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眼中的音乐批评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界,曾经有个极端的说法—“中国没有真正的音乐评论”。作为声乐表演与教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于音乐批评这个领域还是感到很陌生。本文通过阅读《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论述了笔者自身的感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批评指正。
  【关键词】音乐批评;20世纪;挣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其实,作为声乐表演与教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于音乐批评这个领域还是感到很陌生。本学期因为学校课程开设,笔者有幸拜读了明言教授的《音乐批评学》一书,感觉对音乐批评这个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
  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梳理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首先以绪言的形式对音乐批评研究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20世纪的中国音乐批评进行取域和断代,分析了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意义。作者按照编年顺序,结合逻辑构成,对20世纪的音乐批评进行阐释与研究,将其演变史划分为三个大时期:一、从学堂乐歌到抗日战争;二、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文革”结束;三、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20世纪末。
  这本书虽然书名是20世纪,但在书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章的前半部分阐述了1840—1900年中国经历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20世纪是中国音乐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非常精彩的一个世纪,但20世纪前中国音乐评论界所经历的艰辛和波折依然是当代音乐评论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三个大时期
  (一)从学堂乐歌到抗日战争
  笔者认为,近代中国思想的先觉者们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着超前的意识。学堂乐歌自它诞生起,就怀揣着近代音乐思潮最宝贵的品质——前所未有的果敢精神。
  学堂乐歌是那个时代新式学堂的一种形式,但确实是中国音乐创作的先河,这个时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批评,是思想上挣脱老式理念的束缚,是中国音乐文化迈进的一大步。学堂乐歌教育学生唤醒民众,推动社会的改良,这些社会影响、观念都影响着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这个时段在中国音乐批评观念历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特性和时代风貌。
  从1942年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文革”结束。
  这个阶段挣脱阶级的束缚,回到文艺的出发点“爱”上面来,这点才是人类统一的情感出发点。在此次座谈上的讲话中体现的文艺思想唤醒了一大批沉睡者。
  (三)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20世纪末
  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象征着对艺术领域的“解冻”。随着这股“东风”的推动,艺术批评理论又出现了新的“百家争鸣”。笔者认为,艺术批评后音乐批评思想如贫瘠的土地得到雨水滋润般不断发芽成长。
  20世纪末,许多批评观念出现,笔者认为,此时的时局就如同宋瑾先生在《野狗的家园在哪里——文艺批评者挣脱绑架之后》中提到的:“不愿做被绑架的家犬,要做自由的野狗,这是纯洁政治的艺术家和评论家的理想。但是野狗毕竟也需要家园。没有家园,只能是全然的流浪者,是艺术世界的无关者。”文艺批评者开始有了自己“独立人格”,但是它需要一个家园的支持,在文艺这条帆船上我們迎风起航,目标是遇到更多的帆船与之同行或比航,但我们知道,不管多远的航线都需要有可以展开怀抱迎接我们的港湾。
  三、结语
  20世纪是中国承前启后的时代,这个时代见证了音乐批评的成长、衰退、涅槃,这个时代奠定了当代音乐乐评的众多基本思想观念,在音乐批评界应当始终保持一个对立面、全局面去看待音乐的思想、情感,孕育出更多不一样的音乐思想。
  笔者认为,音乐批评是每一个学习音乐应当涉足的地方,或偏激,或传统,或有见地地表述着个人对于音乐的看法,时刻保持着一个乐评的音乐思维,不断地去理解、评论、讨论、指正后再将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音乐传递给更多的大众。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也脱离不了生活,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若西.中西方音乐批评辨析—读《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有感 [J].歌海,2016(05).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舞蹈缺少了音乐,艺术魅力就会有所丧失。舞蹈与音乐相互衬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完美的艺术表现。音乐可以丰富舞者的想象力,激发舞蹈的表现力,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舞蹈离不开音乐,在舞蹈的演绎下,音乐旋律也显得更加美妙。所以,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乐魂·舞韵,音乐和舞蹈共生共荣。  【关键词】音乐;舞蹈;关系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与舞蹈
期刊
【摘要】在汶川羌文化保护中,政府、个人、社会组织及自愿者等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政府角色的恰当扮演及其有效执行是羌文化保护工程的关键所在。汶川县政府以上承阿坝州政府、下接羌族民众、中联各类组织的身份扮演着多种类型的角色。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汶川;羌族;羌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5·12大地震”以后,面对被大面积、深程度毁坏和掩埋的羌
期刊
【摘要】《蜀红》这部歌舞剧引起了本人对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思考。通过本剧所表现的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内容,期望引起民众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投身民俗文化的保护,推动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民俗歌舞剧;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唤起民众对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  剧中众多的民俗文化,在笔者研究这部歌舞剧之前有些已经比较了
期刊
【摘要】文章以贺州“本地人”山歌为个案,从隐性知识的视角观察民歌代际传承的特点,并探讨了民歌知识分类与转化、传承三要素两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民歌代际传承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隐性知识;民歌;代际传承;族群;本地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按表述特征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有的译为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它指“将理论探讨扩展到组织层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课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科目,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他们唱喜欢的歌,听喜欢的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而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那么,什么是听?怎样培养学生去倾听呢?  【关键词】聆听;预习;表演;故事;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情境法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要细心聆听,从而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聆听的同时还要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期刊
【摘要】多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经历了质的变革,音乐教育也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也对人文教育、美育起到关键作用。培养审美是拥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圆号演奏曲目《D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从其中旋律的处理、音色的把握等入手倡导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审美,更好地理解審美培养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和作用。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情感
期刊
【摘要】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是浪漫派音乐的前期代表人物,钢琴音乐是他创作生涯中最杰出的部分,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诗意与梦幻,而且善于将纯粹细腻的情感全部贯注于音乐本身的表现。本文从“梦”这一元素出发,以舒曼两首钢琴小品《梦幻曲》和《奇幻的梦境》为例,具体比较其音乐风格的特点,并且对这两首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诠释。  【关键词】舒曼;《梦幻曲》;《奇幻的梦境》;创作风格;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组建童声合唱团的最终目标是发展童声合唱艺术。排练童声合唱,要先“夺人”再“夺声”,要想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教师要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幽默的教学风格,运用趣味的排练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带团经验,力求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小学生参与合唱训练的兴趣。  【关键词】童声合唱;兴趣;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童声合唱是合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
期刊
【摘要】柯达伊·佐尔坦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他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以他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教学法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立德树人、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音乐课程发展的新理念,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对柯达伊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有效应用到教学中来,既是可行的,也是
期刊
【摘要】在第四届福建省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中出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的作品,取材于闽南特色中高甲戏中的“丑角”人物形象,将闽南地方特色与舞蹈相结合。本文将对舞蹈《公子游》创作中“丑角”的动作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舞蹈作品;闽南特色;公子游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于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