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雷雨》中女性人物的命运悲剧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pingzh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雷雨》 女性命运悲剧 文化现象 文化及社会根源
  曹禺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剧作家,《雷雨》是其重要代表作品,这部剧作以两个家庭,三十年的恩怨作为主线,其中产生了四对相互交织的感情纠葛,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不断,矛盾纠葛不清,直至最后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以悲剧惨淡收场。这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多数学者都是从社会层面的广义角度出发,对《雷雨》的剧情矛盾冲突、人物情感、特定情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依据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创作背景,他们大多认为作者创造出的人物命运悲剧更受古希腊式悲剧命题的影响;然而,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出发,相比男性人物而言,由于社会时代的压迫与中国传统纲常伦理思想等的束缚,女性人物命运的悲剧性显得更为深刻,因而对《雷雨》中女性的命运悲剧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揭示其在命运窘境中苦苦挣扎却难以挣脱的深层次文化及社会根源,则显得更为意义重大。
  1.封建传统文化影响
  女性悲剧的产生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对传统女性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就被君主当作两国和亲、友好邦交的工具,例如西汉时远嫁乌孙的公主刘细君,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听从君主的号令远嫁乌孙,甚至在乌孙之主猎骄靡去世之后,被迫又一次嫁给他的孙子岑陬,在细君不肯从命时,汉天子只说:“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戴春阳,2009:43)。”这种将女性作为和亲工具的事件直到清朝还经常发生,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封建的旧社会,女性只是作为利益交换的工具,可以随意拿来交换,在这个时候,女性是没有被当做“有尊严的人”的意识的。就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妻子蘩漪一般,她只是家族拿来巩固世家之間的联系、以获取实际利益的工具,即便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也无法撼动这“铁律”一般的准则,这也正是她一生悲剧的开端。
  长期以来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束缚使传统女性逐渐习惯了自身的劣势地位。在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假如要建立起婚姻关系,门当户对、财力相当这两点首当其冲,而这种无爱的婚姻关系就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因此,家庭就成了禁锢女性的樊笼。首先拿蘩漪来说,周朴园对她没有关爱之情,她只是周朴园拿来支撑“圆满家庭”的摆设,因长期以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杨天宇注,2004)”的铁则,她在嫁进夫家之后,全部的生存空间也只限制在周公馆内,家庭的禁锢让蘩漪绝望之余,只能在周公馆内找一个人来寄托自己枯死的爱情,而这正加速了其人生悲剧的发生,这种命运的悲剧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发生的,任其如何挣扎,也无法挣脱这宿命一般的牢笼;其次是侍萍,三十年前她与周家少爷周朴园的相恋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阶级门第之念,她不可能与周朴园建立婚姻关系,而旧社会中,受这种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周朴园也对此习以为常,因而便注定了侍萍的人生悲剧。
  在男女内外尊卑界限明确规定之后,就有了对女性“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时有言,“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杨天宇注,2004)。”而《周礼·天官·九嫔》则言,“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徐正英、常佩雨注,2014)。”在这种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要以“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在父母将其嫁出时,她们只能依附丈夫生活,还要冠上丈夫的姓氏,一辈子禁锢在家庭当中。《雷雨》中的鲁侍萍,包括其母亲梅妈都是如此,在嫁给自己的丈夫后,她们甚至连自己的姓氏都无法拥有,只能冠夫姓,以彰显自己作为男性“所有物”的一面。
  2.社会时代影响
  中国古代构建女性道德标准的社会规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文的礼制与法律规范;另一个是包括风俗惯习、观念舆论在内的不成文的规范;另外,整个社会父权文化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也渗透在社会所有的观念与行为当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便形成了压迫、歧视女性生活的普遍现象,女性很难超越自身的局限,这也正是《雷雨》中女性的悲剧隐隐带有宿命性的原因。
  《雷雨》中的侍萍与四凤都是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女性,她们恪守妇德,遵从社会为其制定的伦理道德,但是在这种特定时代下,在这种父权文化的统治下,她们是没有话语权,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的。鲁贵虽然只是周公馆的下人,但是在鲁家他就是绝对的主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可以随意地使唤侍萍与四凤伺候他,将妻子与女儿的钱拿来偿还自己的赌债,侍萍与四凤在外辛苦劳作时需要听主人的使唤,回到家后还要任劳任怨地服侍鲁贵,但是她们习惯性地遵从这种社会约定成俗的伦理道德规范,没有任何怨言,这正是她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这一系列描述都直接体现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社会伦理道德与父权文化对女性生活的束缚,正是这样的束缚,让她们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
  《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此时的中国正经历过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两场思想解放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宣扬妇女解放、开放女禁等,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并没有立刻消逝,受到新思潮影响的只是一些知识分子,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依然存在,在这种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尤其是门阀世家中的女性,虽然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但家族的利益与深刻的伦理道德规范依然禁锢着她们,其内心本质是依然没有得到革新的,因而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怎样挣扎,其命运枷锁都是无法摆脱的。蘩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矛盾女性,她接受过新式教育,想要突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但是她的内心本质依然是“旧式”的,她只是以一种有违伦常的方式进行疯狂的反抗,而且在面对儿子周冲与四凤的事情时,她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却只是因其深重的阶级偏见与门第思想,因而她的这种主仆意识与封建观念又说明她的内心还停留在旧时代;由这样一个人物可以类推到当时整个时代中,新式思想启蒙运动的冲击根本无法撼动封建制度这个“庞然大物”,这也正是在这种特定时代下女性悲剧产生的深刻根源。   3.心理因素
  在这种长期的桎梏下,经济上及社会地位上对男性的依附使得女性逐渐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她们逐渐将此内化为内心的准则。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过,“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善人(2009)”,传统女性已经习惯性地将这种压迫视为理所当然,这样一来,传统女性在心理上逐渐处于劣势,她们将自己放在从属地位,逆来顺受,而在思想上无法获得独立也使得她们逐渐生出宿命意识,将自己一切的悲剧看成是命运的安排,因而在这种特定时代背景下,传统女性无法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共同利益去奋起抗争。萧红曾说过,“作为女性而言,其自身天空是低的”,正是由于她们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及主体意识的缺失,以及封建传统文化、社会时代背景等外在因素的推波助澜,最终导致其不可逆轉的人生悲剧。
  曹禺曾说过,《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2005)。”通过对社会的敏锐观察,他创作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成功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为了探究这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从不同方面探索其普遍文化现象,阐述了促使女性走向悲剧深渊的文化及社会根源。
  曹禺自己在回看这部剧作时曾言,“像一场噩梦,死亡,惨痛如一只签子似的夹住人的心灵,喘不过气来(2005)”,可以想见,这部惊心动魄的人间悲剧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而剧作中表现出的女性悲剧文化成因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残留的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影响,都使得现代生活中对女性的束缚依然存在,家暴女性的事件屡屡发生,触目惊心,但由于法律层面的不完善,即使博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依然得不到圆满的解决,部分女性依然活在家暴的噩梦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春蕾”项目诈捐事件也足以说明“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贫困山村地区女性的合法权利依然得不到全面保障,捍卫女性正当权益的道路依然坎坷不平;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即便遇到困难挫折,广大女性也要团结起来,积极运用法律、媒体等力量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抗争,正如胡风说过的,“但从梦里醒过来以后,我们保存的仅仅是它给与我们的热力和被它洗净过的心灵,用这来更坚强地对待赤裸裸的现实的人生(蔡益怀,2016:23)”,我们也要能够用坚定的心灵对待人生的苦难,为争取真正意义上女性地位的平等,为自由美好的明天而不断奋进。
其他文献
1.在我和诗之间  我血肉的心脏与你隔着多远的距  离  扑通扑通,这是心跳的声音  一面对,便要去追赶  那里聚集着安静的众贤  我活在脆弱之地,被俗务纠缠  在尘埃中,黑暗、易朽  我知道你的存在:明亮而宽阔  在我和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我听见你在召唤,隔着千山万水  你如此清澈、深沉,像高处的光  你要我跟随那节奏  在我和诗之间,就隔着一层纸  2.我未醒来,你依然隐匿  你正盛开,一
期刊
关键词:青春之歌 革命 知识分子 女性  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著作之一,《青春之歌》描写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成长,林道静由个体解放的“五四”热血知识分子在通往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下的三次洗礼的成长中逐渐转变为具有集体意识的成熟革命者。小说以林道静这个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在开文就赋予了她“五四”新思潮的个体解放思想,因此在林道静的步步蜕变中也具有着强烈的女性身份革命书写,以及在两相碰撞下
关键词:《金粉世家》 北京文化 胡同文化 中西交融 张恨水与老舍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1927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是是北洋军阀时期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的爱情婚姻,其间穿插众多人物关系,情节吸引读者。这部小说以北京为背景展开,描绘了老北京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状况,展示北京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这对作者的创作产生影响,与传统小说比,《金粉世家》体现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张恨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 空间书写  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内含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动词;它也不再止步于静止的地理或物理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变动不居的社会概念,空间成为一个流动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动态的变化以及种种矛盾和异质性,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重组和建构”。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从三元辩证法的角度将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如自然和宇宙)
内容摘要:如今时代快速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更加紧密,口语交际成为人类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也变得尤为重要,其在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升社会地位。虽然课程改革推进已经实施近十年,但是我国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水平并没有显著提升,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
近年来,关于身体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到底什么是身体、舞者需要什么样的身体、如何进行身体训练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本文对身体美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作出分
内容摘要: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英美文学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中西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开展英美文学课程的意义,之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开展英美文学课程的原因,接着讨论高校教育中开展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最后探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的措施。   关键词:英美文学 教学 人文思想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