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让农民面对市场时的自信更强了,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增强了,还实现了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的转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农民利益也实现了最大化。
5月13日,笔者跟随巴州致胜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庆治,来到尉犁县团结乡东海子村,村民王庆奎正在忙活着指挥工人建造钢结构大棚,一道道焊花亮起,大棚显得非常结实,笔者上前去用力蹬大棚架,棚架纹丝不动,特别坚固。
王庆奎是尉犁县丰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建造这些大棚却完全听从闫庆治的建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种新生事物,巴州库尔勒、尉犁、和静、轮台等四地的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发展的方式,使单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再升级,使合作社成员再扩容,实力再增强、产业链条再延伸。
从单一到多元,合作社急需“变身”
巴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是“郁郁葱葱”。据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890家,涵盖杏子、棉花、香梨、蔬菜、果园鸡养殖、牛羊养殖、生猪养殖、农机服务、加工、运销、中介服务等多个行业。探索建立起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模式,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遍布全州的农民专业联合社不仅传播着最新的生产技术,还带着农户勇闯市场,力量不可小觑。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打独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满足不了社员的诸多需求,合作社急需“变身”的呼声日益迫切……
2003年,从河南来到轮台县,在阿克萨来乡阿克萨来村三组种植蔬菜大棚的闫庆治这方面的感受就特别深。
闫庆治是轮台种植蔬菜大棚的带头人,十年来,在他的带动下,轮台县的蔬菜部分实现了自给,而且很多维吾尔族乡亲在他的帮助下,都学会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一亩地顶以前十几亩地的收入。目前上百个维吾尔族农民跟着他种大棚,阿克萨来乡也成了轮台县和其他地方的菜老板经常来拉菜的基地了。
在这样的势头下,去年,闫庆治牵头成立了轮台致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从分散到抱团,市场竞争打出“组合拳”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闫庆治发现,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合作社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合作社资金力量不足,普遍存在集约化程度低、生产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大多小规模合作社由自由散漫惯了的农民组成,单打独斗,没有大局意识,各做各的,各卖各的,品质千差万别,价钱有高有低,市场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合作社在利益的驱动下,各自为政,互相之间通过竞相压价进行着低水平竞争,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很多农民合作社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得到大企业的认可。这让他感到很困惑。
因为种植蔬菜,闫庆治和一些农业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困惑,在这些专家们的解析下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规范和联合,通过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形成“组合拳”,促使合作社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他的困惑,恰恰其他一些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有。所以,很快,他的想法就得到了尉犁县丰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静县苗红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库尔勒聚丰棉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响应”。
正当闫庆治为如何联合而犯愁时,他结识了在内地很多地区已经成功地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强强联合”工作的张浩。在他的丰富经验的指导下,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3月在库尔勒成立了,购买农资、选择品种、种植技术、销售网络,全部实现统一,在市场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种把合作社联合起来的模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撑起了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新式阴阳棚高投入高产出
从外观看,这种钢结构大棚和一般的钢结构大棚还不太一样,它建在一个传统的大棚背后,棚内的中间有一道屏风一样的东西。
王庆奎说,这种棚叫阴阳棚,是一种最新的高效、节水、环保的设施农业大棚,他是在闫庆治指导下开始搞的。
闫庆治说,通常蔬菜大棚后面四五米的地块,由于后墙遮阴,常年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这种阴阳棚就是在传统大棚的北侧,共用后墙,增加一个同长度但采光面朝北的棚,两者共同形成阴阳棚。采光面向阳的称为阳棚,采光面背阳的称为阴棚。阳棚种植喜光蔬菜,阴棚则种植蘑菇、芹菜等喜阴蔬菜。“阴阳棚能充分利用阳棚后面的空间,共用一堵墙,节省建造成本。在冬天,由于有了阴棚的遮挡,阳棚的温度也会提高。”闫庆治道出了阴阳棚的好处。不仅如此,阴阳棚还可以大大减少蔬菜的发病率或延后发病时间。
而栽菇后的废菌料,经过简单发酵,又是大棚蔬菜极好的有机肥。
这样一个占地3亩的阴阳棚,建造成本为16万元,虽然投入很高,但是王庆奎一点也不担心。他告诉笔者,“我们总共5户社员,共46亩地,全部建成这种新式大棚了。”笔者问他,建这么多大棚,不怕菜种出来卖不掉吗?
他自信地说:“销路根本不愁,我们跟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签了合同,就是按订单种的,全部包销,价格比市场价高,我算过了,至多两年,全部成本就都收回来了。”
尽管这几家合作社都是刚刚联合起来,但是,根据市场需要,他们已经选好了一些品种,蔬菜西红柿、黑樱桃、白黄瓜、红心白菜,都是极为优良的品种,都按绿色蔬菜的技术去种植管理,成熟后由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一年可以收三茬。
库尔勒聚丰棉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志红告诉笔者,社里的8户社员,共有1700多亩地,以前都是种棉花,这几年棉花价格都不是很好,但是种植成本却在逐年上涨,特别是拾花的价格,棉农们很难有高收益。所以,今年大家在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种一部分蔬菜大棚。“虽然没有种过,但是我们之间签的有合同,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高于市场价收购我们的蔬菜,技术服务也是免费的,我们一点风险都没有,干嘛不种呢。今年好了,明年还要增加种植面积呢。”
闫庆治说,“我们为啥敢和这些合作社都签订订单呢,因为我们掌握了销售网络,另外,我们还有蔬菜配送中心、食品加工厂,品相好的蔬菜就通过蔬菜配送中心销售,品相差一些的就用于加工。如果不是联合做事,农民专业合作社永远也达不到这个规模。“
尉犁县团结乡党委书记马光涛告诉笔者,乡里的农民以前都是单一种植棉花,持续增收比较困难,风险也不易分散。所以乡领导也一直在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这样的阴阳棚在全县是首个,县财政按一个棚2.5万元给予补助,还按照每棚每年3万元的标准连续提供3年贴息贷款。
在采访中,笔者感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让农民面对市场时的自信更强了,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增强了,还实现了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的转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农民利益也实现了最大化。
5月13日,笔者跟随巴州致胜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庆治,来到尉犁县团结乡东海子村,村民王庆奎正在忙活着指挥工人建造钢结构大棚,一道道焊花亮起,大棚显得非常结实,笔者上前去用力蹬大棚架,棚架纹丝不动,特别坚固。
王庆奎是尉犁县丰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建造这些大棚却完全听从闫庆治的建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种新生事物,巴州库尔勒、尉犁、和静、轮台等四地的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发展的方式,使单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再升级,使合作社成员再扩容,实力再增强、产业链条再延伸。
从单一到多元,合作社急需“变身”
巴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是“郁郁葱葱”。据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890家,涵盖杏子、棉花、香梨、蔬菜、果园鸡养殖、牛羊养殖、生猪养殖、农机服务、加工、运销、中介服务等多个行业。探索建立起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模式,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遍布全州的农民专业联合社不仅传播着最新的生产技术,还带着农户勇闯市场,力量不可小觑。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打独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满足不了社员的诸多需求,合作社急需“变身”的呼声日益迫切……
2003年,从河南来到轮台县,在阿克萨来乡阿克萨来村三组种植蔬菜大棚的闫庆治这方面的感受就特别深。
闫庆治是轮台种植蔬菜大棚的带头人,十年来,在他的带动下,轮台县的蔬菜部分实现了自给,而且很多维吾尔族乡亲在他的帮助下,都学会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一亩地顶以前十几亩地的收入。目前上百个维吾尔族农民跟着他种大棚,阿克萨来乡也成了轮台县和其他地方的菜老板经常来拉菜的基地了。
在这样的势头下,去年,闫庆治牵头成立了轮台致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从分散到抱团,市场竞争打出“组合拳”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闫庆治发现,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合作社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合作社资金力量不足,普遍存在集约化程度低、生产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大多小规模合作社由自由散漫惯了的农民组成,单打独斗,没有大局意识,各做各的,各卖各的,品质千差万别,价钱有高有低,市场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合作社在利益的驱动下,各自为政,互相之间通过竞相压价进行着低水平竞争,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很多农民合作社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得到大企业的认可。这让他感到很困惑。
因为种植蔬菜,闫庆治和一些农业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困惑,在这些专家们的解析下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规范和联合,通过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形成“组合拳”,促使合作社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他的困惑,恰恰其他一些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有。所以,很快,他的想法就得到了尉犁县丰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静县苗红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库尔勒聚丰棉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响应”。
正当闫庆治为如何联合而犯愁时,他结识了在内地很多地区已经成功地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强强联合”工作的张浩。在他的丰富经验的指导下,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3月在库尔勒成立了,购买农资、选择品种、种植技术、销售网络,全部实现统一,在市场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种把合作社联合起来的模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撑起了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新式阴阳棚高投入高产出
从外观看,这种钢结构大棚和一般的钢结构大棚还不太一样,它建在一个传统的大棚背后,棚内的中间有一道屏风一样的东西。
王庆奎说,这种棚叫阴阳棚,是一种最新的高效、节水、环保的设施农业大棚,他是在闫庆治指导下开始搞的。
闫庆治说,通常蔬菜大棚后面四五米的地块,由于后墙遮阴,常年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这种阴阳棚就是在传统大棚的北侧,共用后墙,增加一个同长度但采光面朝北的棚,两者共同形成阴阳棚。采光面向阳的称为阳棚,采光面背阳的称为阴棚。阳棚种植喜光蔬菜,阴棚则种植蘑菇、芹菜等喜阴蔬菜。“阴阳棚能充分利用阳棚后面的空间,共用一堵墙,节省建造成本。在冬天,由于有了阴棚的遮挡,阳棚的温度也会提高。”闫庆治道出了阴阳棚的好处。不仅如此,阴阳棚还可以大大减少蔬菜的发病率或延后发病时间。
而栽菇后的废菌料,经过简单发酵,又是大棚蔬菜极好的有机肥。
这样一个占地3亩的阴阳棚,建造成本为16万元,虽然投入很高,但是王庆奎一点也不担心。他告诉笔者,“我们总共5户社员,共46亩地,全部建成这种新式大棚了。”笔者问他,建这么多大棚,不怕菜种出来卖不掉吗?
他自信地说:“销路根本不愁,我们跟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签了合同,就是按订单种的,全部包销,价格比市场价高,我算过了,至多两年,全部成本就都收回来了。”
尽管这几家合作社都是刚刚联合起来,但是,根据市场需要,他们已经选好了一些品种,蔬菜西红柿、黑樱桃、白黄瓜、红心白菜,都是极为优良的品种,都按绿色蔬菜的技术去种植管理,成熟后由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一年可以收三茬。
库尔勒聚丰棉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志红告诉笔者,社里的8户社员,共有1700多亩地,以前都是种棉花,这几年棉花价格都不是很好,但是种植成本却在逐年上涨,特别是拾花的价格,棉农们很难有高收益。所以,今年大家在巴州致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种一部分蔬菜大棚。“虽然没有种过,但是我们之间签的有合同,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高于市场价收购我们的蔬菜,技术服务也是免费的,我们一点风险都没有,干嘛不种呢。今年好了,明年还要增加种植面积呢。”
闫庆治说,“我们为啥敢和这些合作社都签订订单呢,因为我们掌握了销售网络,另外,我们还有蔬菜配送中心、食品加工厂,品相好的蔬菜就通过蔬菜配送中心销售,品相差一些的就用于加工。如果不是联合做事,农民专业合作社永远也达不到这个规模。“
尉犁县团结乡党委书记马光涛告诉笔者,乡里的农民以前都是单一种植棉花,持续增收比较困难,风险也不易分散。所以乡领导也一直在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这样的阴阳棚在全县是首个,县财政按一个棚2.5万元给予补助,还按照每棚每年3万元的标准连续提供3年贴息贷款。
在采访中,笔者感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让农民面对市场时的自信更强了,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增强了,还实现了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的转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农民利益也实现了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