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大全”式的理想型英雄,关羽兼具忠、义、勇、烈等美好品德,不断被后人神话。儒、佛、道三教不管平时吵成啥样,在崇拜关羽方面步调相当一致。
最早把关羽捧上神坛的是佛教。《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中载,隋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顗大师远远望见玉泉山上紫云缭绕,便人山游历,当晚遇见一位长须飘飘的美男子,他自称“汉将军关云长”,为普救众生,愿将他主管的这座山送给佛门子弟做道场。感动之余,智顗大师奏请隋文帝封关羽为佛教护法的“伽蓝神”。所以一些寺庙的大殿中便供了关羽的塑像,与另一“伽蓝神”韦陀做伴。
道教推崇关羽的时间较晚,却一下子把他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广见录》中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池干了,无法完成赋税,宋真宗派人前来考察,考察者遇见城隍神,城隍神说这都是蚩尤在作祟。于是真宗又派朝臣吕夷简去盐池祭祀,结果吕夷简当晚梦见身披战袍的蚩尤说:“天帝命我主管盐池,而宋朝皇帝竞为我的仇人轩辕立祠,所以我要毁了盐池,除非你们拆掉轩辕祠!”朝堂一片慌乱,龙虎山上的张天师建议真宗召来关羽降服蚩尤。张天师作法后,关羽果然仗剑而出,与蚩尤大战一场,最终获胜,盐池恢复正常。真宗立刻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并立祠供奉。
其實盐池恢复正常完全是因当地官员带人修补,而真宗和张天师之所以要唱这场戏,只因他们极力抬高道教,而关羽被当作闪亮的招牌,也跟着沾了光。
直到明朝,关羽在民间的声望有增无减,到处都有关帝庙。万历年间,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被倭寇袭击,城池危在旦夕,有人去关帝庙中祷告一番,大家竞顺利打退倭寇,于是在关帝庙的石碑上刻下铭文,“铁马嘶齿,金戈后先,再战歼倭,云旗俨然。”这类“关帝显灵”的事还有很多,且越传越广,于是关羽的封号也越来越炫——什么“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等。他也不再只是战神,招财进宝、治病驱魔、保佑科举等杂事都承包了。
关羽可谓儒教精神的完美践行者,尤其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带头崇拜关羽,以此力挺蜀国继承汉室的正统性,暗讽当时入侵中原的金国像魏国那样是伪政权。随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流行,关羽更被塑造为“夜读《春秋》”的儒将,为他所建的“武庙”几乎可与孔子的“文庙”相提并论。
古代文官的精神领袖是姜太公和刘伯温,军中将士则更偏爱关羽,尤其在明朝一些动荡不安的边疆地区,武将因长期坐镇而成了“地头蛇”,在朝廷默许下大搞“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职务传承模式,所以军中到处都是义父义子、义兄义弟。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往往需要“忠义”维持,于是关羽这杆大旗越举越高,逐渐超过姜太公和刘伯温,成为民间的主流信仰。
有意思的是,除了明朝的边塞将门之家,作为他们的对手,那些游牧、渔猎部落及各种境外政权也都崇拜关羽。无论哪方获胜,关羽的“神之光环”都会与日俱增,而不会随明朝的灭亡而消失。
最早把关羽捧上神坛的是佛教。《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中载,隋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顗大师远远望见玉泉山上紫云缭绕,便人山游历,当晚遇见一位长须飘飘的美男子,他自称“汉将军关云长”,为普救众生,愿将他主管的这座山送给佛门子弟做道场。感动之余,智顗大师奏请隋文帝封关羽为佛教护法的“伽蓝神”。所以一些寺庙的大殿中便供了关羽的塑像,与另一“伽蓝神”韦陀做伴。
道教推崇关羽的时间较晚,却一下子把他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广见录》中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池干了,无法完成赋税,宋真宗派人前来考察,考察者遇见城隍神,城隍神说这都是蚩尤在作祟。于是真宗又派朝臣吕夷简去盐池祭祀,结果吕夷简当晚梦见身披战袍的蚩尤说:“天帝命我主管盐池,而宋朝皇帝竞为我的仇人轩辕立祠,所以我要毁了盐池,除非你们拆掉轩辕祠!”朝堂一片慌乱,龙虎山上的张天师建议真宗召来关羽降服蚩尤。张天师作法后,关羽果然仗剑而出,与蚩尤大战一场,最终获胜,盐池恢复正常。真宗立刻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并立祠供奉。
其實盐池恢复正常完全是因当地官员带人修补,而真宗和张天师之所以要唱这场戏,只因他们极力抬高道教,而关羽被当作闪亮的招牌,也跟着沾了光。
直到明朝,关羽在民间的声望有增无减,到处都有关帝庙。万历年间,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被倭寇袭击,城池危在旦夕,有人去关帝庙中祷告一番,大家竞顺利打退倭寇,于是在关帝庙的石碑上刻下铭文,“铁马嘶齿,金戈后先,再战歼倭,云旗俨然。”这类“关帝显灵”的事还有很多,且越传越广,于是关羽的封号也越来越炫——什么“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等。他也不再只是战神,招财进宝、治病驱魔、保佑科举等杂事都承包了。
关羽可谓儒教精神的完美践行者,尤其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带头崇拜关羽,以此力挺蜀国继承汉室的正统性,暗讽当时入侵中原的金国像魏国那样是伪政权。随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流行,关羽更被塑造为“夜读《春秋》”的儒将,为他所建的“武庙”几乎可与孔子的“文庙”相提并论。
古代文官的精神领袖是姜太公和刘伯温,军中将士则更偏爱关羽,尤其在明朝一些动荡不安的边疆地区,武将因长期坐镇而成了“地头蛇”,在朝廷默许下大搞“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职务传承模式,所以军中到处都是义父义子、义兄义弟。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往往需要“忠义”维持,于是关羽这杆大旗越举越高,逐渐超过姜太公和刘伯温,成为民间的主流信仰。
有意思的是,除了明朝的边塞将门之家,作为他们的对手,那些游牧、渔猎部落及各种境外政权也都崇拜关羽。无论哪方获胜,关羽的“神之光环”都会与日俱增,而不会随明朝的灭亡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