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课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小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是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的重要阵地。新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论。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让品德课与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实施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我结合几年来的新课程实践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联系实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品德课是帮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辨知真假、善恶的重要途径,并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社会知识丰富的社会人。我们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看他人、看自己;然后自己动脑思考,并把自己的感受发现与别人交流。课前,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有要求的引导学生分组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生活实践活动,安排学生扮演小调查员、小记者,让学生亲自到社会去发现问题,辨别真假。课上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的素材就很丰富了,上课就有了动力。如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一文中的“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采访,了解家庭过去的事,感受家庭的变化和发展。再如在教学《钱该怎样花》的时候就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家庭成员想买的东西,并分析哪些是可以实现的,哪些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想想为什么?学生通过调查分析他就会有自己的思想理解,对钱该怎样花就会有初步的认识。另外在教学《美丽的生命》时,我课前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寻找生命,记录它的样子,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体会会更加具体,更加丰富。
二、品德课课程导入生活化
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生事物表现出了超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教师就应抓住学生的兴趣浓厚的特点,帮助教学,效果显著。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获取新知识、认识新生事物、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氛围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和最佳的状态,那么他们就会集中精力自觉地主动的去学习,主动的学习收到的效果比被动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如《美丽的生命》一课就可以从孩子们课前发现记录的生命入手,通过孩子们的交流讲解展示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拓展书本知识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社会。社会知识包罗万象,社会知识丰富多彩,社会知识千变万化。而书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又归宿于生活。而儿童品德的形成也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为此,品德课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教师要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关注学生新的兴趣与爱好,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让每节课都以兴趣为引导,切实走入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关心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立足与于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使教学与时俱进。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区与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以生活为中心的思品教育,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家庭、社会,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力量。
四、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利用教材中的知识与创设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分小组讨论、填写,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思维得到拓展,视野宽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教材中的问题,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是儿童交流的乐园与沃土。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再是单纯的倾听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变成了参与者。并按照课本的主线,引导学生用大脑能选择,会判断,自己去操作、创造教材。甚至还可以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可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可激励学习方法,有的可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让学生用书写、口头讨论、绘画或把实践活动时的活动照片、查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等形式完成。从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发展思维。
六、安排课后实践活动,达到温故而知新
课堂上解决了问题,只是理论上的完成了任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应当安排任务,让学生走出课堂,实践于社会、实践于行动。例如学了三年级(上册) 7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文后,给学生安排课后任务,设计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可让学生回家检查自己或邻居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电、火、煤气等设施有否安全,增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以此来擴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及社会交往面,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面向社会。
总之,“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应该让学生敞开自己的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去实践。并用从课堂上获得的品德知识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升华学到的品德知识,从而使品德课教学更生动、更有效、更具生活化!
一、联系实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品德课是帮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辨知真假、善恶的重要途径,并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社会知识丰富的社会人。我们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看他人、看自己;然后自己动脑思考,并把自己的感受发现与别人交流。课前,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有要求的引导学生分组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生活实践活动,安排学生扮演小调查员、小记者,让学生亲自到社会去发现问题,辨别真假。课上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的素材就很丰富了,上课就有了动力。如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一文中的“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采访,了解家庭过去的事,感受家庭的变化和发展。再如在教学《钱该怎样花》的时候就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家庭成员想买的东西,并分析哪些是可以实现的,哪些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想想为什么?学生通过调查分析他就会有自己的思想理解,对钱该怎样花就会有初步的认识。另外在教学《美丽的生命》时,我课前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寻找生命,记录它的样子,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体会会更加具体,更加丰富。
二、品德课课程导入生活化
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生事物表现出了超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教师就应抓住学生的兴趣浓厚的特点,帮助教学,效果显著。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获取新知识、认识新生事物、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氛围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和最佳的状态,那么他们就会集中精力自觉地主动的去学习,主动的学习收到的效果比被动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如《美丽的生命》一课就可以从孩子们课前发现记录的生命入手,通过孩子们的交流讲解展示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拓展书本知识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社会。社会知识包罗万象,社会知识丰富多彩,社会知识千变万化。而书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又归宿于生活。而儿童品德的形成也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为此,品德课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教师要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关注学生新的兴趣与爱好,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让每节课都以兴趣为引导,切实走入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关心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立足与于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使教学与时俱进。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区与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以生活为中心的思品教育,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家庭、社会,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力量。
四、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利用教材中的知识与创设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分小组讨论、填写,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思维得到拓展,视野宽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教材中的问题,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是儿童交流的乐园与沃土。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再是单纯的倾听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变成了参与者。并按照课本的主线,引导学生用大脑能选择,会判断,自己去操作、创造教材。甚至还可以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可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可激励学习方法,有的可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让学生用书写、口头讨论、绘画或把实践活动时的活动照片、查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等形式完成。从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发展思维。
六、安排课后实践活动,达到温故而知新
课堂上解决了问题,只是理论上的完成了任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应当安排任务,让学生走出课堂,实践于社会、实践于行动。例如学了三年级(上册) 7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文后,给学生安排课后任务,设计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可让学生回家检查自己或邻居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电、火、煤气等设施有否安全,增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以此来擴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及社会交往面,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面向社会。
总之,“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应该让学生敞开自己的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去实践。并用从课堂上获得的品德知识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升华学到的品德知识,从而使品德课教学更生动、更有效、更具生活化!