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鲠在喉”的案例及其说明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cazr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人口,逻辑推理,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27—03
  
  《历史教学》编辑部转来的与我商榷的文章拜读了。首先,我非常感谢同行对我的关注和爱护!向商榷文章的作者致谢!我很高兴,又感到莫大的鞭策和压力。我们这些被大家捧起来的所谓“名人”,以后说话还真要小心才是,不要自以为是。一不小心,就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商榷文章中对我的观点均引自陈杰老师《教师怎样面对课堂生成性的问题》,而不是我发表的文字,所以,我立即找来陈杰老师的原文,发现案例记录不错,问题起源于文章中引用的我的一次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从文章中就可以看到,陈老师表示是根据自己的记录回忆的,并没有经我本人审阅(这也是本刊的疏忽。——编者)。所以,我觉得可能有必要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向编辑部和读者作个交代。
  2007年3月,在《历史课程网》的博客上看到南京宁海中学刘向荣(网名是“两京两宁”)老师“骨鲠在喉”的案例(见附件)和数十个献计献策的跟帖,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感到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似乎还习惯或擅长于对学生的问题从政治或道德层面进行说教,缺少“历史教师”这个专业的特点和教育效果的敏感性。尤其是跟帖者绝大多数是当今比较活跃的青年教师,这使我更加担忧——因为他们是我国未来历史教学的重要力量。
  学生有问题,敢于提出,乃至与教师发生了公开的“冲突”,说明他们在积极思考,有错误是正常的,首先应当持鼓励的态度。关键是历史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善于从史实出发讲清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进而升华为正确而实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案例,就现象来看,提问题的学生似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了偏差,至少不符合教师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反其道而行之了。但是,究其直接原因,学生有可能确实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也有可能纯粹是思维方法的问题,只是在提问的表述上不够完整准确;还有可能是一种幼稚的“搞笑”,或者其他原因。现在的学生比我们自己当年做学生时要自主、大胆和随意得多,究竟属于什么原因,从刘老师的博文上看不出来,也许刘老师并没有留意。但我觉得,不管出于哪一种原因,面对全班学生的愕然“失语”,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当想的是抓住这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契机,从史学的角度摆事实、讲道理,先解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上的问题,以后继续观察学生的变化,再决定是否需要或如何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有了理性思维这个前提,即使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必要的话,可以用两次世界大战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其评价来类比,效果就会好得多。哪怕这时候再用其长辈亲属在三年困难时期“可能”的遭遇来假设和体验,也不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对抗。深入下去,有可能还会涉及社会发展中“恶的动力”与人类追求的普世价值观——“以人为本”等理论问题。但无论如何,在没有搞清原因之前就用“上纲上线”和道德高压的谈话方式,从本质上看和学生处于相同的思想水平,是一种变相的压服,现在的学生嘴上不说,心里不会认可,至少比较聪明的学生很可能是这样的。因此,在实际效果上只会加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偏离和蔓延,甚至对教师的治学和人格发生不良的看法和情感倾向。不像我们这一代,做学生时,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或者虽然有问题,但只要老师有了定论,就不再思考地“驯服”了。
  所以,如果我碰到刘老师这样的情况,肯定也会“骨鲠在喉”,坐立不安的。这是负责任的表现,是好事。那么,就知识和思维方法上看,该如何“诊断”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呢?
  “如果当初不饿死那么多人,我们今天人就更多了”,反过来说就是“因为当初饿死了那么多人,所以今天人就少了一些”。 这是一个假言推理,其成立的条件是:“饿死那么多人(A)”是“今天人就少一些(B)”的充分条件或充分而必要条件,即有A必有B,或非A就非B。所以,只要论证了前者A不是后者B的这两种条件——即有A反而非B,或非A却结果B——就推翻了这个假言推理:
  
  1 从事实上看,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的实际情况是:饿死了这么多人(A),才有随后的人口空前高速的反弹型或补偿性生育,人口不是少了,反而更多了(非B)。这可以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进行:解放以后,我国的人口进入了高增长阶段,出生率迅速提高,死亡率比解放前大大降低,但用通常的标准来看,还是较高的;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人口是低出生率伴随高死亡率;62年以后,人口出现了报复性增长,63年的人口出生率高达43.37‰,是高出生和低死亡率时期。与此同时,各地还不断有溺女婴的现象;到七十年代初期,人口增长与国家发展已经严重失衡,政府不得不改变国策,无奈实行计划生育,情况才得到了逐步缓和。越穷、越死人,人们就越怕人少,越想人多,越生孩子,这是符合社会规律的隋A反而非B]。
  
  2 假设“如果当初不饿死那么多人(非A)”,那么,就意味着中共不犯一系列“左倾”错误,不搞“三面红旗”大跃进,当然也包括不再错误地批判马寅初的人口理论等等,而是按“八大”路线实事求是、全力以赴地搞好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如此,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综合实力、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提高了……这时候,人们还愿意多生孩子吗?越富,大家反而不愿意多生孩子了,人口反而可能会相对少一些(B)。发达国家和地区莫不如此,甚至政府鼓励人们生育,大家还不愿意生,促使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变成了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已经浮出水面。这也是符合社会规律的。(非A却结果B)
  以上只是从形式逻辑角度思考的,如果从辩证逻辑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口的多与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人口的素质有关。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口并不嫌多,低素质、低能力的人口多了才是问题。人们富了,受教育的水平和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即使同样的人口数量,就可能不会嫌多。就像我们现在,一方面说中国人多,一方面还要引进人才,不仅“海归”,还有外国高技术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的数量固然与自然人口的基数有关,但人口的增长速度并不单纯地取决于自然人口基数的多少,而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生产能力、人口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育观念、行为等多种因素有关。至于从影响生活水平高低的意义上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某一历史时期人口的“多”和“少”,千万不要忘记这更是相对的,在特定的自然资源前提下,必须具体地考虑人口质量及其物质、精神生产水平以及生育政策等多种实际存在的因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公式或模式。   想通了以上这些问题,再来看学生,缺了哪些知识和思维方法,就可以“缺阴补阴、缺阳补阳”地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了。
  以上是我的基本想法,写了一幅帖子,原想跟在刘老师博文的后面参与讨论,但考虑到这也是一种公开发表的形式,对话又有一定的困难,有可能误伤刘老师和跟帖教师的积极性,就取消了,希望和刘老师个别交换意见,请他综合大家意见和建议,自己来回答,可能会更有意义。
  去年底,我曾借花献佛把这个案例给上海市某区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的面试答辩。今年初,又将其作为学科教学论博士入学考试的试题。结果令我懊丧,绝大多数回答都基于道德谴责水平,只有极个别的似乎触及了应当诊断原因和先用事实说话,一起阅卷的评委、教授也都大为感慨,这使我耿耿于怀。
  今年4月中旬,我到南京参加一个会议。南京师大姚锦祥先生早知我的愿望,特地通知刘老师来看我,圆了我的梦。由于会议很紧凑,在餐桌上才得空闲,我大致谈了自己前述看法。当然,由于没有黑板演示,我去掉了其中关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专业术语。概而言之,我说的是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具备的史学的基本特点和教育教学思路,并没有讨论到应当具体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施教,如教师问题式讲述示范或引导学生讨论、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等等,因为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和兴趣情况,以及教学计划来决定的,而我并不了解刘老师的班级,他的博文里也没有详细交代。当时,台北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也在场,他同意我的基本想法——对学生的问题,历史教师要首先并擅长从历史的角度帮助学生如何具体地确认事实,先搞清楚“是什么”,再讨论或有史料根据和历史意识地想象“为什么”。在我谈到人口增长的原因有许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不仅取决于自然人口,更可能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并举例欧洲、日本时,张教授还补充了他所知道的台湾省的情况,以证实我的观点。在场的还有其他的与会教师,大多感到通过这个案例及其分析,有必要认真思考我提出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史学特征的思想意识和方法的问题。刘向荣老师也表示,回去后要认真反思,举一反三,并写成新的文章。
  4月下旬,浙江省举行优质课评比。应省教研室周百鸣兄之邀,赛前我作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优质课评价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我充分肯定了浙江省这次评比的设计思想和海宁市教研员朱能老师提出的教学“三境界”,并发挥了我的理解。其中,举了这个例子,内容与在南京讲的基本相同,由于既定主题的关系,更侧重从历史教师要发展自己“史”教的特点和智慧的角度,想说明的是历史教师要有历史科学的“招法99——大象无形,用事实说话,不要动辄就用政治或道德“棍子”,哪怕主观上没有这个意图,哪怕这“棍子”舞得很亲切柔和,都不利于当代学生的发展;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希望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不要形成甚至习惯于“上纲上线”、道德谴责的简单做法,应当学会史学特有的本领。为此,教师自己平时要十分注意作出示范,特别要关注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有群体感染力的“火花”,体现历史科学与人文的智慧,这可能是更重要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境界,也没有具体地展开应当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实施。陈杰老师是与会者,听了我的报告有些感想,于是在文章中引用了我的部分讲话,虽然在局部论述上基本符合我原意,但可能没有全面和清楚地交代我讲话的前提、场合、目的和角度,在客观上引起了有些读者的误会。尽管就他这篇文章的主题来看,也许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借此表示诚恳地欢迎同行继续考量我的研究、观点和文字。
  附《骨鲠在喉》案例:
  昨天的事情了,可到今天,这个细节始终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昨天下午,我在初二(6)班上历史课,内容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学习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内容后。我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导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中国还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苏联逼迫中国还债等原因,致使中国进入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为了使学生认识这次错误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的严重灾难及其深刻教训,我用数字做了说明。据民间统计,这一阶段,我国因饥饿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三千万(不确切,只是以前看书或上网了解的大致数字)。这时,有几位学生说:“老师,要不是当时饿死这么多人,中国今天的人口就更多了。”顿时,全班失语,我愕然了!限于课堂时间有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只是简单地点出,不能这样理解!
  但从课后到现在,我心情一直非常沉重,这是怎么了:
  1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思考?
  2 我该怎么办呢?
  编后语:本刊9月上半月刊载有石章波商榷黄牧航的文章,还有续篇;本期又有徐圣伦辩驳聂幼犁和聂教授的解释,这是好事。吸取以往讨论问题的教训,本刊力求完整地表达双方观点,也欢迎其他人参与,以活跃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聂幼犁,男,1953年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
其他文献
如何在看似突兀的“圈地运动”与相对沉寂的庄园田制之间发现其合理的历史链条,以彰显历史内在的逻辑性,颇有意义。佃农对保有地稳定的占有,曾是中世纪的重要原则,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同时须看到它仍然局限在庄园制框架下,承载着身份和权力强制因素。随着佃农争取自由斗争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到十五六世纪,封建保有地性质发生明显的“蜕变”。公簿持有农成为佃户的主体,超过一半的公簿农地是限期保有地,并受习惯法和普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和林肯紀念堂的轴线上,有一座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华盛顿纪念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断断续续花了41年,于1885年建成的高达169米的建筑内部竟然藏着一段和中国清朝民间有关的故事:在华盛顿纪念碑的第十层,有一块刻有汉字的神秘石碑。  这个石碑是1853年,浙江宁波人张斯桂赠给美国华盛顿纪念馆的,上面刻着一段汉字:“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
作为“高大全”式的理想型英雄,关羽兼具忠、义、勇、烈等美好品德,不断被后人神话。儒、佛、道三教不管平时吵成啥样,在崇拜关羽方面步调相当一致。  最早把关羽捧上神坛的是佛教。《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中载,隋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顗大师远远望见玉泉山上紫云缭绕,便人山游历,当晚遇见一位长须飘飘的美男子,他自称“汉将军关云长”,为普救众生,愿将他主管的这座山送给佛门子弟做道场。感动之余,智顗大师奏请隋文帝封
谭鑫培是晚清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长于老生,名列“同光十三绝”,唱、念、做、打俱入化境。即使是别人演烂了的戏,他也可以演出个人的韵味。  中国传统剧目里有出戏叫《辕门斩子》,讲的是北宋年间,才貌双全的穆桂英喜欢英俊的杨宗保,有意与之结亲,承诺会献出有利于破阵的降龙木,并亲破天門阵,杨宗保痛快答应。儿子在阵前成亲,使杨延昭火冒三丈,他当即决定处斩杨宗保。穆桂英救夫心切,不顾个人安危来到杨延昭的军营,劝
清人人关得天下后,在各省要地派驻八旗兵,以“将军”为八旗兵最高长官。乾隆之后,共设驻防将军14人,驻防14座城市,杭州是其中之一。而杭州将军瑞兴有两大嗜好,抽鸦片和养小猫小狗。  从大堂到内寝,再到花园,将军衙门里猫狗成群,比人还多。屋内豪华的锦缎垫桌布和锦绣被褥上,一眼看去都是猫狗的脚印。狗也得有地方住啊,瑞兴当然不会亏待它们,将军府有很多漂亮狗合,且每天有专人清扫。但狗不喜欢狗合,喜欢到处睡觉
一、阻力伞在短跑训练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发展专项力量  与传统的抗阻力跑、负重训练相比,阻力伞训练在起跑时阻力较小,运动员可以快速提高速度,当达到一定速度时,阻力伞开始提供阻力并随着速度的提升而增大。在这一过程中,肌肉收缩的形式完全符合短跑的用力结构,具有发展专项力量的效果。  (二)易操作不易受伤  相比传统负重训练、上坡及下坡跑,阻力伞训练具有器械重量轻,无须考虑坡道训练的坡度和坡长的优势
1949年8月16日,玛格丽特·米切尔死于车祸。或许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一定知道《乱世佳人》(也译作《飘》)这部小说,它在全球的总印刷量仅次于《圣经》,而玛格丽特就是它的作者。  玛格丽特与《乱世佳人》的主角郝思嘉在性格、经历上颇有相似之处。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生于美国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她三四岁时,外祖母就常给她讲亚特兰大的历史故事,当年南部同盟的那条战壕就从她家后院穿过。外
倪瓒肯定是被黑得最惨的处女座。  倪瓒在庭前栽了一棵梧桐树,每天早晚派人擦洗,满庭苔藓上不能留一点水痕。苔藓上只要有一片落叶,就让童子把叶子挑走,务必使苔藓如绿褥,一点腐烂都看不到。  倪瓒留客在家,怕客人不爱干净,几次起夜视察。他在夜里忽然听到一声咳嗽,于是整夜无眠,次日一早就叫童子去客房找痰迹。童子无奈,指着梧桐叶上的晨露说这就是,倪瓒立刻让他剪下那片梧桐叶,扔到10里以外。  倪瓒的洁癖听来
儿童天真可爱、纯洁无瑕。能拥有童心,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心就会消减,童趣就会随之消失。文学大师是个“例外”,他们始终童心未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许多故事至今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据鲁迅长孙周令飞回忆,鲁迅是个幽默有趣、童心未泯的人。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鲁迅对母亲深怀思念。不料,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啃相思树叶。鲁迅一时气极,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搏斗。鲁迅50多岁定
凡·高的光環很多, “天才画家” “后印象派大师”……这些都是死后的荣誉,他活着时却是悲惨的穷画家,有人甚至说他是个神经病。  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看到了传说中的“印象派”,也发现了一个秘密  虽然这些人经常爆发冲突,但在外人眼里,他们还是印象派,而凡·高只能算圈外人,因为一些日后公认的代表作,当时还没问世。  别以为加了“微信”就是朋友了,朋友圈里没几个真朋友。  既然不能混进巴黎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