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全球舆论的新格局、新变化,为国际传播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问题。如何回应这些问题,力图“在全球发现中国”,《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作出了创新努力。该书以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和跨语际传播为线索,基于国别、区域和全球的交叉视野和量化实证方法,对中国思想的当代国际传播、媒介话语建构、观念表达、传播效果和实践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基于理论语境,为当代国际传播研究奠定了两种基调:一是重访面向国内的国际传播研究,二是重塑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研究。
【关键词】中国治国理政思想 国际传播 媒介话语
如果说建构话语、塑造形象、评估效果是全球媒体传播的核心,那么媒体如何想象、建构与传播政治理念和政策方案就是当代国际传播研究需要面对的焦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全球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中国梦、“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方案。这些新思想和新方案伴随中国与全球发展的脚步迅速落地。同时,中国政治经济的跨境发展与区域合作促成的全球秩序变迁,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和全球媒体对中国政治理念发展动态的广泛关注。
全球舆论的新格局、新变化,为国际传播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治理念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语境中被国际传播再生产?全球媒体如何想象、建构和传播中国的新思想和新方案?如果使用相同的话语,媒介在建构普遍主义话语和“想象的共同体”,还是在建构媒介东方主义和“想象的他者”?中国政治理念的全球话语历史建构为我国当前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带来怎样的时代机遇和历史挑战?
由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的《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正是基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和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时代背景,对中国政治理念的国际传播和全球话语建构新议题展开的系统化、理论化和历史化研究。
该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主编,章晓英教授、刘滢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课题组的十八位学者共同完成。
总体而言,该书力图“在全球发现中国”。在内容上,以当前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和跨语际传播为线索,基于国别、区域和全球的交叉视野和量化实证方法,对中国思想的当代国际传播、媒介话语建构、观念表达、传播效果和实践对策展开深入探讨;在方法上,突破以英语世界为单一研究对象的“英语国际传播”研究框架,不仅将分析视野拓展至交叉学科和复合领域,而且将讨论空间延伸到五大洲、多语种、跨文化的新闻文本,探讨共时性、交互性、多模态新闻文本在议题、观念和行动层面的动态建构,从而为开启“多语种全球传播”研究新范式提供理论支撑。
一、政治理念的国际传播理论突破
《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在研究对象选取、核心议题聚焦和现实行动指向等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是研究对象立体多元,覆盖全球。全书共分为欧洲篇,美洲篇,亚洲、非洲篇和大洋洲篇等四个篇目,由十四篇研究性论文组成。分别探讨其中十四个国家或区域组织的36家主流媒体对中国新政治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过程、内涵和效果。其中,既有英美法德等“全球北方”强势传媒集团,墨西哥、巴西、南非等“全球南方”新兴媒体机构,还有“泛欧盟媒体”等区域媒体组织。立论的基本单元不仅局限于单一民族国家,而且回应了全球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趋势,从而得以更加丰富、全面、立体地探索中国政治理念的“全球镜像”。
其次是议题聚焦,理念前沿。尽管研究对象分布广泛,覆盖全球,但在核心议题的选择上却同步聚焦,集中于就上述地区媒体机构在2012-2018年对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十大议题——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新发展理念/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严治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的报道分析。研究议题基本覆盖了当代中国从政治模式到政治理念、从国内治理到全球治理的前沿思想和关键议题。
第三是立场鲜明,目标明确。全书体现了从“分析话语”到“促成行动”的行动主义和功能主义逻辑,树立了鲜明的中国立场、中国视角,提出了中国问题,回答了中国关切,致力于以中国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为对话对象和行动落点,在对每一组国家和区域的媒体文本展开量化实证分析之后,努力就中国所面临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效果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客观评估和对策建议。
二、结构化、政治化、历史化:全球传播方法论创新
有别于经典的国际传播研究在强调对单一媒介文本或跨文本比较分析时体现的媒介中心主义趋向,该书提供了一套基于全球视野的全球传播方法论创新——从动态、互构、发展的全球结构视野,探索中国政治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
首先是媒介话语分析的结构化。该书不仅着眼于对媒介文本的符号象征分析,还将文本的生产主体及其所在社会结构纳入到分析视野,回应媒介现实问题。比如,媒体记者的观点、立场是否与其驻在地、所属媒体的政治属性等结构性因素相关?新闻生产中,是否存在基于跨国信息流动的观点复制和思想支配?国际媒体对中国政治理念的想象与建构,是否落地于媒体本土的现实需要?
其次是媒介话语分析的政治化。该书强调媒介话语的政治整合和政治动员能力,认为媒体具有国际传播的政治动能,媒体不仅是想象新世界的知识先锋,还有可能是捍卫旧世界的保守力量。例如该书发现,德国《明镜》周刊等媒体的中国议题报道“一再塑造中国在政治上落后的形象,同时还担心中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说明德国媒体虽然认为“中国在政治上落后”,但同时也认为中国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具有竞争力”①。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政治理念的阐发,并没有进入中国话语的实质逻辑,仍然是一种在外部“旧世界”想象、定义和重构中国新理念的“去政治化的政治”。 第三是媒介话语分析的历史化。该书强调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辩证主义,于此展开跨区域、跨文化、跨语种的全球传播动态分析,探索媒介话语建构中历史主义理念的普遍主义化,以及普遍主义理念生成的历史条件等问题。书中对中国新政治理念的国际传播研究,正回应了以下现实问题:政治理念如何穿越意识形态和观念壁垒,通过国际传播的话语建构得以落地?跨区域的政治理念如何转变成特定社会关系、历史语境的社会观念,进而影响认知、关系、决策和行动?
三、用“一国一策”推动“精准传播”:现实关切与实践启发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②“精准传播”之所以成为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际传播实践的重点,是因为全球化时代,区域、国家、群体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各区域和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媒介传播能力和受众认知也不尽相同。
“精准传播”的思路在《中国治国理政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中得到了明确的理论呼应。主编孙有中教授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由于各国家和地区传播生态环境和媒体发展程度不同,我们根据当地特点选取了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主流媒体开展研究”,“当下,业界和学界都认识到,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是‘一国一策’。在此意义上,本书的研究发现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③
尽管该书在“5·31”讲话发表之前已定稿出版,但书中基于全球视野展开的“一国一策”传播研究路径,正是在识别国家、区域和群体基础上的“精准传播”:解构全球传播规律、全球媒介话语,建构国际传播行动,提供国际传播对策,并以建立观念认同和行动认同为最终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认知解构,突破“中国与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精确识别不同区域、国家和群体受众,丰富并掌握对其文化特征、社会结构与现实诉求的认知;其次是行动建构,贴近受众主体,精密推进基于中国语境的中国故事、基于中国视野的中国声音在全球、区域和受众细分群体中的话语建构;第三是观念重构,从亲和力的情感、道义认同,以及实效性的理念、实践认同两方面,精巧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四、余论
第一,立足實践语境,该书为当代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两种启发
一是作为实践对话者的国际传播。作为新时代中国新政治理念国际传播研究的“先声”和“摸底”,该书通过定位全球传播现状与坐标、解构全球传播规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等要求,为打开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是作为实践建设者的国际传播。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新闻传播不仅是全球治理的叙事者、观察员,也日益扮演了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该书为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绘制全球传播坐标做出了努力,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话语建构、知识引领和行动导航提供基于国际传播视角的实证支撑。
第二,基于理论语境,该书为当代国际传播研究奠定了两种基调
一是重访面向国内的国际传播研究。书中对中国政治理念独特性、普遍性的强调,提醒我们在传播研究中“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建构扎根土地、立足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创理论和话语体系。通过重新挖掘中国实践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谱系,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④的理论建设期待。
二是重塑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研究。鉴于该书提供了大量与国际传播理论相关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现,因此理论建设下一步的着力点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和回应西方如何建构媒介东方主义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代形态,拓展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新视野、面向物质基础设施的国际传播政治经济研究新路径,以及通过国际传播实践激活政治理念的理论潜力和政治动能,从而打通国际传播研究的历史感、现实感和实践性,推动理论反哺实践的路径创新。
盛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注释」
①孙有中主编:《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20年,第68页。
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6/01/c_1127517461.htm,2021年6月1日。
③同①。
④同②。
责编:谭震
【关键词】中国治国理政思想 国际传播 媒介话语
如果说建构话语、塑造形象、评估效果是全球媒体传播的核心,那么媒体如何想象、建构与传播政治理念和政策方案就是当代国际传播研究需要面对的焦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全球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中国梦、“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方案。这些新思想和新方案伴随中国与全球发展的脚步迅速落地。同时,中国政治经济的跨境发展与区域合作促成的全球秩序变迁,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和全球媒体对中国政治理念发展动态的广泛关注。
全球舆论的新格局、新变化,为国际传播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治理念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语境中被国际传播再生产?全球媒体如何想象、建构和传播中国的新思想和新方案?如果使用相同的话语,媒介在建构普遍主义话语和“想象的共同体”,还是在建构媒介东方主义和“想象的他者”?中国政治理念的全球话语历史建构为我国当前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带来怎样的时代机遇和历史挑战?
由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的《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正是基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和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时代背景,对中国政治理念的国际传播和全球话语建构新议题展开的系统化、理论化和历史化研究。
该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主编,章晓英教授、刘滢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课题组的十八位学者共同完成。
总体而言,该书力图“在全球发现中国”。在内容上,以当前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和跨语际传播为线索,基于国别、区域和全球的交叉视野和量化实证方法,对中国思想的当代国际传播、媒介话语建构、观念表达、传播效果和实践对策展开深入探讨;在方法上,突破以英语世界为单一研究对象的“英语国际传播”研究框架,不仅将分析视野拓展至交叉学科和复合领域,而且将讨论空间延伸到五大洲、多语种、跨文化的新闻文本,探讨共时性、交互性、多模态新闻文本在议题、观念和行动层面的动态建构,从而为开启“多语种全球传播”研究新范式提供理论支撑。
一、政治理念的国际传播理论突破
《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在研究对象选取、核心议题聚焦和现实行动指向等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是研究对象立体多元,覆盖全球。全书共分为欧洲篇,美洲篇,亚洲、非洲篇和大洋洲篇等四个篇目,由十四篇研究性论文组成。分别探讨其中十四个国家或区域组织的36家主流媒体对中国新政治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过程、内涵和效果。其中,既有英美法德等“全球北方”强势传媒集团,墨西哥、巴西、南非等“全球南方”新兴媒体机构,还有“泛欧盟媒体”等区域媒体组织。立论的基本单元不仅局限于单一民族国家,而且回应了全球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趋势,从而得以更加丰富、全面、立体地探索中国政治理念的“全球镜像”。
其次是议题聚焦,理念前沿。尽管研究对象分布广泛,覆盖全球,但在核心议题的选择上却同步聚焦,集中于就上述地区媒体机构在2012-2018年对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十大议题——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新发展理念/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严治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的报道分析。研究议题基本覆盖了当代中国从政治模式到政治理念、从国内治理到全球治理的前沿思想和关键议题。
第三是立场鲜明,目标明确。全书体现了从“分析话语”到“促成行动”的行动主义和功能主义逻辑,树立了鲜明的中国立场、中国视角,提出了中国问题,回答了中国关切,致力于以中国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为对话对象和行动落点,在对每一组国家和区域的媒体文本展开量化实证分析之后,努力就中国所面临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效果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客观评估和对策建议。
二、结构化、政治化、历史化:全球传播方法论创新
有别于经典的国际传播研究在强调对单一媒介文本或跨文本比较分析时体现的媒介中心主义趋向,该书提供了一套基于全球视野的全球传播方法论创新——从动态、互构、发展的全球结构视野,探索中国政治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
首先是媒介话语分析的结构化。该书不仅着眼于对媒介文本的符号象征分析,还将文本的生产主体及其所在社会结构纳入到分析视野,回应媒介现实问题。比如,媒体记者的观点、立场是否与其驻在地、所属媒体的政治属性等结构性因素相关?新闻生产中,是否存在基于跨国信息流动的观点复制和思想支配?国际媒体对中国政治理念的想象与建构,是否落地于媒体本土的现实需要?
其次是媒介话语分析的政治化。该书强调媒介话语的政治整合和政治动员能力,认为媒体具有国际传播的政治动能,媒体不仅是想象新世界的知识先锋,还有可能是捍卫旧世界的保守力量。例如该书发现,德国《明镜》周刊等媒体的中国议题报道“一再塑造中国在政治上落后的形象,同时还担心中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说明德国媒体虽然认为“中国在政治上落后”,但同时也认为中国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具有竞争力”①。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政治理念的阐发,并没有进入中国话语的实质逻辑,仍然是一种在外部“旧世界”想象、定义和重构中国新理念的“去政治化的政治”。 第三是媒介话语分析的历史化。该书强调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辩证主义,于此展开跨区域、跨文化、跨语种的全球传播动态分析,探索媒介话语建构中历史主义理念的普遍主义化,以及普遍主义理念生成的历史条件等问题。书中对中国新政治理念的国际传播研究,正回应了以下现实问题:政治理念如何穿越意识形态和观念壁垒,通过国际传播的话语建构得以落地?跨区域的政治理念如何转变成特定社会关系、历史语境的社会观念,进而影响认知、关系、决策和行动?
三、用“一国一策”推动“精准传播”:现实关切与实践启发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②“精准传播”之所以成为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际传播实践的重点,是因为全球化时代,区域、国家、群体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各区域和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媒介传播能力和受众认知也不尽相同。
“精准传播”的思路在《中国治国理政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中得到了明确的理论呼应。主编孙有中教授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由于各国家和地区传播生态环境和媒体发展程度不同,我们根据当地特点选取了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主流媒体开展研究”,“当下,业界和学界都认识到,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是‘一国一策’。在此意义上,本书的研究发现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③
尽管该书在“5·31”讲话发表之前已定稿出版,但书中基于全球视野展开的“一国一策”传播研究路径,正是在识别国家、区域和群体基础上的“精准传播”:解构全球传播规律、全球媒介话语,建构国际传播行动,提供国际传播对策,并以建立观念认同和行动认同为最终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认知解构,突破“中国与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精确识别不同区域、国家和群体受众,丰富并掌握对其文化特征、社会结构与现实诉求的认知;其次是行动建构,贴近受众主体,精密推进基于中国语境的中国故事、基于中国视野的中国声音在全球、区域和受众细分群体中的话语建构;第三是观念重构,从亲和力的情感、道义认同,以及实效性的理念、实践认同两方面,精巧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四、余论
第一,立足實践语境,该书为当代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两种启发
一是作为实践对话者的国际传播。作为新时代中国新政治理念国际传播研究的“先声”和“摸底”,该书通过定位全球传播现状与坐标、解构全球传播规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等要求,为打开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是作为实践建设者的国际传播。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新闻传播不仅是全球治理的叙事者、观察员,也日益扮演了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该书为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绘制全球传播坐标做出了努力,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话语建构、知识引领和行动导航提供基于国际传播视角的实证支撑。
第二,基于理论语境,该书为当代国际传播研究奠定了两种基调
一是重访面向国内的国际传播研究。书中对中国政治理念独特性、普遍性的强调,提醒我们在传播研究中“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建构扎根土地、立足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创理论和话语体系。通过重新挖掘中国实践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谱系,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④的理论建设期待。
二是重塑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研究。鉴于该书提供了大量与国际传播理论相关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现,因此理论建设下一步的着力点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和回应西方如何建构媒介东方主义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代形态,拓展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新视野、面向物质基础设施的国际传播政治经济研究新路径,以及通过国际传播实践激活政治理念的理论潜力和政治动能,从而打通国际传播研究的历史感、现实感和实践性,推动理论反哺实践的路径创新。
盛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注释」
①孙有中主编:《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20年,第68页。
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6/01/c_1127517461.htm,2021年6月1日。
③同①。
④同②。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