内容并没有和课程设计相结合,学生不能在具体设计实践中领会和论证理论知识,导致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得不到锻炼,固然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结果。
  3 环境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如何与感知系统能力相互融合
  3.1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功底
  学生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就需要具备三种基本技能:首先是文笔能力,也就是设计方案需要简练的文字说明;其次是口才能力,就是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是绘图能力,就是需要艺术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用开放式互动教学训练文笔、口才和绘图能力。首先學生的设计方案都需要语句简练、通顺,严格的绘图;其次把设计方案在讲台上演说,展示给师生面前,通过自己的清晰地语言表达能力使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所以每个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争先恐后去展示自己设计方案,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进而为了在大家面前展示最好的一面,学生们在设计上都会更加努力和认真,求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意性。通过这种开放式互动教学,首先提高了学生的文笔、口才和绘图能力;其次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和促进的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再次学生通过一次一次的比较,每次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提高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设计方案制作达到版面设计的要求,绘图达到完美和创新的效果,内容更加有说服力。
  3.2 着重强化设计观念和思维训练
  环境设计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过程。设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感性思维意识和科学严谨的理性分析方法。
  3.3 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力和情感感知力
  在图式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建立体验联系和转换是环境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对于实际空间的感知可以获取场地基础信息和情感感受,发现设计问题,检验图式空间形态设计的优劣。环境设计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力和情感感知力,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空间体验和认知敏感度;能够在一定的认知高度发现设计问题,获取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和深刻的场所情感体验,这些将是后期设计的重要依据。
  3.4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平衡下的环境设计课程教学
  学生在环境设计中表现出来的激情与创造力是可贵的创意品质,但这种创意品质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引导,在设计中没有理性分析的约束,感性思维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可以导致生态破坏,经济浪费以及文化断裂;而设计中如果缺乏设计师对景观独到的敏锐的感性认知,则可能产生没有个性的平庸作品。在设计过程中,能否正确把握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的关系,并适时地进行合理的转换,是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要想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就应在设计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对场地的理性分析和对景观的感性认知相结合,将推理与想象相结合,利用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方法去解决环境设计空间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寅:环艺专业课程建设的后现代思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刘骏:景观设计教学中的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中国园林,2014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合适的物流人才,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成为中国物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国外与香港地区代表性的大学物流本科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其课程特色,最后总结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香港物流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168-01    我国的物流产业起步较晚,但有
城市测绘行业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行业,而在其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时仍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才能提高行业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规范化水平。
【摘 要】 本文就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农村中学;必要性;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农村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只有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实现高效的学习与发展。因
摘 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课堂授课和阶段性考核两方面,对多媒体的应用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a)-018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传感技术的发展。本篇文章分析了传感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历史,对检测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当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形势,基因工程学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结构进行疏理、整合和探索,加大了买践教学内容整合力度,耥建“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科研训练”三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任何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因此有必要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培养策略。  1.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而展开相应情境创设活
地源热泵系统涉及多方面内容,以地埋管式为例,在设计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土壤的热响应、换热器长度等问题,同时设计的时候要兼顾土壤的冷热平衡,以确保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摘 要:博物馆物是历史变迁的真实证物。物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而逐步向多元化延伸。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自然、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和解读,折射出现实社会物质与精神活动,体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物是博物馆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立馆之本,它具有解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博物馆物的展示服务功能进行解读:以物为信息载体发挥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效,以满足观众需求和吸引更多的观众为宗旨。通过对物的内涵
结合工程实践施工及管理经验,介绍了桥梁装配式墩台施工的常施工技术,着重讨论了施工施工工艺及其施工控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施工、监理等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