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年第27卷第一作者索引
【摘 要】
:
【出 处】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27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0.1%溴芬酸钠滴眼液(普罗纳克滴眼液)与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滴眼液)在SMILE术后的抗炎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接受SMILE手术的患者60例(120眼)分为2组:普罗纳克组30例和典必殊组30例.普罗纳克组术后第1天开始滴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每天2次,使用2周;典必殊
患者男性,24岁.平素体健,无近视史.因右眼视物模糊,眼球转动时疼痛1d在当地医院就诊,无感冒咽痛发热史.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1.2),屈光间质透明。
期刊
目的 探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6例(3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实施了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生物羊膜植片无排斥反应发生,术后2周左右溶解吸收,角巩膜创面修复好、光滑.结论 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目的 通过模拟LASIK术负压吸引高眼压对兔眼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探讨LASIK术负压吸引高眼压对人眼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推断高眼压与角膜扩张、继发圆锥角膜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48只眼),按LASIK术负压吸引时间60 s负压吸引,不进行角膜瓣制作,不进行激光切削,角膜地形图观察负压吸引后即刻、lh、4h、17 h、24 h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及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变化.结果 24只兔
目的 探讨影响开放性眼外伤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眼内炎发生的几率.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开放性眼外伤后眼内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434例开放性眼外伤病人入选,其中30例发生眼内炎,外伤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6.9%.在多凶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发现:伤口污染、损伤
目的 对比观察强化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CNV)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病人,回顾性分析CNV并行PDT治疗的患者27例28只眼的临床资料.以北美和欧洲的PDT(treatment of AMD with Photodynami
患儿男性,11岁.发现右眼外斜6年于2008年11月9日首诊于我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宫内感染史不详,否认直系家属、近亲属结婚史.全身检查:发育及智力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1.5 DS/+0.25DC×80=0.1,左眼0.5,+2.50DS/+1.00DC×60=0.6.双眼前段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高度散光患者53例(76眼)(柱镜≥-2.0 D),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术前检查和术后3个月的检查结果,将术前和术后的屈光度转化为屈光度的极值参数,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平均球镜度为(+0.37±0.50)D,平均柱镜度为
目的 观察对比不同浓度吲哚青绿(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视功能的恢复.方法 取44例(44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9例(9只眼),第2组20例(20只眼),第3组10例(10只眼),第4组5例(5只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手术中使用ICG辅助剥除内界膜,1、2、3、4组ICG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0、2.5、1.25、0.5mg/ml
目的 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 对正常眼、急性PACG和慢性PACG进行A超测量(包括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及角膜直径、角膜曲率的测量,比较3组测量参数有无差异.结果 正常眼与PACG组角膜直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以及晶体相对位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PACG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