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套返井治理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老区注水开发的不断地进行,油水井中套返井数逐年增加,套返井治理工作量不断加大,套返井影响临近油水井正常生产注水,本文通过对扶余油田油水井套返根源的认识,介绍目前扶余油田套返井治理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并阐述套返根源的理论认识与现场施工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路。
  【关键词】油水井;套返;认识;大修技术;应用;效果;前景
  一、套返井的危害
  套返是指油气水在不受控制情况下从油水井油层套管或表层套管外返至地面,套返井除本井外,还影响到周围油水井,破坏此区块注采平衡,并且造成地面大面积污染,个别井因此被迫挤水泥封井,导致油田注水开发井网不完善,影响着油田的增产上产。
  二、套返井分类
  套返动力来自于注水井,油井套返、裸眼井套返、大地返等都是地层释放能量的结果,套返井自身套管腐蚀穿孔、错断,套外窜槽是为发生套返提供必要条件。
  (1)外来水套返:套返物从其它临近注水井或长停死井套损部位窜入地层沿地表水层窜至地面形成套返。其原因是注水井套外窜槽或上部套管错断、腐蚀穿孔等,在混注井或分注井在一封失效的状态下,注入水长期沿套损漏失部位注入地下表层水系,并且在地下表层水系中形成大面积波及区域,并且形成了局部高压,在薄弱地带涌入地面形成套返。以油水井上部套外无水泥环或固井质量不合格井为主。
  (2)本井水套返:本井固井质量不合格或套管损坏,套返物在套损部位窜入地层后上返至地面形成套返。其原因是这类井由于上部固井质量不合格或套管损坏,油井是高产液、高液面或者水淹,液面至井口形成局部高压的状态下,注入水沿油井油层部位上涌进入套损漏失部位,并且上窜沿漏点注入套外形成套返。水井是固井质量不合格和上部套管错断或腐蚀穿孔,在混注井或分注井在一封失效的状态下,注入水沿套损漏失部位,上窜沿漏点注入套外形成套返。
  三、套返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外来水套返井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此类井套返根源有两种,一是临近水井引起套返,二是临近长停死井形成“二次水源井”引起套返。
  ①针对引起套返的临近水井采取取套换套和套外封堵技术。首先验窜查漏,要求对油层顶部至井口进行验窜,自下而上管柱为:高压死堵+K344-144(封隔器若套管内径102mm,则用K344-95)+2根油管+配水器+3根油管+3米短接+K344-114封隔器+油管,注水打壓5-10Mpa,稳压3-5min,若压力下降则说明套管损坏。可采取大修取套进行处理。
  治理实例:扶余地区X+13-7.2水井
  套返前现状:X+13-7油井2011年5月产液3吨,动液面324米,无套压,5月17日套返,返出物仅有水,不含油。发生套返后此井产量和动液面与套返前无变化临近,临近X+13-7.2水井2011年3月以前注水压力缓慢下降,压力变化比较小。3月24日该井进行调剖日注量30方以上。比调剖前日增注10方左右。
  施工情况:2011年6月9日大修套铣至83米,下两封一配至260米验窜,发现27米有漏失,起出全部管柱,下示踪管柱,下钻杆倒扣取出套管80米,更换新套管,发现26.89米处坏,对接成功,起出套铣筒,起出示踪管柱,打压合格,循环套外固井,水泥用量12吨,密度为1.90g/cm3的水泥浆返至地面,治理后X+13-7已不套返。
  ②针对引起套返的临近长停死井进行封井处理。对这类井进行井内处理,保证验窜和封堵管柱能顺利下入。对油层顶部至井口进行验窜,自下而上管柱为:高压死堵+K344-144(封隔器若套管内径102mm,则用K344-95)+2根油管+配水器+3根油管+3米短接+K344-114封隔器+油管,注水打压5-10Mpa,稳压3-5min,若压力下降则说明套管损坏。采用分段二次封井工艺技术进行封井处理,其封固油层管柱结构:井口总控装置及控制闸门+油管+封隔器+定压器。封固漏点管柱结构:井口总控装置及控制闸门+油管。
  治理实例:扶余地区Z5-1油井
  套返前现状:Z5-1油井附近一处大地返出大量油水。其中大部分是水。经分析Z5-1.1水井虽然长期停注,但可能其它水井通过此井形成虚拟水源井,造成Z5-1附近套返。
  施工过程:2011年4月27日大修套铣至73米,有憋钻现象,起出套铣钻具,发现套管上移0.45米,套管错断,打捞出套管8根,下305mm套铣钻头套铣扩眼至78米别钻,说明没有收入套管鱼顶,起出钻具.下260mm铅印打印,印痕为泥岩,返泥岩严重,多次打印冲洗未找到鱼顶,下310mm伞型套铣钻头,套铣80米收鱼顶成功,套铣至98.5米坐桥打捞套管成功,下入新套管对扣试压合格,下95mm铅印通井至248.2米遇阻,印痕分析为油管接箍,打捞出油管通井至井底,起出套铣筒,下封隔器定压器至油层顶部,涨封,套外下固井管柱固井, 整个施工达到治理目的,目前此处已不套返。
  (2)本井水套返井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此类套返井井况复杂,大多数井存在多处套变和套漏,甚至套管错断吐泥岩不止,不能正常生产或长期停产。可根据其生产情况分为两种治理方式,一是复活治理,二是封井治理。
  复活治理:这类井井况相对较好,首先进行井下状况摸查,可采取打印、验窜、18臂测井等技术手段,如果套变或漏点深度在200米以内,采取取套换套治理技术,如果套变或漏点在200米以下,则采取深部水泥封堵技术:下压缩式压裂桥塞封隔器至漏点以下10-15米,打压涨封丢手,填砂至漏点以下2-5米处;下单封至漏点以上50-100米处;按设计注水泥;关井20-30分钟后,起出井下管柱;关井后凝24-48小时;扫水泥塞至砂面位置,然后冲洗至封隔器位置,鱼定位保持情洁干净;下专用工具打捞封隔器、施压检查封堵效果,试压10Mpa历时10分钟不漏,经鉴定合格后交井。
  治理实例:扶余地区X+23-3.2水井
  套返前现状:06年至2010年4月注水压力一直3.5-4.0MPa之间,日注40方。2009年注水压力在4MPa以上,后缓慢下降,压力变化比较隐蔽。该区块正常注水压力应在5MPa左右。2010年4月3日注水压力突然下降至1.1MPa。4月26日套返停注。井网注水效果明显较差,注水收效不理想。
  治理后现状:2011年4月大修取套治理发现在60-120米之间套管腐蚀严重,严重损坏部位在90-100米,套管腐蚀见取出套管图片。说明:根据套管腐蚀情况可以说明套管处于长期腐蚀状态,套管穿孔早形成。取套后恢复注水。目前注水压力4.8MPa,日注水25方,注水压力基本上符合区块注水压力值。
  四、套返井大修治理技术应用前景
  随着吉林油田逐年开发,多数油田已经迈入中晚期开发阶段,套返井逐年增加,井况越来越复杂,严重的制约油田有效注水开发,套返井治理技术在扶余地区成功的应用,杜绝环境污染,减少污染赔偿费用;能够有效保护油气层,有利于油田生产开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里,'区域合作'的话题逐渐增多起来.关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研究和讨论也随着国际大趋势而活跃地进行着.在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
2003年11月26-30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3年年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世界社会主义.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
自近代始,儒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儒学成了"游魂".由此,现代新儒家从终极关怀的层面贞定儒学的宗教意义,阐释了其"内在超越"的特征,指明理想性的层面是现代新儒
随着我国工业脚步的逐渐加快,传统农耕经济正在迅速萎缩,新兴的生态庄园经济正在山西省左权县上演极为精彩的一幕。本文以山西省左权县的庄园经济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左权县
断路器是变电站最重要的开关电器,是一切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二次回路逻辑的最终执行单元,断路器的操作是通过电气控制回路实现的。本文结合一种典型110kV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介
英汉词汇极其丰富,而且词汇的意义也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概念意义和隐含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比较固定.而词的隐含意义会随着时代、语境变化而改变。翻译时,对于隐含意义近似或相同,可
因薄煤层开采的特殊性,除一些煤矿主要以炮采和机采为主外,多数煤矿的机械化开采工艺主要有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开采、螺旋钻机开采、连续采煤机房柱式开采等。本文主要阐述了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