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科的护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护患冲突的发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医疗体制还有待改善,另一方面是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随医疗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已成为各医院除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外的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更多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已成必然。讲授儿科护理课程的专业老师更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呢?
一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1.身传重于言教,教师自身人文知识不足。临床护理教师中部分是毕业于临床专业有过临床医生的工作经验。但对临床上护士的工作没有亲身体验过,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理念的渗透。
2.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素质知识不仅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求职就业有帮助,对工作中如何与病人相处有帮助,对将来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和技能的讲授,忽略了人文素质理念的灌输。
3.学生人文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我校护理专业学生都是大专生,高考分数相对比较低,人文知识基础差底子薄。还有部分中职升高职的学生,目前大部分都是九零后,大部分都是父母宠大的一代,社会阅历少,自我意识特别强。缺乏与人交流、相处的技巧,也缺乏宽容理解他人之心。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缺乏主动沟通的积极性。
4.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实验课上,趁老师给其他学生示范的时机,有学生拿着裸体模型乱写乱画。完全没有把模型当成是真正的娃娃,到处乱摔。抱娃娃的姿势也不正确,有的拿头,有的提腿,动作粗暴,丝毫不知道呵护、关怀。
5.儿科护理的学科特殊性。不可能如内科一样有真实的标准化病人等教学资源,学生用模型操作还体会不到护理柔软的真娃娃时的呵护和关爱。
6.附属医院条件有限。学生见习实习条件都有限,在实习期间科室为减少矛盾的发生,让学生亲自独立护理,解决矛盾的机会少,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和呵护儿童的实际经验。
7.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实习中受到点委屈,就拒绝与病人打交道,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二
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总结出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方法:
1.提高教师的人文知识水平。多给教师提供培训人文素质的机会,多学习。教师到临床一线进修学习。临床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医生岗位进修学习,同时多了解护理工作,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护理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护理岗位进修学习,增长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和病人打交道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1]比如实验操作给婴儿沐浴,把模型娃娃当成真正的娃娃。目光温柔地注视娃娃,在穿脱衣服的时候动作轻柔,放置和抱起娃娃的时候动作也要轻柔。洗完注意保暖,防止慢慢擦干让宝宝着凉,用浴巾把身上的水蘸干。小婴儿的颈椎没有发育好,抱小婴儿时特别要保护头颈部,注意安全。
3.学生参与操作训练和操作考核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操作训练中同学们模仿老师亲切温柔地对待患儿,轻柔准确地抱起娃娃。爱惜模型,把模型当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表扬人文素质理念在操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同学。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体现人文关怀素质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4.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机会。比如,上实验课前把一堆裸体的婴儿放在操作台上,有个别同学悄悄用毛毯把他们轻轻盖住。表扬表现关爱的同学,懂得照护。创设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护患沟通的场景,要体现人文素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一个患儿发生高热惊厥了,一个同学扮演护士,一个同学扮演医生,两个同学扮演儿童的父母,对患儿进行急救处理。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临床护士的心理和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提高护患沟通的技巧,运用人文关怀理念。例如:一个5岁患儿诊断为肺炎,需要输液,护士需要操作前和家长及孩子沟通,让一个同学扮演护士,让另一个同学扮演家长,一个扮演患儿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分组进行沟通,最后对小组同学的沟通能力进行评比、打分。
5.加强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让医院提供更多见习和实习动手的机会。实习之前像强化技能一样,对学生人文素质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实习期间更积极主动地和病人及家属打交道,提高护患的沟通能力。
6.增加开设一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知识的课程:文学鉴赏、人际沟通、求职与就业等。
7.学校团委定期举行一些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并进行评比打分,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为更好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临床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讲授对疾病的护理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每一个环节[2]。在日常实验训练和考核中,不断强化人文素质理念,让学生亲自体会对患儿的照顾和关爱。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自觉重视人文素质理念的渗透。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选修相关人文课程。加强学校和医院的联系,让学生获得更多真实的体验机会。
参考文献:
[1]常红娟,高敏,薛松梅,等.某省十所高校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7):78.
[2]姜淑琴.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28):76.
一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1.身传重于言教,教师自身人文知识不足。临床护理教师中部分是毕业于临床专业有过临床医生的工作经验。但对临床上护士的工作没有亲身体验过,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理念的渗透。
2.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素质知识不仅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求职就业有帮助,对工作中如何与病人相处有帮助,对将来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和技能的讲授,忽略了人文素质理念的灌输。
3.学生人文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我校护理专业学生都是大专生,高考分数相对比较低,人文知识基础差底子薄。还有部分中职升高职的学生,目前大部分都是九零后,大部分都是父母宠大的一代,社会阅历少,自我意识特别强。缺乏与人交流、相处的技巧,也缺乏宽容理解他人之心。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缺乏主动沟通的积极性。
4.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实验课上,趁老师给其他学生示范的时机,有学生拿着裸体模型乱写乱画。完全没有把模型当成是真正的娃娃,到处乱摔。抱娃娃的姿势也不正确,有的拿头,有的提腿,动作粗暴,丝毫不知道呵护、关怀。
5.儿科护理的学科特殊性。不可能如内科一样有真实的标准化病人等教学资源,学生用模型操作还体会不到护理柔软的真娃娃时的呵护和关爱。
6.附属医院条件有限。学生见习实习条件都有限,在实习期间科室为减少矛盾的发生,让学生亲自独立护理,解决矛盾的机会少,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和呵护儿童的实际经验。
7.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实习中受到点委屈,就拒绝与病人打交道,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二
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总结出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方法:
1.提高教师的人文知识水平。多给教师提供培训人文素质的机会,多学习。教师到临床一线进修学习。临床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医生岗位进修学习,同时多了解护理工作,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护理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护理岗位进修学习,增长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和病人打交道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1]比如实验操作给婴儿沐浴,把模型娃娃当成真正的娃娃。目光温柔地注视娃娃,在穿脱衣服的时候动作轻柔,放置和抱起娃娃的时候动作也要轻柔。洗完注意保暖,防止慢慢擦干让宝宝着凉,用浴巾把身上的水蘸干。小婴儿的颈椎没有发育好,抱小婴儿时特别要保护头颈部,注意安全。
3.学生参与操作训练和操作考核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操作训练中同学们模仿老师亲切温柔地对待患儿,轻柔准确地抱起娃娃。爱惜模型,把模型当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表扬人文素质理念在操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同学。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体现人文关怀素质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4.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机会。比如,上实验课前把一堆裸体的婴儿放在操作台上,有个别同学悄悄用毛毯把他们轻轻盖住。表扬表现关爱的同学,懂得照护。创设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护患沟通的场景,要体现人文素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一个患儿发生高热惊厥了,一个同学扮演护士,一个同学扮演医生,两个同学扮演儿童的父母,对患儿进行急救处理。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临床护士的心理和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提高护患沟通的技巧,运用人文关怀理念。例如:一个5岁患儿诊断为肺炎,需要输液,护士需要操作前和家长及孩子沟通,让一个同学扮演护士,让另一个同学扮演家长,一个扮演患儿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分组进行沟通,最后对小组同学的沟通能力进行评比、打分。
5.加强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让医院提供更多见习和实习动手的机会。实习之前像强化技能一样,对学生人文素质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实习期间更积极主动地和病人及家属打交道,提高护患的沟通能力。
6.增加开设一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知识的课程:文学鉴赏、人际沟通、求职与就业等。
7.学校团委定期举行一些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并进行评比打分,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为更好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临床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讲授对疾病的护理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每一个环节[2]。在日常实验训练和考核中,不断强化人文素质理念,让学生亲自体会对患儿的照顾和关爱。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自觉重视人文素质理念的渗透。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选修相关人文课程。加强学校和医院的联系,让学生获得更多真实的体验机会。
参考文献:
[1]常红娟,高敏,薛松梅,等.某省十所高校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7):78.
[2]姜淑琴.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