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到北京 车轮不停歇
第一次见到梅国瑾还是2013年的冬天,那是在北京海运仓拍摄“发烧友”板块,老梅作为发烧友美女——猜谜的好友,来观摩我们的拍摄。聊了会儿我就发现,这个台湾摄影师对自行车的执着和热爱,让我这个自行车杂志的编辑都自叹不如。
老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大学念的是摄影专业,从1995开始,就一直从事摄影工作。2006年,因为工作原因,全家人一起来到了北京,现居住在三里屯。在北京已经住了8年,虽然其间也经常会回台湾,但是北京的生活已经深深融入了这个台湾人的血液中。
对老梅来说,摄影跟骑车一直是平行存在生活里的两件事,最远可以从小学算起吧,断断续续……真正玩起自行车,应该算是从1997年开始的,不过也就是自己买些高端的自行车,转转城里的大街小巷之类的。
2002年,老梅的一个编辑朋友偶然知道了他的这个爱好,便邀他一起写一篇关于单车旅行的稿子,老梅的第一次单车加摄影的旅行就这么开始了。最开始从台北直飞昆明,再出发骑往大理、丽江、建水,最后到河口进入越南。经过这次的经历,发觉骑车旅行是件有趣且容易的事儿,而且能接触更多当地的人文风俗,路上对骑车的旅人也更友善。于是后面又有了二次欧洲的长途骑行。通过骑行,可以很容易和同在路上的车友聊成一片,分享共同兴趣的人,似乎更容易与陌生人一见如故。在北京也因为骑行活动,认识了很多工作里不太会接触领域里的车友,也让远在异乡的老梅,不再那么孤独,周末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朋友们一起出去骑车玩耍了。
文艺青年 独爱钢架
1997年刚开始玩车时候,接触的是山地车,那时,骑车风潮在台湾才刚萌芽。在车店老板推荐下,组了一台钢材的硬尾山地。虽然那时已是铝合金的天下了,但钢架硬朗的骑乘感受,还是让老梅无法割舍,同时也让他很快爱上了这项运动。后来很快又组了一台铝合金的公路车,并且一直骑到他搬来北京,那辆公路车也就留在了台湾。
2010年前后,台湾开始吹起老钢管公路车的风潮,老梅便又动了组车的念头。钢管车的年代,老梅还在念初中,和北京一样,任何学校都是有土豪的,老梅也有那种Colnago Master出没的土豪同学,老梅也只有流口水的份儿了,放了学也是跑单车店对着零件做白日梦。但毕竟是老梅年轻时的事儿了,开始有组钢架车的想法时,却对那时候的规格、型号、款式毫无认知。这时,无所不能的网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收集资料、论坛发问聊天,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概念。接下来设定的目标——意大利钢架、意大利配件。
第一步就是找车架,从2000年开始,老梅就已经熟悉在eBay淘宝,几乎全世界各地的卖家都会在上面,所以款式、尺寸、价格选择很多,而且因为这些老东西本来在西方国家保存率也多,找到合适的商品只是时间问题。从找车架到把每个零件都找齐,前后大概花了有半年多,因为时差,常常得半夜起来竞标。有时为了抢标守在电脑前不敢走,还得担心网络慢了或卡住,但这乐趣也是整个组车过程最有意思之处。也因为找零件,跟卖家沟通学习了不少。后来身边几个朋友看到这辆车,也忍不住选择了老钢管车,他也帮很多朋友在eBay上淘到了不少好东西,毕竟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海淘的人,在eBay上淘宝,还是有些难度的,看来小编也可以拜托老梅淘换个老钢架玩玩了。
扎根北京 享受生活
既来之,则安之,来到了北京,就得和这里的车友打成一片。现在只要天气不太差,没重要的拍摄工作,老梅就会约上他的小伙伴们到处骑骑,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有时休闲、有时长途、有时爬爬山,单车比赛也玩过几次。骑行除了能锻练身体,也是跟朋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骑行中也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好机会。此外,短程的骑行旅行也是很好认识新事物的方法,遇上假日的堵车,骑单车的无拘无束,更是最佳出行选择!
老梅在北京的最爱就要属温榆河了,这条路线虽然平缓,但一年四季都很适合骑行,沿着机场二线辅路一直走到温榆河,再顺着河边道路绕一圈回去,大约60km的距离,可以一个早上轻松骑完,回家还可以做其他安排,对家有小孩的老梅来说,是刚刚好的骑行路线。其他常骑的还有长安大街建国门到老山公园绕圈,算是稍微能练练爬坡的最近路线了。时间充裕的话还会去北京的骑行胜地妙峰山,以及潭王路也很不错。
自组钢架 随遇而安
在eBay上淘宝,眼力和运气都很重要,但是切忌强求,不要为了个别的零件,让装车周期无限延期。老钢架名家很多,品相好的相对也高不可攀,对于预算有限又想玩钢架,只好找那些中小厂出品的车架了。这辆Cascarsi,是被它的云彩漆涂装吸引,又是闷骚的深紫色,加上很实惠的价格,让老梅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上网搜了有关它的来历,也只查到是个意大利小作坊的架子,但用料做工都很讲究,加上小众绝不会在路上遇见相同的牌子,很适合闷骚低调的文艺青年……其他零件大致也都是以意大利品牌为主。
套件是Campagnolo record九速系统,原因是它的刹把也是铝色,老梅为了颜色的统一,不想有碳纤维的部件出现在车子上,这样可以尽可能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但又考虑实际骑行的实用性跟便利,所以选择了90年代后期的款式。轮组找了经典的Ambrosio Nemesis配Campagnolo record花鼓及飞轮,把立手把都是Cinelli,座椅从一开始钢管车必选的Brooks换成了San Marco Concor,座管原先是在罗马买到的Campagnolo Record钛合金版,但做了fitting后,发现并不是最合适的,所以换成了现在的PMP钛管。整台车的部件来自四面八方,这也就是在eBay淘宝的最大乐趣所在。
梦想无罪
老梅自称不是很资深的玩家,一直以“菜鸟”自居,不能像很多硬件达人那样,看到一个零件或车架,马上能反应出来它的年份、型号、价格,甚至谁手里有都能反应出来。所以,能影响老梅的选择要素,就更多地会落在涂装和线条这些因素上,其实,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喜好,有时即便是大厂的架子再便宜,可能也无法俘获他的心。
跟老梅聊起他现在的梦想之车时,老梅的嘴角都上扬了,看来,这辆车早就在他的脑海中被骑了几千公里了。车架是Gianni Motta的Personal 2001,除了优秀的做工和典故,它后期的涂装配色,实在是很现代感但又不失典雅,套件依然选用Campagnolo,是再原汁原味不过了,其实老梅也很想尝试Sram的套件,虽然没什么血统可言,但是确实更具现代感和科技感。至于轮组,高框碳刀带来的舒适感还是很吸引人的,配上一对闪闪发亮的White industry花鼓那就完美了。老梅骑了这么多年的车了,不像年轻时那么偏激了,用辆不那么老的钢架,配合一下现在的科技,其实是最舒服的选择。
第一次见到梅国瑾还是2013年的冬天,那是在北京海运仓拍摄“发烧友”板块,老梅作为发烧友美女——猜谜的好友,来观摩我们的拍摄。聊了会儿我就发现,这个台湾摄影师对自行车的执着和热爱,让我这个自行车杂志的编辑都自叹不如。
老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大学念的是摄影专业,从1995开始,就一直从事摄影工作。2006年,因为工作原因,全家人一起来到了北京,现居住在三里屯。在北京已经住了8年,虽然其间也经常会回台湾,但是北京的生活已经深深融入了这个台湾人的血液中。
对老梅来说,摄影跟骑车一直是平行存在生活里的两件事,最远可以从小学算起吧,断断续续……真正玩起自行车,应该算是从1997年开始的,不过也就是自己买些高端的自行车,转转城里的大街小巷之类的。
2002年,老梅的一个编辑朋友偶然知道了他的这个爱好,便邀他一起写一篇关于单车旅行的稿子,老梅的第一次单车加摄影的旅行就这么开始了。最开始从台北直飞昆明,再出发骑往大理、丽江、建水,最后到河口进入越南。经过这次的经历,发觉骑车旅行是件有趣且容易的事儿,而且能接触更多当地的人文风俗,路上对骑车的旅人也更友善。于是后面又有了二次欧洲的长途骑行。通过骑行,可以很容易和同在路上的车友聊成一片,分享共同兴趣的人,似乎更容易与陌生人一见如故。在北京也因为骑行活动,认识了很多工作里不太会接触领域里的车友,也让远在异乡的老梅,不再那么孤独,周末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朋友们一起出去骑车玩耍了。
文艺青年 独爱钢架
1997年刚开始玩车时候,接触的是山地车,那时,骑车风潮在台湾才刚萌芽。在车店老板推荐下,组了一台钢材的硬尾山地。虽然那时已是铝合金的天下了,但钢架硬朗的骑乘感受,还是让老梅无法割舍,同时也让他很快爱上了这项运动。后来很快又组了一台铝合金的公路车,并且一直骑到他搬来北京,那辆公路车也就留在了台湾。
2010年前后,台湾开始吹起老钢管公路车的风潮,老梅便又动了组车的念头。钢管车的年代,老梅还在念初中,和北京一样,任何学校都是有土豪的,老梅也有那种Colnago Master出没的土豪同学,老梅也只有流口水的份儿了,放了学也是跑单车店对着零件做白日梦。但毕竟是老梅年轻时的事儿了,开始有组钢架车的想法时,却对那时候的规格、型号、款式毫无认知。这时,无所不能的网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收集资料、论坛发问聊天,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概念。接下来设定的目标——意大利钢架、意大利配件。
第一步就是找车架,从2000年开始,老梅就已经熟悉在eBay淘宝,几乎全世界各地的卖家都会在上面,所以款式、尺寸、价格选择很多,而且因为这些老东西本来在西方国家保存率也多,找到合适的商品只是时间问题。从找车架到把每个零件都找齐,前后大概花了有半年多,因为时差,常常得半夜起来竞标。有时为了抢标守在电脑前不敢走,还得担心网络慢了或卡住,但这乐趣也是整个组车过程最有意思之处。也因为找零件,跟卖家沟通学习了不少。后来身边几个朋友看到这辆车,也忍不住选择了老钢管车,他也帮很多朋友在eBay上淘到了不少好东西,毕竟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海淘的人,在eBay上淘宝,还是有些难度的,看来小编也可以拜托老梅淘换个老钢架玩玩了。
扎根北京 享受生活
既来之,则安之,来到了北京,就得和这里的车友打成一片。现在只要天气不太差,没重要的拍摄工作,老梅就会约上他的小伙伴们到处骑骑,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有时休闲、有时长途、有时爬爬山,单车比赛也玩过几次。骑行除了能锻练身体,也是跟朋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骑行中也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好机会。此外,短程的骑行旅行也是很好认识新事物的方法,遇上假日的堵车,骑单车的无拘无束,更是最佳出行选择!
老梅在北京的最爱就要属温榆河了,这条路线虽然平缓,但一年四季都很适合骑行,沿着机场二线辅路一直走到温榆河,再顺着河边道路绕一圈回去,大约60km的距离,可以一个早上轻松骑完,回家还可以做其他安排,对家有小孩的老梅来说,是刚刚好的骑行路线。其他常骑的还有长安大街建国门到老山公园绕圈,算是稍微能练练爬坡的最近路线了。时间充裕的话还会去北京的骑行胜地妙峰山,以及潭王路也很不错。
自组钢架 随遇而安
在eBay上淘宝,眼力和运气都很重要,但是切忌强求,不要为了个别的零件,让装车周期无限延期。老钢架名家很多,品相好的相对也高不可攀,对于预算有限又想玩钢架,只好找那些中小厂出品的车架了。这辆Cascarsi,是被它的云彩漆涂装吸引,又是闷骚的深紫色,加上很实惠的价格,让老梅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上网搜了有关它的来历,也只查到是个意大利小作坊的架子,但用料做工都很讲究,加上小众绝不会在路上遇见相同的牌子,很适合闷骚低调的文艺青年……其他零件大致也都是以意大利品牌为主。
套件是Campagnolo record九速系统,原因是它的刹把也是铝色,老梅为了颜色的统一,不想有碳纤维的部件出现在车子上,这样可以尽可能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但又考虑实际骑行的实用性跟便利,所以选择了90年代后期的款式。轮组找了经典的Ambrosio Nemesis配Campagnolo record花鼓及飞轮,把立手把都是Cinelli,座椅从一开始钢管车必选的Brooks换成了San Marco Concor,座管原先是在罗马买到的Campagnolo Record钛合金版,但做了fitting后,发现并不是最合适的,所以换成了现在的PMP钛管。整台车的部件来自四面八方,这也就是在eBay淘宝的最大乐趣所在。
梦想无罪
老梅自称不是很资深的玩家,一直以“菜鸟”自居,不能像很多硬件达人那样,看到一个零件或车架,马上能反应出来它的年份、型号、价格,甚至谁手里有都能反应出来。所以,能影响老梅的选择要素,就更多地会落在涂装和线条这些因素上,其实,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喜好,有时即便是大厂的架子再便宜,可能也无法俘获他的心。
跟老梅聊起他现在的梦想之车时,老梅的嘴角都上扬了,看来,这辆车早就在他的脑海中被骑了几千公里了。车架是Gianni Motta的Personal 2001,除了优秀的做工和典故,它后期的涂装配色,实在是很现代感但又不失典雅,套件依然选用Campagnolo,是再原汁原味不过了,其实老梅也很想尝试Sram的套件,虽然没什么血统可言,但是确实更具现代感和科技感。至于轮组,高框碳刀带来的舒适感还是很吸引人的,配上一对闪闪发亮的White industry花鼓那就完美了。老梅骑了这么多年的车了,不像年轻时那么偏激了,用辆不那么老的钢架,配合一下现在的科技,其实是最舒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