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幼儿教育中,“区角活动”是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及同伴进行合作游戏的活动形式。与集体教学相比,“区角活动”更适合幼儿的积极学习。最突显的行为表现是: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高控制,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完全不让幼儿插手,都是老师一手包办,甚至玩什么,怎么玩,教师都事先进行预设,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和程序来玩,否则就认为孩子是“淘气包”,甚至将孩子逐出游戏区。如此一来,孩子就完全成了教师包办下的“区角活动”的一个个操作者、演练者,没有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幼儿在活动区角里主动自发地活动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孩子参与创设“区角活动”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它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笔者所在幼儿园,中班活动室的一角被布置成了“我是小小书画家”,孩子们美工课上的作品贴满了整面墙,入园或离园时,有的孩子都会急不可待地将家长拉到自己的作品前,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大作”,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不知什么时候,哪个淘气的孩子将粘贴的图画撕下了,直接用彩笔在墙上涂画了萝卜、苹果、菠萝等果蔬,旁边的一棵大树上还站着一只小鸟,将整洁的墙壁涂得乱七八糟。
  不少孩子来老师面前状告这个淘气的孩子。不过,老师非但没有批评这个淘气鬼,还在班上肯定了他的创意。这孩子得意之极,骄傲地扬起小脸说:“其实我还没有画完呢,树上的鸟窝我还没有来得及画上去呢!”老师一时惊愕,孩子真富有创意!老师也来了灵感说:“那不如我们给小鸟做一个鸟窝。”于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棕色的卡纸剪成细条,一起在大树上给小鸟做了一个鸟窝。这下可好,活动室的墙面变成了“涂鸦园”。墙面看起来似乎很糟糕了,但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的自主性更强了,也越来越有创意。
  孩子在活动中自己发掘材料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操作材料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但有些老师往往依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投放游戏材料,完全不让幼儿参与其中,浑然不知材料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以致影响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中就难以获得发展。
  为此,笔者在大班创设了一个养鸡场的活动区角:用各种纸盒造成了一排排整齐的鸡笼,鸡笼前摆放着用卡纸做成的一长条“食槽”,“食槽”旁边隔一段距离就摆放一个供鸡饮水的罐头瓶,鸡笼里还有用白纸剪成的一枚枚鸡蛋。活动区角开放的头几天,孩子们争着去喂鸡、捡鸡蛋,兴致极高。几天后,孩子们玩腻了,每次去养鸡场就喂鸡和捡鸡蛋两件事,渐渐地,去的孩子就少了,老师辛辛苦苦布置的“区角活动”区眼看就没了“市场”。
  一天,有一个孩子带来了一支没有针头的注射器,煞有介事地从“笼子里抓了一只鸡”在捣鼓。笔者悄悄地走过去问:“你在干什么呢?”她说:“我在给鸡鸡打预防针。”原来,她爷爷在养鸡场工作,她去养鸡场玩时见过的。是呀,现在大型的养鸡场不知要给鸡打多少次预防针呢!于是,笔者发动孩子们带了许多无针头的注射器来给鸡打预防针。在他们的创意下,笔者又和孩子们一起将废纸剪成纸粒放在鸡笼里当鸡屎,于是,养鸡场里又多了扫帚和撮箕。这样,养鸡场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活动兴致又高涨起来了,而且有些材料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创意,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成长,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
  孩子参与制订“区角活动”规则
  幼儿“区角活动”中的规则提示具有保障性功能,它的建立和运用,可以保障活动的基本进程,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制约不符合活动要求的行为。笔者之前曾参观了一些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区,看到大多数活动区都有人数提示、操作提示和规则提示。这些都是老师为了保障“区角活动”有序开展而制订的束缚孩子的条条框框,孩子们完全被动地接受。笔者认为,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让孩子参与制订游戏规则,那么孩子就更容易接受。比如:在活动时,总有调皮的孩子不是很专注,喜欢东游西逛,甚至捣蛋;有人就提议守纪律的孩子就奖小贴画,后来又发展到哪个贴画多达5张,就可以兌换1张“贵宾卡”,凭“贵宾卡”就可以随时自由选择活动区——他因为表现好,哪个活动区都随时欢迎他加入。
  让幼儿参与制订游戏活动规则,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游戏活动中存在的不便,保证了活动区活动有序开展,拓展了“区角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幼儿的参与,使幼儿“区角活动”有理、有节、有序地开展。另外,大班幼儿还可以担当活动区的管理者,让他们负责一个活动区人数、时间和小贴画的奖励等,他们会比老师更公平,更严格。笔者曾以为教师是孩子“区角活动”中最好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殊不知,教师有时也扮演了一个干预者、破坏者;现在强烈感受到,孩子们自己参与管理,与完全被动接受管理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总之,幼儿园里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并具有初步的活动能力,他们不愿意总是做一个单纯的接受者,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愿意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幼儿园,教师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区角活动”才能成为幼儿真正需要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城北幼儿园)
其他文献
石家庄市行知小学始建于2012年,是一所充满朝气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学校以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引领,追求“在海阔天空中过生活,便是在海阔天空中受教育”的理念,着力打造富有自身文化的行知特色学校。  传承理念,谋求发展  学校的最终发展是文化与理念的传承和发展。行知小学承接了陶行知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大成,并进行不断完善和塑造,初步形成了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体制,通过课堂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致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通过对课堂的投入来进行语文的掌握,同时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是当前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更加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的观念
期刊
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就像是一把金钥匙,对于开启幼儿心灵、陶冶高雅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学期,本着“教师有专长,幼儿有特长”的大主人、小主人特色,园里新增了“小主人妙妙屋”系列特色社团活动,笔者承担了大班“小主人妙妙屋中”的“小歌手”特色活动的教学任务。对于大班幼儿学习新歌的形式,笔者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地学习歌曲,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地灌
当今,是历史题材小说、电影、电视剧爆炸的时代,初中历史课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从中找到历史观的精髓所在,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从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来看,新课程课堂教学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课堂教学过于程式化,从学习“洋思”教学模式到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直到现在的“导学案”等教学模式的推广,都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课改思维;二是教师的双手得不到解放,虽然教案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