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的目标。但在建筑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渗漏,导致建筑质量受到影响。本文则从建筑渗透的原因出发,探讨了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防渗漏;建筑;应用
  引言
  受建材、施工技术和形体创新的影响,外围护结构渗水问题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这样不仅建筑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其可靠性与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以高层建筑为切入点,围绕防渗漏施工可用技术及施工要点展开讨论很有必要。
  1、建筑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
  1.1、建筑选址不科学,引发渗漏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选址不仅要考虑实用性和适合性,而且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如果选址不科学,导致建筑长期处于近水状态,则极易引起外墙渗漏问题。
  1.2、建筑选材不合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的进步,施工工艺的变化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类别逐渐增多,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建筑的防渗漏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通常情况,重点施工部位的施工材料质量越好,相应的防渗漏性能也会更强,所以采用优秀的施工材料可以减少出现渗漏问题的概率。此外,同一类型的建筑材料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其抗渗漏性能也可能出现变化,不适宜的温度环境会导致其质量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外墙与屋面的防渗漏性能降低,出现渗漏问题。
  1.3、施工原因
  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企业操作不严格,不重视施工设计,不注重操作标准,过分追求工期,造成结构破坏。此外,由于施工供需不科學,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如屋面混凝土在养护时,操作者的责任感不强,导致混凝土存在较多杂质,加上包浆时间不够充足,使得混凝土强度不满足相关规范。
  1.4、二次装修不科学
  在建筑竣工验收后,使用者通常会进行二次装修,在装修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根据要求进行装修,存在违规操作,导致墙面被破坏,从而引起墙面松动或开裂,导致外墙渗漏。
  2、防渗漏施工的具体应用
  2.1、屋面渗漏
  屋面是渗漏问题频发的部位,由于屋面的功能性,许多建筑都会在屋面制作沥青防水层,同时增设排水口避免出现屋面积水。屋面比较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第一,材料的选择。想要发挥出防渗漏材料自身优秀的抗渗漏性能,需要结合建筑当地的气候情况以及降水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防渗漏材料,在动工前,对需要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筛掉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才能达到建筑所需的防水要求及防水标准。第二,防水层的老化。防水层的老化分为腐蚀老化以及自然老化,腐蚀老化是指防水层受到了烈日的暴晒以及风霜雨雪的侵蚀所出现的老化问题,自然老化则是指防水材料到达了使用寿命的年限,从而逐渐失去防水性的老化问题。针对防水层老化的问题,需要根据当地气温合理选择玛蒂脂的耐热度,同时应逐锅检验其软化点;防水层一定要经常维护和检修,如果在屋面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建议使用自粘防水卷材来进行处理。第三,施工技术问题。在施工之前一定严格的检查屋面板的质量,检测合格没有空洞、开裂等质量问题后,清理干净施工作业面的杂物,确保施工作业面干燥之后进行防渗漏施工,整体的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无损伤、空鼓、脱落等问题的出现,以此提升防渗漏的功效。第四,注水试验。在屋面防渗漏工序完成24小时之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注水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是否有渗漏点的出现,一经发现,确定渗漏点位置及时进行修整,修整完成之后重复试验,直至再无任何渗漏点出现[
  2.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就需要保证设计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工程的结构,还要规范施工材料的合理应用。在建筑墙体的施工中,对于混凝土墙面,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防渗漏技术的质量,通过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使混凝土不产生蜂窝、孔洞和裂缝等,以及保证浇筑施工中的预埋件、管道等做好防水的质量检测。对于砖砌外墙,与混凝土构件相接处,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并且接缝处铺设钢丝网,再行粉刷,同时砌筑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饱满,在外墙粉刷上,必须保证墙面不空鼓、起砂等,并且按要求养护,防止开裂渗水。在外墙装饰上,比如外墙砖,粘贴时不能产生翘曲,勾缝采用专用勾缝剂,并且缝隙饱满。洞口处理和安装上,必须保证安装构件与墙体之间填缝密实,避免出现渗水点。总之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建筑现场的施工环境、气候环境以及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还要遵循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按照施工规定和已批准的方案要求施工,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
  2.3、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①选择有抗渗、抗裂作用的混凝土。②适当添加粉煤灰,使混凝土水灰比下降,促混凝土抗渗性与紧密性增强来进行防水。③进行适量膨胀剂添加,混凝土凝结后出现微膨胀,所发挥的防裂缝功效也是相当不错的;同时,要进行适量减水剂添加达到控制单位体积中水泥与水用量的目的,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进行控制,促使混凝土密实性增强,预防混凝土发生收缩裂缝。④混凝土搅拌时,适当掺加微纤维,使抗拉强度不断提高,预防混凝土收缩裂缝,将混凝土里毛细通路给予堵塞,达到自防水的目的。
  通常须把混凝土灰砂比控制在1:2.5~1:1.5,相关的水胶比在施工时应保持其不超过0.5。并且施工者应按照规定严控混凝土收缩量,以此来实现提高房屋地下室的抗裂能力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和设计中,必须重视渗漏问题,如果建筑工程发生渗漏,必然会导致建筑潮湿,墙面出现大面积脱落,对用电线路造成损坏,严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施工、装修、设计等相关因素,通过科学处理措施,有效解决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渗漏问题,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博.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84+199.
  [2]龙永焯.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44-45.
  [3]江翼.现阶段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4-145.
  [4]李超群,张汉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7):206-207.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1】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古代;建筑;装饰;色彩;鲜明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
期刊
摘要: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下,机电安装工作得到了一定进步和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论述了如何做好机电安装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机电安装;问题;措施  引言  机电安装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想要充分发挥机电安装工程的重要价值,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就要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冠肺炎都已经逐渐清零,但不可忽略的是,依然存在极少数无症状患者及从国外流入的新冠患者。当前已经进入夏季最热的状态——三伏天,天气高温干燥,很可能会导致火灾的出现。在此背景下,疫情防控与消防安全管理同样重要,所以要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务必落实排查消防隐患的工作,其也是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一次重大考验。本文尝试从网格化管理模式入手,分析网格化管理模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
期刊
摘要:古筝是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是民族文化沉淀的精华。尤其是在歷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区域对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得古筝流派艺术发展的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从古筝流派的形成上来看,由于南北地域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古筝流派,通常被划分为两派,北方一派以河南筝派、山东筝派、陕西筝派为代表,南方一派以浙江筝派、潮州筝派为代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四个地区的流派风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了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提出数字化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企业技术创新  一、数字化及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数字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荆浩(2017)提出数字化改变了企业的交易机制、市场开拓模式等,促进了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1]。李超凡(2020)认为数字化是整合优化企
期刊
摘要:传统法学教育主要以培养“用规”型人才为导向,在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堂授课以及案例分析中,主要侧重于对既有规则的解释与适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以规则适用为核心的单位,几乎是法学院校清一色的实习实践合作单位。对“立规”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忽视,导致学生法学专业基本知识的欠缺、综合能力素养的不足、职业思维的固化甚至个人德行的欠缺,进而有碍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对此,法学院校未来应当加强课程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期间更加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其能够以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为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共同努力,尤其在现代思想文化日益繁杂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加需要以高度的员工凝聚力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而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思想政治;融合;企业战略  人
期刊
摘要: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而农业科技园作为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兼具着社会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增长功能。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公共服务优化”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旨在寻找到增强农业科技园区公共服务质量的可靠途径,发挥出农业科技园区的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公共服务
期刊
摘要:中国的传统器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造型,其中许多的器具保留了先前制作者的智慧,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在古代,仿生的思维和意识在造物活动中都已得到体现,其中在器具上的形态最为明显。而不仅仅是形态的传承,而是其中深重文化内涵的传承,有形体的器具与无形的道进行比较,使器具的造型设计更加有感染力,在设计中增添了更多的承载之力。传统器具中的动物形态仿生设计是以一个具体的视
期刊
摘要:利用建筑垃圾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生产建筑用再生粗骨料,通过对再生混凝土最佳配合比研究,进而配制出能达到工程应用的再生混凝土。本项目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总结再生粗骨料在配制混凝土中的研究最新进展,通过前期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相关研究,设计出再生混凝土初步配合比。通过调整再生粗骨料不同取代率配制再生混凝土并对其进行抗压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符合工程应用强度要求,具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