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民族情壮美之声谱新貌

来源 :歌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集中展示了广西14个地市和12个世居民族的“音”“容”“画”“貌”。该文艺表演以独特民族韵味和鲜明地域风格的民族之“声”为结构主干,伴以特色民族乐器、着以特色民族服饰、动以特色民族舞蹈,呈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人文气质及精神面貌。
  [关键词]壮美之声;群众文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
   甲子年华,历久弥新。壮乡冬日,依旧生机盎然,八桂大地鲜艳的民族文化艺术之花正尽情绽放。2018年12月10日在广西体育中心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以绚丽多彩的壮乡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艺术之声,谱写着时代的华章。此次群众文艺表演以“奋进新时代 壮美新广西”为主题,由序曲、和谐大家园、壮美新广西、奋进新时代、尾声等篇章组成,其中第二篇章——壮美新广西又分为“绿水青山金银山”“红色精神永发扬”“‘一带一路’谱新篇”等三个板块,集中展示了广西14个地市和12个世居民族的人文气质及精神面貌。
   清清的荷塘里,荷花荷叶相互映衬,荷花仙子在荷塘中翩翩起舞;秀丽的山水中,刘三姐站在竹排上迎风歌唱,山歌飘荡于山水间;层层的梯田里,瑶族青年男女展示着特色的民族服饰,缓缓向我们走来;高高的烈士纪念碑前,壮家儿女手捧壮锦,高唱壮族大歌,感谢各位宾客的到来……还有苗族银落舞、瑶族铜鼓舞、钱鞭舞、京族独弦琴、天琴弹唱、百狮献瑞以及北部湾、海上丝路的展示,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鼓声阵阵擂响天
   构成鼓“声”阵阵的节目分别安排在整台演出的第一篇章、第二篇章的第一、第二板块中。整场演出出现了三种鼓声——马山壮族会鼓合奏、来宾瑶族黄泥鼓齐奏、河池白裤瑶铜鼓木鼓合奏。“鼓声”的出彩之处在于,节目的主创和策划者掌握着整个演出的节奏感,将这三种鼓声合理的穿插在整台节目的前、中、后段。鼓声由于其特有的发声原理,特别适用于渲染气氛、描绘环境、表达情感,可以不断给人力量、振奋精神,并且让全国的观众看到了广西民族艺术样式的多样性。
   这几个节目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并不是把这几种乐器生活中的原始样式简单的搬上舞台,而是将其作为主要表现素材,夸张和放大它们在舞台的作用,并巧妙的结合舞蹈编排和艺术加工,转化成这三个地市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铜鼓敲响幸福天》这一节目中,可以听到大气磅礴、错落有致的铜鼓和木鼓合奏,也可以看到一排排身穿白裤瑶服装的男女,有序地围绕着铜鼓翩翩起舞,让人感受到一幅幅生动活泼、色彩斑斓、有声有色且富有律动感的鼓乐结合的少数民族节庆画面。铜鼓作为壮、苗、瑶地区族群记忆的载体,其音乐在广西流行很普遍,每逢遇到民间的婚丧寿诞、风俗活动、节日庆典、龙狮歌舞,铿锵悦耳的铜鼓声定会响起。“切当切当…咚咚咚当咚…”的鼓点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此时铜鼓之“声”不仅敲响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上空,更敲响了广西积淀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这种时代感与历史带入感激发了壮乡儿女不断奋进的使命和激情。
  琴声飞扬传四方
   此时琴“声”的传递是用琴与舞的有机结合实现。琴声的出彩之处在于,表现的是和“鼓声”完全不同的一种抒情、柔美、细腻、婉约的一种情感和基调。如果把“鼓声”比喻为热情奔放的广西男性形象,那“琴声”则代表了柔美婉约的广西女性形象,所以在节目的安排设置上,巧妙的将鼓声和琴声的展示做了穿插,让观众感受了力量美之后,又进入另一种意境的抒情美之中。《柳州新交响》中的芦笙吹奏加之苗族银落舞、《木棉花开红似火》的天琴弹唱、《独弦琴海韵》的獨弦琴弹奏加之京族舞蹈身韵,都是琴舞相融、琴中有舞、舞随琴动,突出了红色精神和“一带一路”及边疆文化资源。
   在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节目《独弦琴海韵》的整体基调是以婉约和抒情为主,当京族民歌《过桥风吹》的旋律一响起,头戴斗笠、身穿京族服饰的女性婀娜多姿缓缓出场,加上独弦琴那富有京族民歌吟唱般韵味的泛音音色相伴,让琴乐与舞的结合浑然一体,使人有无限美的享受。《天琴弹唱木棉花开红似火》的亮点是上千名头戴黑色长带头饰、穿黑色斜襟立领布傣长袍、腰系黑色布带、下配红色宽脚长裤的年轻靓丽的黑衣壮女性手拿天琴,以边唱、边弹、边舞的表现形式,不断变换着表演队形,曲调轻松活泼的琴声和歌声以其独有的演奏形式在整个会场萦绕,这是脱离了壮族“做天”仪式的天琴在舞台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该节目的词曲作者从龙州壮族民歌中提取音乐元素并加以提炼和整理,创作出了这首旋律优美、民族风格浓郁且富有时代气息的天琴弹唱歌曲。天琴作为现代审美的实存对象之一,通过这一系列“声”“行”“色”的包装后,为天琴自身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歌声飘逸山水间
   当音符有了色彩和形象,就好比此次文艺表演演绎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壮族大歌》《广西尼的呀》等广西经典歌曲。这些歌曲气韵传神、飘逸灵动,每一次响起,都引得全场合唱,每一首歌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歌“声”的传递是利用歌与情景的有机结合来实现歌声的流动性和飘逸感,如《三姐歌飘山水间》,道具用了竹排、艄公、蓑衣、鸬鹚等。艄公划着竹排绕着整个广场流动地行驶着,一位位美丽的三姐站在一个个竹排前,边走边唱《多谢了》,给人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让“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啰喂,只有山歌敬亲人呀敬亲人……”的歌声不断在会场的上空回荡,让观众身处于漓江的竹排上,并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和三姐一同感受着这美不胜收的山水桂林,这种结合对这个节目的意境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刘三姐”这一广西独有文化符号形象,已经深入民心,深入广西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其知名度、影响力、传播力、认同感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休止和减弱,这些都为广西的群众文艺演出表现形式创造了更多可能。
   纵观整场演出,节目的策划者对于找准广西14个地市的代表性表演内容和形式做了充分的论证和思考。不仅突显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且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方面,赋予了不一样的舞台式的表达,让人耳目一新。舞台的呈现在不断变化的队形中强化了画面的动感和层次;器乐在场景中强调了音调的色彩;服饰在风情中增添了美的意境,使得这台演出既有艺术观赏性,又能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地方魅力。
   此次广场类大型群众文艺表演,表演者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真诚淳朴的态度,显得难能可贵,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整场表演紧紧抓住了群众文艺表演的特点,也就是突出了演出广泛的“群众性”,这里说的“群众性”具体体现在可以激起现场观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因为它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观众感到表演者就是广西各族群众本身,舞台和观众席是融为一体的,仿佛置身于大型民族节庆场景中。台上一声“什么水面打跟斗嘞?”台下声声“嘿撩撩啰!”这样的你唱我和近乎忘我的融入,就像在用生活的底色装点着艺术的底色,最终在每个人的心中流淌和升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用“鼓声”“歌声”“琴声”这三个壮美之声,不断撞击着壮乡人民心中对于美好时代的共鸣,这种共鸣是壮乡儿女上千年来流淌在身体的血液和基因,是壮乡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奋进、创造的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摘 要]壮剧《冯子材》选取镇南关之战这一历史素材,通过探关、受命、闯寨、点兵、出征、驰援、血战七场,讴歌冯子材的民族气节,抒写壮人忠义爱国、渴望家园安定之情。该剧荣获2015年度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演“桂花剧目金奖”,入选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从该剧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三个维度探析其艺术得失,客观评析、总结其艺术创作经验,能为地方戏曲如何走出困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新加坡是东盟成员国之一,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其中华人是占比重最多的族群。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乐”一直是新加坡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新加坡的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秉持“小而精,细而美”的审美价值观念,始终以弘扬与推广华乐室内乐为己任,是国际华乐室内乐作曲比赛和鼎艺华乐室内乐节的举办者。此次鼎艺团以中国—东盟音乐周为契机,于5月31日晚八点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专场音乐会,其
期刊
[摘 要]乡村音乐有着浓郁的民风、淳朴的曲调和通俗的歌词以及演唱者独特个人风格,其特有的节奏与旋律决定了其超高的辨识度。它所演绎的歌唱主题大多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家乡的风景、对美好爱情与生活的向往、对生活不公与宗教信仰的至诚宣泄;其创作源泉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乡村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内容包罗万象,具有着潜在的流行性。乡村音乐既可以引起大众的共鸣,同时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非凡影
期刊
[摘 要]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三元宫的早课仪式、灵官诞法会仪式过程及其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继而探讨音乐在仪式当中的功能,阐述仪式音乐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元宫;道教;早课仪式;灵官诞法会仪式   道教全真派在广州地区传播甚广,宫观林立,有三元宫、纯阳观、白云仙馆、都城隍庙等散于各区。一脉相承下的宫观,其道教仪式音乐可谓大同小异。目前,尽管已有诸多的学者对道教仪式音乐进行研究,并且呈现了较
期刊
[摘 要]细腰鼓,它是国内汉族及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因其“广首纤腹”——中间细、两端粗的形制而得名。在广西“广首纤腹”形制的鼓乐器普遍流行,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细腰鼓类”乐器都有不同名称、具体功能和不同制作方式。首先梳理广西现存细腰鼓类乐器的基本情况,包括在不同民族、地区、名称、制作方式及材料的相关信息,深入研究其“绳索——活动膜”特殊的制鼓方式,其二梳理国内细腰鼓类乐器研究现状及其
期刊
[摘 要]民族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强区重要的推动力。钦州坭兴陶填泥工艺既是一种民族工艺技术也是一种装饰方式,它年代悠久、工序简单又繁琐、款式自然美观,但传承并不乐观。社会不同层次的老、中、青几代人对坭兴陶填泥工艺有不同理解和态度,追溯填泥工艺的历史,直面填泥工艺的现状,追问填泥工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文化转型,践行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填泥
期刊
中国戏曲讲究“唱、做、唸、打”“手、眼、身、法、步”,戏曲界统称为“四功五法”,这是一个优秀的中国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功夫。相对而言,戏曲演员比起其他类型的演员来讲,要求更高更严。而其中“唱”功,是“四功五法”中的重中之重,是成功塑造剧中人物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苏国璋就是這么一个善于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唱腔来塑造人物的优秀戏曲演员。   苏国璋唱腔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她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通
期刊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陆续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广西艺术作品展”“2018广西艺术作品展览之首届广西摄影作品展览”等系列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评论专栏的各篇文章,总结了系列主题文艺实践活动成功经验,为将来相
期刊
[摘 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壮志飞扬》于2018年12月9日晚在南宁成功举办。晚会由14个文艺节目和4个广西故事组成,14个文艺节目重在彰显广西民族文化自信,4个广西故事重在凸显广西各族人民的家国情怀。在这两条主线的背后,隐含着的是整台晚会对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稳固、经济发展良好局面的礼赞。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表演,在立意上,每一个节目都对应着广西的历史来路与新时代焦聚的主题,都指向壮丽、壮美、壮阔、壮观的广西发展之路。整场演出以鲜明的民族性激发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现代手段表达民族文化的时代华彩,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彰显广西人的民族自信,以激越澎湃、简洁纯粹却又热烈无比的形式与情感,将所有现场的欢呼凝聚成为喷薄而出的“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广西人的民族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